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要有新思路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焦居仁
西部大开发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力争五到十年取得突破性进展。水土保持作为生态系统建设的主体,作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要抓住机遇,要有新思路,做好水土资源的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西部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将其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江泽民总书记1997年8月指出:要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1998年国务院印发《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国家对水土保持加大了投入,治理进度大大加快,我国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黄河、长江等七大流域在防治水土流失、建设生态方面,通过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取得了显著成效,走出了路子,创造了经验。
黄土高原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通过综合治理,验收过的小流域,其减沙率都在70%以上;流域面积达2万~3万km2的无定河、三川河、汾河的减沙率在40%~48%左右;黄河三门峡站控制流域面积64万km2,多年平均输沙量减少了3亿t,这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作出的贡献。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自治区),涌现出了一批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县、示范小流域,一大批群众改善了生产条件和生存环境,脱了贫,致了富,奔上了小康之路;同时,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功不可没。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通过10多年的综合治理,一是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在人口增长的情况下,人均基本农田和经济林分别达到了0.06hm2、0.03hm2,较治理前平均增长1倍和5倍,土地利用率提高了15%。二是农民的生活有了提高,人均纯收入较治理前翻了一番多,出现了一大批小康户、小康村,基本稳定地解决了800多万人的温饱。三是生态系统发生了变化,林草覆盖度由22.8%上升到41.1%。荒山荒坡减少了80%,坡耕地减少了37%,其中大于25°的陡坡耕地有80%已退耕还林还草。四是水土流失面积在减少,由原来的65%下降到36%,流失强度也显著下降,土壤侵蚀量有所减少。广大群众称赞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是“富民工程”“德政工程”。
二、水土流失是我国头号环境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直接关系国家的生态安全。
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泥沙下泄,淤积江河,造成“小洪水,高水位,多险情”的严峻局面,问题出现在下游,而根子在上游;全国土地沙化、石化严重,年均损失耕地6.67万hm2,大批土地质量在下降;由于“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江河中上游的许多地方生态恶化;西北地区水资源十分紧缺,西南地区土地资源又是突出问题,群众生活长期贫困落后,同时制约着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土流失是我国头号环境问题,关系到我国的生态安全。
根据80年代末与90年代末两次全国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成果对比分析,西部地区,特别是大江大河上中游地区,通过10多年综合治理,在重点治理地区确有成效。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8个水土流失面积在减少,仅有4个在增加。但是,由于这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增的水土流失面积大,所以总体平衡的结果是,10年来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这说明我国西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三、西部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吴旗县“封山禁牧,舍饲养羊”是黄土高原防治水土流失的创举
陕西省吴旗县在新时期的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工程中,谱写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篇章。一是一举实现了退耕还林还草10.33万hm2。二是从1998年5月起,在全国第一个实施了“封山禁牧、舍饲养羊”,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创举,走出了西部开发的新路子。三是积极探索“集约自给型农业,保护效益型林业,商品致富型畜牧业”大农业发展的路子。
自实施上述三大政策措施以来,吴旗县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草灌上了山,牛羊入了圈,生态发生了变化,群众齐声称赞党的政策好。吴旗县成功的做法:一是为黄土高原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大面积恢复植被走出了路子。二是创造了把生态修复建立在全面振兴农村经济的基础上,使农业生产同时成为生态修复过程,创造了实现大农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三是解决了国家要“被子”(植被)和农民要票子的矛盾,走出了既改善生态环境,又增加农民收入的“双赢”之路。四是为西部大开发开辟了新思路,创造了新经验。
2.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四荒”使用权、大户治理等改革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治山治水的积极性
80年代初,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水土保持相应推出了户包治理小流域的新举措。90年代初,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又推出了股份合作制、租赁、拍卖“四荒”使用权等新机制。这些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治山治水的积极性。水利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先后在牡丹江、吕梁、张家口等地召开了现场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这些经验,并出台了有关政策,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当前,在水保生态建设中涌现出一批治理大户: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永仁县采用“农户+事业+龙头企业”的方式,有53个县级部门的职工自筹资金,吸引成都恩威集团和昆明官房集团,与农民群众一起参与水保产业开发,共投入3000万元,治理开发荒山15.6km2。
——云南省元谋县有157户承包治理开发荒山。该县的郑子琼(女)承包了380多hm2荒山,投入400多万元,投工7万多个,已种植香蕉、龙眼、芒果、余甘子、枣60多hm2,封禁治理200hm2,修建3000m3的塘坝2座、公路1500m、抽水站1座,架设输水管4500m,同时还修建了独具特色的旅游凉亭。
——陕西省延川县的刘世杰,从1996年开始,承包刘马家圪瘩村1000hm2土地,采用以面粉代赈的办法,累计投入600多万元,退耕还草600多hm2、经济林133.33hm2,发展舍饲小尾寒羊。
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必须坚持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同时要有新思路
近几年,北方地区的连年干旱、河道断流、沙尘暴频发以及大江大河治理、防洪保安迫切要求上中游地区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减少中下游地区河道、湖泊的泥沙淤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要求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水土流失区的群众要脱贫致富奔小康,农村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对水土流失区改善生产条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充分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维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我们要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大胆探索西部大开发中水保生态建设新机制。根据中央的精神和部党组的要求,西部大开发必须坚持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同时要有新的思路。
我们从吴旗、楚雄等地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中,深深感受到了西部地区水保生态建设的一些新思路。
首先,指导思想要创新。要转变干部和群众的观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克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思想,贯彻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突出生态、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加强水保生态环境建设,搞好水土资源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其次,预防监督的思路要创新。西部大开发和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环境同步进行,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要突出保护,加大监管力度,落实“三权、一方案、三同时”制度。
第三综合治理的思路要新。尊重科学,遵循自然规律,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大面积恢复、保护植被,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子。
吴旗的“封山禁牧,舍饲养羊”,内蒙古乌盟的“进一退二还三”等政策,都是重大变革,对传统的农牧业生产方式是一次冲击和碰撞,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路也是一次大的解放,是西部大开发水保生态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
封山禁牧、封育轮牧政策之所以能够顺利实施,关键在于退耕还林还草和粮食兑现政策的落实,使农民群众吃了定心丸。另一方面,必须加大流域综合治理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生态、生产和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保障持续发展。
第四,治理机制要创新。机制就是活力,政策就是效益。要面向市场,尊重群众意愿,遵循经济规律,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四荒”使用权,依靠社会的力量,加快综合治理。对水保工程要明晰所有权,拍卖使用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
第五,科技要创新。因地制宜地开展山、水、田、林、路等综合治理,科学配置工程、林草生物、农技三大措施,统筹兼顾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要以“3S”等高新技术应用为突破口,以信息化带动水保生态建设现代化。
第六,管理体制要创新。依法行政,强化主管部门职能,加强综合协调,技术指导和归口管理。由依靠政府组织群众治理为主,转到政府推动和依靠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轨道上来。
作者为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