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退耕还林”看效益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延安燕沟退耕还林还草获成功的三件法宝
中科院水保所 薛嘉祥
 
  大面积退耕还林草后能否使农民增收,进而保证退耕不反弹,这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1997年,中科院水保所在延安市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综合研究,并选取47平方公里的燕沟流域作为其研究、试验示范基地,退耕还林草14966亩,使昔日的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良性循环之路。
 
确保基本农田稳产高产是基础
 
  燕沟流域属黄土高原中部丘陵沟壑区,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土地23.85亩,但沟壑纵横,坡陡沟深,水土流失相当严重。1997年耕地面积27469.5亩,人均耕地9.45亩,而人均基本农田0.9亩,粮食平均亩产仅73公斤,人均收入不足800元。为扼制恶化的生态环境,必须实行退耕,进行农田基本建设与植树种草。在丘陵沟壑区,基本农田是退耕和植被建设的重要保障,是保证农民食物供应,切断生态环境恶性循环链的突破口。经两年努力,在倾角小于15度的坡地上新修高标准梯田7275亩,人均2.4亩。在坡耕地大幅减少的情况下,新增梯田的增产成为当务之急,必须依靠综合配套新技术,在新修梯田上开发粮食生产的潜力,实现粮食自给有余,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专题组首先重点抓好新修梯田的高产稳产综合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他们在新修梯田上推行保水保墒措施,合理施肥,把推广洋芋、谷子、大豆、玉米新品种与轮作模式相结合,使新修梯田当年增产。1999年在210亩梯田上进行玉米丰产示范,平均亩产543公斤,较相邻梯田增产47.4%;进行300亩谷子增产示范,采取增施底肥、合理追肥、调整密度等措施,取得良好效果,谷子亩产192.3公斤,较相邻梯田增产74.4%。这些技术很快被大面积推广。
 
  针对延安春旱的特点,专题组采取了玉米、大豆、谷子抗旱保苗措施,进行玉米补灌地膜覆盖保苗示范,实行先进的旱作栽培技术,取得了较好效果。去年尽管降水量较历年减少36.1%,粮食平均亩产却达239公斤,人均产量达525公斤。
 
  基本农田的稳产高产,保证了农民粮食自给有余,保护了农民退耕积极性。三年来共退耕18000多亩,人均6亩多。
  
高质量林草植被建造是关键
 
  黄土高原复杂多变的地形条件与干旱缺水,给植树种草带来很大的难度。长期以来,该地区有效防护植被只占国土面积的5.6%,水土流失难以控制。在植被建设中树草种单一,很难满足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和实现物种的多样化,往往形成“小老树”;该地区没有依据植被分布特点与土壤水分特点,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总体布局,造林不混交,植被稳定性差,最后导致造林种草成活率低,保存率低。过去延安地区造林成活率只有25%—30%,主要因为自然条件恶劣,造林地土壤含水量低,苗木受损严重,缺乏抗旱保苗措施,管护不严,最终形成年年造林不见林,年年种草不见草。
 
  专题组根据该地区植物分布特点和土壤水分特点,对其植被建设进行科学布局,即峁梁顶部安排以灌草为主的水土保持放牧植被;沟坡的缓坡以灌木为主;陡坡采取封山育林的办法恢复植被,同时作为水土保持封禁地;沟底及川道以用材防护林为主。同时进行不同地貌条件下林草植被配置模式与快速绿化技术试验示范。
 
  为克服林草种单一的缺陷,以乡土树草种为主,合理应用外来种,建立稳定植被,营造混交林500亩。
 
  1999年冬,燕沟全面封禁,有效地提高了人工林草的保存率和荒山荒坡的自然植被的恢复率,目前封禁的沟坡已被绿色覆盖。三年来,在专题组各种植被建设模式与技术示范的推动下,营造乔木林9540亩,营造灌木林4060亩,种草1366亩,兴修生产道路40公里,林草面积达54.9%,治理度达73.3%,初步发挥了水土保持效益。
  
培育和发展致富产业是保障
 
  提高农民收入是生态建设的保障。要稳住退耕还林草的成果,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和发展致富产业,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1998年,专题组开展温室蔬菜和经济作物高效栽培试验示范,并拦蓄河道潜流引水上山,建成6座滴灌蔬菜大棚。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先进栽培技术,在品种、档次、质量上领先市场,取得了竞争优势,当年每棚平均纯收入达7403元。2000年增至18棚,平均每棚收入9000元。后来又发展舍饲养殖,建起6座四位一体的养猪大棚,沼气用于照明,粪渣用于施肥,一年至少出栏140头猪,纯收入在3万元。
 
  过去燕沟大部分沟坝地种玉米,产值低,从1998年开始,将坝地的部分面积改种西瓜、甜瓜、地膜夏洋芋、甜玉米等高产值经济作物,并在川道地栽植葡萄新品种30亩,去年有15亩挂果,亩产值在2000元以上。
 
  燕沟在上世纪90年代苹果种植达一定规模,但由于管理差,技术水平低,干旱缺水,效益太低。1998年,专题组与地方政府、果农三方出资,在吴枣园村建起了30亩山地滴灌工程,实施丰产栽培技术,经济效益大增。
 
  为探索大面积退耕还林草的情况下畜牧业发展的途径,从1998年开始在杨家畔村开始进行人工草场建设与肉役两用型秦川牛改良试验,充分利用秸秆,发展大牲畜,既防止天然次生林的垦、伐、牧现象,又发展了养牛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水保所依靠上述退耕还林草的三大法宝,使燕沟试验示范区坡耕地全部退耕,基本农田稳产高产,林草植被初步发挥水保效益,培育的主导产业使农民增收。相信这样的退耕还林草不会反弹,将步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