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的62.5%土地沙化面积占全国的90%以上西部生态环境形势堪忧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北京12月29日讯 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西部12省、自治区、直辖市联合开展的西部生态调查结果今天在京公布。调查表明,西部地区生态破坏依然严重,生态形势严峻。具体表现为:
  ———水土流失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
  截至1999年,西部地区(不包括西藏)水土流失面积为10436.9万公顷,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2.5%。水土流失蔓延的趋势有所减缓,但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土地沙化依然严重。到1999年,西部地区沙化面积为16255.6万公顷,占全国沙化土地总面积的90%以上,且呈持续增长的趋势。
  ————局部地区土壤盐渍化增长势头仍在加重。
  ————石漠化问题突出。截至1999年,西南地区5省区市(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石漠化土地总面积为729.5万公顷,已占西南5省区市土地总面积的5.3%。
  ———耕地总面积持续扩大,主要来自于对林地和草地的破坏。1986年到1999年,西部地区因草地开垦而增加的耕地面积占到了新增耕地面积的69.5%,因开垦林地或果园而增加的耕地占到了新增耕地面积的22.4%。
  ———森林生态系统呈现数量型增长与质量型下降并存的趋势,森林类型比例向不合理化方向演化。近10多年来,西部地区经济林面积增长62.96%,而天然林、防护林面积却分别下降14.49%和51.07%。
  ————草地面积持续减少,质量下降,鼠害严重。
  ———水资源开发引起水资源时空分布改变,导致河流断流,湖泊绿洲萎缩,地下水位下降。
  ————因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土地破坏面积加大,且呈持续增长的趋势。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阻碍了一些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计算表明,西部地区因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当于同期GDP的13%。
  这份调查报告指出,西部地区的生态问题成因复杂多样,但人为因素的作用是造成西部地区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
(王来)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