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蕴意有多深?路子怎么走?
“西部大开发”论坛在本次大会上依然受到关注。众多专家、学者为新世纪的西部大开发提供了更广阔思路。西部大开发我们谈论了这么久,其意义到底有多大?北京联合大学教授汪惠清在讲演中提出,发展西部生产力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才能保证国家的现代化目标的最终实现;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的差距,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确保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国家安全的重要条件;西部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加剧,并不断向东推进,威胁着中部、东部平原的生态环境,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西部大开发又关系到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而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教授袁钢明这样表述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地位:“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以从第一个大局向第二个大局转换的方式提出的,这和多次提出的加快西部发展的提法明显不同。以前提出的加快西部发展是在西部服从东部优先发展的第一个大局下进行,而现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是要在东部服从西部加快发展的第二个大局下进行。这种转变,不是区域发展的局部调整,而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大局的转变。
西部大开发道路应该怎么走?山西省常务副省长薛军提出西部大开发要走非均衡协调发展之路,关键是实现“五个协调”:一是重点产业项目与基础建设相协调。二是高起点工业化与知识化生态化发展相协调。三是发挥比较优势与创造竞争优势相协调。四是培育壮大先富群体与扶贫脱贫相协调。五是加快点轴增长极发展与落后地区整体跟进相协调。
北京联合大学教授汪惠清还提出,西部地区发展的最大优势是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优势。在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中,搞好环境保护是应该特别重视的问题。目前西北地区水土流失,水资源奇缺,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占西部面积66%,土地沙漠化日益严重。因此,在发展农牧业的同时要特别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业;要努力调整种植业结构,逐步理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比例关系;要变粗放式经营为集约经营,把农牧业的经济增长转变到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要加大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力度,保护好湿地,建立动植物和大江大河源头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