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简介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
    当前我国已步入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它的基本特征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这是时代的要求,是人们长期发展经济的经验总结,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遵照国家计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水利部组织开展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划工作。规划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按照水土保持“三区”划分的原则,部署了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安排了黄河、长江、太湖及东南沿海诸河、海河、淮河、松辽河及东北诸河、珠江及西南诸河、内陆河等八大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重点建设工程,制定了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目标和任务。本规划的实施,将极大地推进我国水土流失的综合防治,为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江河泥沙,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
    一、我国水土资源及水土流失概况
    1.水资源
    水是一种不可代替的自然资源,它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也是整个生物界能否生存下去的基本资源。我国年均总降水量6万亿m3,地表径流总量2.6万亿m3,水资源区域分布很不均匀,东南部多,西北部少。长江、珠江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4,地表径流却占1/2。黄、淮、海三河流域面积占全国的1/7,地表径流仅占1/25。我国是个缺水国,特别是北方干旱区,不仅降水量少,且在时间上分布不均,多集中在7、8、9三个月,暴雨时节,河水猛涨,一泻千里、注入大海,大量淡水资源无益丧失。我国西北内陆河区的水资源更是匮乏,形成了面积众多的沙漠戈壁。据研究,在无淡水水源补给的区域,生长乔木林所需要的最少降水量为400mm我国有48%国土面积的降水量小于400mm。在乔木林分布线以下至200mm的地区,主要应营造灌木林和种植草本植物。200mm以下为戈壁沙漠或依赖地下水、地表水补给的区域型绿洲。这类土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0%。
    鉴于以上原因,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实行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措施是发展水利,合理利用水资源,解决林草的亏水问题,采用人工补水的措施,建立防风固沙林和水土保持林(草),为山川秀美、开拓绿洲做好基础性工作。
    2.土地及土壤资源
    我国土地开发利用总面积约6.7亿hm2,剩余未开发利用的土地大多数为生态环境恶劣、开发利用难度极大的地区。长期以来,由于人们毁林开荒,超载过牧,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在水侵风蚀作用下土地逐渐变为裸岩和沙漠。我国人口众多,人地矛盾尖锐。一些失去土地的农民不得不向更偏远、更陡峭、生态环境更恶劣的地区谋求发展,采取了广种薄收的方式维持生计,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我国西南石质山区土层薄,耕垦、樵采和挖草皮现象普遍,加之淋溶作用强烈,一些地区的土壤流失殆尽,形成了岩石裸露的光板地,农民只能利用石缝、凹槽中残留的一点土来点种作物,土壤资源极度匮缺。
    3.水土流失概况
    我国水土流失形式主要有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三种类型,局部地区存在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其中冻融侵蚀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人为活动微弱,以自然侵蚀为主,不作为规划的内容。根据国务院1990年公布的遥感调查结果,1989年底全国水力和风力两种侵蚀面积367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8.2%。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79万km2,年土壤侵蚀总量50亿t;风力侵蚀面积188万km2,其间分布大量的沙漠、戈壁,极难治理,相对适宜治理的面积仅有31万km2。
    二、水土保持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土保持工作由试验、示范、推广到全面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水土保持进入了稳定、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到2000年底,50年共完成治理面积85万km2,兴修了一大批库坝及水窖、涝池、塘堰、渠道等蓄、排、引水工程。特别是《水土保持法》实施10年来,综合治理面积38万km2,其中,1998~2000年的3年中,每年治理面积突破5万km2。
    通过水土流失治理,全国已建成近1270万hm2基本农田,为农业稳产高产创造了条件。经测算,基本农田每公顷可增产粮食1125kg,全国因此每年可增产粮食143亿kg。各地还因地制宜地发展了各类品质优良、适销对路的经济林果,建成了一批果品生产基地,形成了新兴的地方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新中国成立后,营造水土保持经济林470万hm2,年增产果品250亿kg,增加了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通过水保蓄水工程建设,解决了2.1亿山区群众、1.3亿头牲畜饮水难的问题。在水土保持治理开发过程中,水保林(草)的营造广泛开展,不仅绿化了荒山,控制了水土流失,还解决了群众的烧柴问题,解决了牲畜的饲草问题,解决了部分用材问题。全国所实施的水土保持工程已使1000多万人口脱贫致富,重点治理区群众脱贫率普遍在50%以上,受到治理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水土保持工程被誉为“德政工程”“富民工程”。
    三、规划总体思路、原则、目标
    1.总体思路
    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把改善生态、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主线贯穿到水土保持工作的全过程,要克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观念,树立起只有建设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思想。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遵循自然规律,封山育林、育草,加快退耕还林(草)的步伐。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规划建设期限
    从2001年到2050年,共50年,划分为近、中、远三个阶段:近期建设水平年为2001~2010年,共10年;中期建设水平年为2011~2030年,共20年;远期建设水平年为2031~2050年,共20年。
    3.规划原则
    ①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优先抓好对全国有广泛影响的区域和重点工程。着重抓好黄河中游、长江中上游的重点治理工程和防沙治沙工程。
    ②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因地制宜,讲究实效,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与蓄水保土耕作措施相结合,各种治理措施科学配置,发挥综合治理效益。
    ③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加大封山育林、禁牧育草措施,使林草得到自然恢复。
    ④建立完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监理、监督、监测系统,使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法制化。
    ⑤坚持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原则。依靠亿万群众,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产业开发、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
    4.规划目标
    建立起适应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将全国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全部治理一遍,并对长年失修的工程及毁损工程实施整修、加固、重建。经过50年的治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基本得到控制,坡耕地基本实现梯田化,宜林地全面绿化,全国森林覆盖率稳定在30%左右,“三化”草地得到恢复,大江大河减沙显著,依靠预防监督执法和科学技术巩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提高环境质量。到21世纪中叶,使恶劣的生态环境得以恢复,杜绝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全国大部分地方实现山川秀美。
    四、总体布局
    1.土壤侵蚀类型区的划分
    规划将我国土壤侵蚀划分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两大类型区,水力侵蚀区又划分为西北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区、南方红壤丘陵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石质山区5个二级类型区。风力侵蚀区划分为风沙区和草原区两个二级类型区。
    西北黄土高原区的主攻方向是:开源节流,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造林种草,加快退耕还林还草的步伐,加大农田基本建设的力度,减少入黄泥沙。
    东北黑土区的主攻方向是:采取坡面工程措施、耕作措施和植物措施保护好现有黑土层。
    南方红壤丘陵区的主攻方向是:封禁治理和造林种草相结合,提高地表植被盖度,坡面采用拦、排、灌结合的方式,改造中低产田。
    北方土石山区的主攻方向是:保护好现有林草植被;结合治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培育各类经济林、草,发展商品经济。修筑防洪石堤,治沟滩造田,导水归槽,减轻洪水危害。
    南方石质山区的主攻方向是:抢救土地资源,维护群众基本的生存条件;修筑水平梯田,配置坡面截水沟、蓄水池等小型蓄排工程,保护土壤资源;结合封禁治理加大退耕还林还草的力度。
    风沙区的主攻方向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推行节水灌溉,发展“绿洲农业”。建立乔灌草相结合的农田防护林体系,改善沙区环境,维系农牧业的正常运转;采用植物固沙、机械固沙的方式制止沙丘扩展。
    草原区的主攻方向是:以草定畜,防止草场过牧超载;开发当地水资源,对人工草场实施灌溉;通过围栏、封育、防护林网建设使退化、沙化草地得到养息,恢复草地自然生产力;选用优良牧草,建立高标准的人工草地;建设“草库伦”,推行划区轮牧和舍饲相结合。
    2.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布局
    根据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工作开展的性质,划分为预防保护、监督和治理三种类型。分别设立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
    ①重点预防保护区: 重点预防保护区分为国家、省、县三级。国家级重点预防保护区是指跨省(自治区)天然林区和草原区面积超过667km2的列为国家级重点预防保护区;省级重点预防保护区是指跨县(市)且天然林区和草原面积大于66.7km2的列为省级重点预防保护区;县级是指县境内面积在6.67km2以上的林区、草原区和集中治理、面积达50km2以上的综合治理区域。
    ②重点监督区:对资源开发和生产建设活动集中、易造成强烈水土流失的地区,设置水土保持重点监督区,分为国家级、省级、县级。跨省、集中连片、面积在1万km2以上的列为国家级重点监督区,跨县、市面积在1000km2以上的列为省级重点监督区,面积在100km2以上的列为县级重点监督区。
    ③重点治理区:规划将全国水土流失治理区划分为长江、黄河、海河、淮河、松辽河及东北诸河、珠江及西南诸河、太湖及东南沿海诸河、内陆河等流域。根据规划安排,50年将全国的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全面实施治理,共195.54万km2,近期治理50万km2,中期治理90万km2,远期治理55.54万km2。
    五、近期规划
    为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本规划对近期任务进行了重点部署。
    1.重点预防保护区
    到2010年前建成第一批7处国家级和25处省级重点预防保护区见表1。县级重点预防保护区由各县设立。
    2.重点监督区
    计划到2010年前,建立5处国家级和24处省级重点监督区(见表2)。县级重点监督区由各县设立。
    3.重点治理区
    根据国家五年计划的要求,将近期治理规划划分为“十五”和2006~2010年两个时段,分别进行任务及进度安排。
    “十五”期间年治理5万km2,新增各项治理措施面积25万km2,其中,完成基本农田建设275万hm2,营造水土保持林1097万hm2,封禁治理321万hm2,营造经济林457万hm2,人工种草349万hm2,完成沟道治理工程14.5万座、小型蓄排引水工程151万个;2006~2010年仍以相同的速度开展治理。到2010年累计完成50万km2的治理面积。
    在措施面积比例构成中,基本农田建设占措施面积的11.02%,水土保持林占措施面积的43.88%,封禁治理占措施面积的12.86%,经济林占措施面积的18.28%,种草占措施面积的13.96%。
    4.优先实施的工程项目
    根据各地不同的水土流失特点,选择对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区域和项目,进行重点突破、优先治理。近期部署了12个优先实施的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见表3)。
    5.支持服务系统
    包括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示范工程、综合治理开发示范县工程及科研培训工程。
    ①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示范工程:规划近期在各大流域选择有代表性的20个开发建设区10个城市、10个工矿开展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示范试点工作(见表4)。
    ②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示范县工程:在全国各大流域建立100个综合治理开发示范县工程(见表5)。
    ③水土保持科研培训工程
    水土保持科技发展的基本目标就是要通过思路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加速实现水土保持现代化。要大力贯彻科技兴水保的战略,建立全国水土保持科研培训中心,以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科研所为龙头,省级水土保持科研所为骨干,地(市)级水土保持科技所(站)为基础的水土保持科研体系和信息网络。组织协调100个水土保持科研站所的科研工作,对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开展科研攻关,重点突破。要重点开展以下重点课题的研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关系问题,水土保持对大江大河水沙关系的影响,生态环境演变与水土流失的关系,西部地区生态用水问题,水土保持在退耕还林还草中的作用,水土流失的预测预报技术,水土保持宏观效益评价,不同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高新技术在水土保持领域的应用等。
    工程建设期,特别是“十五” 期间,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吸收和消化国外先进理论和先进技术,引进和推广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以及化学保土技术、抗旱栽培技术和品种、网络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应用。
    在总结水土流失防治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开发和推广一批水土保持实用技术,重点推广小流域综合治理、小微型水利、水力冲填筑坝、机修梯田、集雨节灌、水力治沙、经济林果栽培、径流水保造林、旱作保墒耕作、地膜覆盖穴播、等高耕作、大垄沟耕作、免耕、轮耕、留茬技术等,使水土保持工作在工程质量、效益和速度上有一个新的提高。达到完成一项试验研究,推动一片治理开发,富裕一方群众的目的。
    加强培训,全面提高水土保持科技水平。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科技知识,掌握国内外最新科技动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科技人员的文化素质,加强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新型学科的培训以及水土保持实用技术、业务知识的培训。加大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将科学知识传授给从事具体工作的干部和农民,使科学技术和群众的生产实践紧密地结合,把科技成果较快地转化为生产力。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