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治沙愚公石述柱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记者 陈宗立 
 
  甘肃省千里河西走廊东北部有一个民勤县薛百乡宋和村,这个村的党支部书记,46年如一日,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治沙治穷,把一个昔日黄沙肆虐的逃荒村,变成了今天林茂粮丰的小康村。他,就是被誉为治沙愚公的石述柱。
  
土地沙化严重,亩产不足百斤
 
  石述柱现年66岁,担任村干部46年,其中任村党支部书记36年。曾多次荣获省、地、县“造林绿化模范”、“优秀党支部书记”等称号。
 
  民勤县地处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的交汇处,沙漠占了县境面积的91%。石述柱所在的宋河村正处在民勤县西线南端的风沙口上。由于历史原因,宋河村的生存环境很早就已经恶化,到了20世纪50年代,村西近10公里的风沙线上,除了一些零星的杂草和灌木外,就只有一棵半死不活的老榆树和十几棵衰败凋零的沙枣树。一遇大风天,沙尘铺天盖地;风沙过后,沟渠被沙填平,房屋被沙埋压,出现了“沙上墙羊上房”的奇怪现象。由于风沙的侵害,宋和村土地沙化严重,亩产不足百斤,人均收入只有三四十元。遇上风暴较多的年景,庄稼被风沙埋压,颗粒无收。
  
咬定黄沙不放松
 
  1955年和1957年,石述柱曾两次组织青年和民兵治沙队伍,按照老一辈人传下来的办法治沙,都以失败告终。
 
  1963年,27岁的石述柱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又一次发誓,脱皮掉肉,咬定一个目标,一定要根治沙患,把宋和建设好。
 
  总结了前两次治沙的教训,石述柱与支委们商议,决定在村西的杨红庄滩创办一个林场,用先压沙、后栽树、再种地的办法,营造绿色屏障,根治风沙危害。可在前两次治沙失败后,乡亲们总是提不起信心。石述柱便挨门逐户地去做群众的工作。他的真情再一次打动了乡亲们,从此,宋和村每年春天都要治沙造林,成了雷打不动的制度。
 
  每一次的治沙战役,每一个最艰苦的现场,都有石述柱的身影。经过几年群众信服了这样的共产党员,信服了这样的书记,再苦再累,只要石述柱在,就没人喊苦,没人抱怨。
 
  不仅带领全村人苦干数载,而且在长期与风沙搏斗的实践中,石述柱还注重依靠科技治沙。在治沙初期,他曾向有关部门求助,寻求治沙造林的新技术、新途径。在林业部门和治沙站科技人员的帮助下,他放弃了单线式的压沙办法,采用网格状双眉式沙障结构,使网格中的草木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从而尝到了科技的甜头。这个只上过3年小学的庄稼汉,为了更好地科学治沙,他刻苦自学,学会了压沙面积的计量、区域的选择,以及不同区域对不同的风墙、沙障形式的适用,并且学会了合理的管理办法。随后,在长期的学习和多年的治沙实践中,石述柱在改进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创造了治沙新模式——粘土沙障与林木封育相结合。这种模式被林业部的有关专家和领导称为“宋和样板”,还被编入了中学教科书。
  
治沙治穷造福乡亲
 
  90年代,民勤县提出“外治风沙,内建林网,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的发展方针。石述柱带领村民探索规划科学的林木发展格局。他们在活动沙丘上种植饲草灌木,在风沙前沿栽植防风固沙林,在田间地头营造大网格的农田防护林和小网格的红枣林网,在林场建设苹果园。生态林和经济林结合,实现了林木建设布局的科学化,成为全县林业建设的样板工程。
 
  今天,石述柱根治风沙、造福乡亲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宋和人在村西风沙口上建起了一条长9公里、宽2.5公里的绿色屏障,在昔日风沙肆虐的杨红庄滩上栽植白杨、沙枣1600亩,梭梭、花棒等沙生植物5500亩,经济林1500亩,使2400亩弃耕地得以复耕,营造出一个林粮间作的万亩林场,相当于再造一个新宋和。依靠林场,宋和群众年收入30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10万元。近年来,依靠林场发展滚动,宋和村投入100万元打井架电、建校修路,并实施节水工程建设和300亩红枣林网建设。得益于治沙造林,宋和原有的3407亩耕地,保持了平均亩产400公斤的丰产纪录,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00元。一个林茂粮丰、风景秀美的绿洲新村,屹立在西部风沙线上。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