水保要闻

我国积极建设“生态城市”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绿草如茵,树木葱茏,走近长春,这座北国城市的生态环境竟然毫不逊色于江南水乡……近年来,上海、天津、哈尔滨、扬州、常州、成都、张家港、秦皇岛、唐山等市纷纷提出建设生态城市,海南和吉林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奋斗目标,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态城市”热正席卷21世纪初的中国,形成一道独特的壮观景象。这是记者从正在此间举行的中国科协年会上获悉的。
 
    和山水城市、园林城市等概念不同,生态城市是人、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最好形式,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标志,也是城市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现有城市663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必须走生态建设道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公布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规划为期50年,要求各地结合实际编制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995年起,我国开展了生态示范区的试点工作,到1999年,共建立生态示范区222个。
 
    “环境、生态是城市的重要资本和生产力,”学术年会的专题报告中,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张启成开宗明义,“将生态理论运用城市‘经营’上已经有不少成功的经验。”
 
    古朴与华丽相依,现代与传统相伴,“九五”期间,江苏扬州积极走“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维护人类社会健康”的生态城市建设道路,一系列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生态示范县的建立,使一个“生态扬州”初现雏形;海南省在成为我国第一个生态省的两年多来,积极培育生态经济,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全省经济在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王祥容建议,上海要争取用5个三年的时间,也就是到2015年初步建成一个生态型的城市,实现社会文明公正、经济高效繁荣、环境优美洁净、生态良性循环的新世纪宏伟目标。
 
    生态热中也有冷思考。虽然在新一轮城市规划中,更多的城市提出了建设“生态城”,但是,重庆大学黄光宇指出,当前我国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有关生态城市的理论、规划思路、设计方法和管理机制还不够成熟,它需要生态学理论的指导和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园林景观等多学科专家的参与,需要全体市民的积极投入。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