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水土流失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王礼先)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2001年11月6日
1 历史上罕见的洪水灾害及其原因
今年入汛以来.我国一些地方遭受了严重的洪水灾害。特别是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松花江、嫩江出现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引起举国上下的高度关注,由于洪水量级大、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洪涝灾害造成巨大的损失。截至8月22日初步统计,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004人,倒塌房屋497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666亿元。面对严重的灾情,人们在思考:为什么会造成如此严重的水灾?如何抗御或减免水灾危害?
我国是多暴雨的国家,各大江河暴雨洪水发生频繁。影响暴雨洪水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4个方面,即天气过程、暴雨中心位置、暴雨中心移动方向及流域下垫面条件。
首先,今年气侯异常,雨水过大,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并未完全消失,而拉尼娜的影响又开始了,导致长江流域、两湖盆地及其以南地区出现了3次持续大范围强降雨过程,这是造成洪水灾害的直接原因。
其次是暴雨中心位置。今年入汛以来长江流域的暴雨覆盖面大,又集中在江南大部分地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四川东部等地区降雨量比常年同期雨量多1至3倍,形成全流域大洪水。
第三是暴雨中心移动方向。由于今年长江流域暴雨移动方向是由中上游向中下游移动,因此引起干支流洪水遭遇,洪峰叠加。在中下游两湖发生特大洪水的情况下,长江上游又多次发生洪水,与中下游洪水不断遭遇。
第四是下垫面的条件即流域生态环境。长江流域今年出现的特大洪水,除了人类目前尚不能控制气候因素特别是暴雨分布特征外,还与建国以来的森林植被变化及水土流失有密切关系。
长江流域在秦汉以前,分布着茂密的亚热带常绿阔叶和针叶混交林,水土流失轻微。至东汉以后,长江流域人口逐渐增多。随着经济的发展,毁林开荒日趋频繁,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有所发展,但大部分地区还是林木葱郁,山水秀丽。唐代以后,长江流域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陡坡垦殖日益增多,毁林开荒现象有增无减,一直延续到明清乃至民国时期,这一时期内,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侵蚀泥沙危害相应增多。唐代长江河道水患平均18年1次,宋、元代5~6年1次,至民国期间,不到2年出现水患1次。
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流域人口进一步增加,长江流域面积180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19%,人口却占全国人口的1/3。长江沿岸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600人以上,森林植被进一步遭到破坏。仅以长江三峡库区为例,从50年代到80年代,库区一些县的森林植被面积减少1/2以上,库区19县市80年代的森林覆盖率平均为19.5%,个别县的森林覆盖率不足3%,四川东部的森林覆盖率降到6%~11%。为了解决粮食问题,长期以来,坡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垦殖系数达到34%。
进入90年代以来,虽然通过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扩大了人工林地面积,但这种新营造的幼林,不可能充分发挥森林蓄水保土的功能。一旦大雨来临,各种地类上的大量雨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迅速汇入江河,导致江河水位暴涨,形成水患。
另外,长江中上游现有坡耕地1.5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2.8%,而且愈开愈多,愈开愈陡。这些坡耕地大多分布在中上游的山丘区,由于坡度陡、土层薄,一旦遇到暴雨,极易引发大量的水土流失。
2 严重的水土流失加剧了洪水灾害
从建国以来到1989年,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已从36万km2猛增到56万km2。土壤流失量也从10多亿t增加到24亿t,仅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面积达35.2万km2,每年土壤流失量达15.6亿t。多年来大量泥沙进入河道,淤积江河湖库,抬高了洪水水位,加剧了洪灾损失。
长江城陵矶1954年最高水位34.45m,最大流量44500m3/s;1998年最高水位35.94m,最大流量36800m3/s;二者相比,今年水位比1954年高1.49m,而流量却小7700m3/s。螺山站1954年最高水位33.17m,最大流量78800m3/s;1998年最高水位34.92m,最大流量64400m3/s;二者相比,今年水位比1954年高1.75m,而流量却小14400m3/s。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较为复杂,但泥沙淤积、湖泊容积减少是其决定性因素。
长江宜昌站多年平均输沙量5.23亿t。据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研究,经对城陵矶——汉口235.6km河段,1966、1976、1981和1986年先后四次河道地形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年来河道淤积了2亿m3泥沙,平均河床淤高0.43m。这也充分说明了淤积对水位的影响。
洞庭湖年均沉积泥沙约1亿m3,湖床年均抬高0.03m;湖面由昔日的6270km2,减少到1949年时的4350km2,直到目前的2691km2;调蓄能力由1949年时的293亿m3,降低到174亿m3。1980年入湖水量是常遇洪水,但津市洪水位却超过1954年洪水位2.26m。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步伐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1988年国务院就决定启动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按照逐步推进的原则,以支流为单位,以小流域为单元,以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为目的,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加快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步伐。
1994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纲要》,以长江、黄河中上游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重点,开展了七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并将其作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工程和治理江河的根本措施。截止1997年底,长江流域己综合治理水土流失5.5万km2,年均治理6000~8000km2,每年增加蓄洪能力27.5亿m3,减少土壤流失1.65亿t。但是,由于投资少,进度缓慢,已治理面积只占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1/10,年治理进度仅1.4%左右,按照现有进度,要完成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治理任务,还需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完成全流域的治理任务需70余年,远不能满足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防洪减灾的要求,也与党中央提出的治理水土流失“十五年初见成效,三十年大见成效”的目标和国务院批准《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纲要》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步伐,有效减少和控制大江大河流域的洪水泥沙,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3.2 确切认识森林植被的水文学作用,林水结合,实行流域综合治理
尽管森林植被减小洪水流量,降低洪峰水位的作用大小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所有差别,但是,流域的森林植被覆盖率愈大,其调节作用愈明显,这是毫无疑问的。因此,要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大抓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搞好植树造林,增加森林植被。鉴于森林植被对于大面积的暴雨洪水的调洪能力有一定限度,加之我国山区人口密度较大,还要安排一定的农业、牧业以及其他生产事业用地,例如长江中上游还有1.5亿亩20~30度的坡耕地,因此,要强调林水结合综合治理,加强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只有采用包括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的综合措施,才能更有效地防治水害,发展水利。另外,我国有100万km2面积位于江河两岸平原地区及河口三角洲地区。这里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分布着很多重要城市,居住着半数以上的人口,是工农业重要基地,社会财富最为密集,历来就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区,搞好这些地区的防洪,还必须上、中、下相结合,加强中下游沿江两岸防洪建设,根据国家的防洪规划,提高防洪标准,采用防洪工程措施与防洪非工程措施。“林水结合,幸福万代;林水分离,后患无穷”。
3.3 把林水结合综合落到实处
流域综合治理的实质是以流域为单元,对以水土资源为主体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改善与开发利用。开展流域综合治理是实现林水结合的有效途径。而大流域(例如长江、黄河)的治理又要强调以小流域(或称集水区)治理为基础。只有在成千成万的小流域范围内实现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坡沟兼治,治理与开发相结合,林水相结合的思想,才能落到实处。小流域的水文状况改善了,泥沙减少了,大江大河的河流生态系统与水文状况才能从根本上得以改善。林水结合,综合治理,要求森林经营人员不仅把流域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好,而且要对森林流域的土、水、林综合经营,以取得最佳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另一方面,林水结合也要求水土保持人员充分认识森林植被建设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的作用与位置,重视采用综合措施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
3.4 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生态效益研究
水土流失是我国居于首位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小流域为单元采用综合措施治理水土流失对大流域生态环境(例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小气候等)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水土保持、流域治理学者十分关心的问题。目前,我国已有不少单项措施(例如造林、种草、修梯田等)的蓄水保土效益的观测成果,同时也有不少治理流域的产水量及产沙量的观测成果。但是,如果根据现有观测成果来评价小流域治理对大江大河的水文过程与生态环境的影响,还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生态效益指标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不同的气候带、不同的植被分布区其量化指标差异很大,局部的观测数据,不能简单地外推到其它地区。这就要求在增加科研经费的基础上,划分水土流失类型区,增加观测网点的密度,加强科技人员的配备。
参考文献
[1]温家宝,关于当前全国抗洪抢险情况的报告,光明日报,1998年8月27日,第二版。
[2]水利部水土保持司,98长江洪水高水位与水土保持。(打印稿)
[3]王礼先.Brooks.K.N主编,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4]王礼先、解明曙主编,山地防护林水土保持水文生态效益及其信息系统,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