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就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成果新闻发布会北京材料
    一、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全面推进,成效显著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始终把水土保持作为水利建设和江河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启动实施了一批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水土流失治理进度明显加快。1983年,实施了无定河、永定河等八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1986年和1989年相继实施了黄河、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1994年利用世行贷款实施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1998年,“三江”大水后,举国上下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高度重视和关注,江泽民总书记、朱馆基总理对做好大江大河上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灾后重建方针和(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庞大江大河上中游水土保持作为江河治理的一项根本措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工程,进一步加大了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投入,安排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实施了七大流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
    国家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项目以西部地区的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上游为重点,同时,兼顾中东部水土流失严重的松辽流域黑土地。珠江上游石灰岩地区、洞庭湖上游四水流域、江西赣南地区、山东沂蒙山区、河北太行山区等区域。项目建设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集中连片,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把水土流失治理同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紧密结合,以小流域综合治理、综合开发促进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和大面积封育保护,有力地推动了全自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到2001年,中央累计投资  66. 2亿元,其中西部地区占  80%,地方及群众投入 80多亿元,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 2.6万多条,从 1998年起,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由每年的3—4万平方公里,连续4年突破5万平方公里,全国累计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保存面积85.9万平方公里(“九五”期间23万平方公里),其中修建以水平梯田为主的基本农田 2亿亩,营造水土保持林6.5亿亩,经果林7000多万亩,种草6500多万亩,建设治沟骨干工程1403座,以及一大批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水土保持设施每年拦蓄泥沙能力15亿吨,增加蓄水能力250亿立方米,减少入黄河泥沙3亿吨。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高效农牧业,项目区2500多万亩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实施封育保护面积10万平方公里,基本解决了4000多万人的温饱问题,为治理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
    1989年,国家启动实施了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以下简称“长治”工程)。十余年来,工程建设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因地制宜、优化配置,以被改梯为重点,加强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和蓄排灌兼备的坡面水系工程建设,把水土流失治理与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入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长治”工程被治理区广大干部群众誉为党和政府的“德政工程”、“致富工程”。
    工程建设按照“重点突破,积极推进”的原则,实施范围从一开始的云、贵、)11、渝、甘、陕、鄂6省1市的61个县(市),逐步扩展到目前包括豫、湘、赣 9省 1市的 195个县(市)。到 2000年底,中央累计投资15.05亿元,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82万平方公里,其中:改造坡耕地、兴修基本农田 822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2850万亩,经果林1150万亩,种草440万亩,封禁治理2980万亩。兴修了一大批谷坊、拦沙坝、蓄水塘坝、蓄水池、水窖、排洪沟、引水渠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在重点防治区建立了滑坡、泥石流预警系
统。设立了66个站点,18个群测群防试点县,监控面积约11.3万平方公里。
    “长治”工程作为长江流域生态建设的主体工程,工程实施以来,治理区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治理区荒山荒坡面积减少了  84. 2%,林草植被度从 26. 3%提高到  45. 8%, 1700万亩坡耕地得到治理,其中  900万亩退耕还林,治理区  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减少了  74. 3%,土壤侵蚀量减少74%,年均土壤侵蚀量减少  1. 8亿吨,可拦蓄径流  25亿立方米。农业人均产粮由治理前的 300多 kg提高到 440 kg。工程实施,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800多万人实现脱贫。滑坡、泥石流预警系统已成功预报并防治滑坡。泥石流灾害近200起,避免了3.31万人员伤亡和1.1亿元财产损“长治”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全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水土流失治理步伐明显加快,“九五”期间,长江流域年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4万平方公里。到2000年底,全流域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34万平方公里,其中改造坡耕地、兴修水平梯田3817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1.93亿亩,种草1233万亩。
    三、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
    黄土高原作为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地区,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流失治理活动。1986年开始,国家安排水利基本建设资金,在黄河中上游地记实施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1994年,利用世行贷款开展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工程、植物和耕作措施相结合,统筹规划,综合治理。项目实施以多沙粗沙区为重点,加强以治沟骨干工程为主体的坝系建设,有效地减少了入黄泥沙。同时,把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统筹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调动治理区广大干部群众和全社会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以国家水土保持项目为重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步伐加快。截至2000年底,黄河流域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8万平方公里,建设治沟骨干工程1403座,淤地坝11.2万座;营造水土保持林13300多万亩,人工种草4000多万亩;建设基本农田9700万亩;修建各类小型水利水土保持拦蓄工程400万处(座)。“九五”期间,黄土高原地区年均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超过1万   krnZ,是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
    二是改善了治理区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现有水土保持措施,每年可增产粮食约50亿kg,生产果品 180亿kg,使1200多万农民解决了温饱和农村生活用水问题,综合经济效益达2000多亿元。水土流失治理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群众的脱贫致富步伐,黄土高原列入国家“八七”扶贫计划的贫困人口数量已由2300万人减少到目前的1000万人以下。
    三是改善了生态环境,减少了入黄泥沙。70年代以来,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多年平均减少人黄泥沙3亿t,减缓了下游河床的淤积抬高速度,为黄河安澜作出了贡献,也相应减少了输沙用水,为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是调动了全社会投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到2000年底,通过拍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治理开发农村“四荒”面积达6万多平方公里,参与农户约 140万户,机关、企事业单位1200多家,初步形成了农民、工人、干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全面参与,个人、集体、国家一齐上,户包、拍卖、租赁、股份合作、公司、专业队等多种治理形式并存的格局。
    四、全国八片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
    1983年,财政部、水利部在全国八个水土流失严重、群众生活贫困、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开展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实施全国八片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它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项目。该工程分期分阶段实施,建设范围包括黄河流域的无定河、山川河、湫水河、皇甫川流域和定西县,海河流域的永定河流域,辽河流域的柳河上游和大凌河中游,长江流域的贡水流域、三峡库区、赣江流域,涉及陕、甘、晋、蒙、鄂、赣、辽、冀、京9省(区、市)的56个县(市、旗)。
    项目实施以来,治理区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苦干实干、讲求实效、开拓创新”的精神,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科学配置,综合措理,统筹兼顾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把水土流失治理同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群众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成功之路,总结出了在不同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下开展水土流失治理的科学技术路线,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为全国大规模开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截止2000年底,八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项目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7万平方公里。其中:兴修水平梯田 876万亩,沟坝地 36万亩,引洪漫地12万亩,营造水保林2642万亩,修建小型水利水保工程16万座,谷坊32万座,淤地坝、塘坝20.6万座,其主要成效表现在:
    第一,控制了水土流失,减轻了泥沙危害。八片项目实施的指导思想是以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最终目的的。凡经过重点治理的地方,土壤侵蚀量大大降低,进入江河的泥沙显著减少,治理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71. 7%,年土壤侵检总量减少67.2%,减沙率均超过了  40 %。
    第二,改善了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一期工程10年治理,农民人均收入由42元提高到477元,治理区600多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二期工程第一阶段的五年治理,人均收入由477元增加到1538元,粮食总产量增加60%, 66. 1万人脱贫致富。
    第三,促进了退耕还林还草,改善了生态环境。集中连片,综合治理,充分挖掘了土地生产潜力,改变了广种薄收的落后生产方式,通过发展高效农牧业,加快了陡坡耕地退耕还林步伐,使治理区生态环境大为改观。一、二期重点治理,治理区基本农田增加了500多万亩,陡坡耕地退耕400余万亩。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调动了治理区广大干部群众建设生态的积极性。
    五、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全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
    1998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决赳和(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精神,党中央、国务院把大江大河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治理作为生态环境建设和江河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安排专项资金,实施了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到2001年,累计投入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27.68亿元,实施综合治理的小流域5380条,涉及七大流域上中游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17个县。四年来,项目实施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集中连片,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把水土流失治理同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紧密结合,以小流域综合治理、综合开发促进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和大面积封育保护,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一是项目建设取得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4年来,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6003平方公里,其中建设基本农田 666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1672万亩,经果林801万亩,种草276万亩,建设小型水利水保工程54.5万处。完成总投资49.78亿元,其中:中央投资7.68亿元,地方配套资金22.1亿,群众投工 7.3亿个。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综合开发,建设了一大批高标准基本农田和配套小型水利水保工程,项目区1200多万亩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实施封育保护面积 16500平方公里。项目建成后,治理区平均水土流失面积由60%下降到25%,年均土壤侵蚀量减少1.1亿吨,拦蓄径流能力12亿立方米。
    同时,工程建设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开发和地方经济发展,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项目区农业人均基本农田达到1亩,经济林果达到0.5亩,分别较治理前增加 50%和  300%,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土地利用率提高了15%,培育了一大批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涌现出了一批立足于水土流失治理开发,走种、养、加结合,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新型农户和多种形式的实体,农民人均纯收入较治理前增加30%。
    二是加快了以长江、黄河为重.友的全国水土流失治理步伐。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项目实施以前,每年全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任务完成3—4万平方公里。从1998年起全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连续4年突破5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进度明显加快。黄河流域年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4万平方公里,比“八五”年均增加 3000-4000平方公里;长江流域年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 1.6万平方公里,较“八五”年均增加4000—5000平方公里。
    三是为全国生态建设树立了示范样板。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坚持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优化配置,综合治理,把治理水土流失同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群众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相结合,以建设基本农田和小型水利水保工程为重点,发展高效农牧业,促进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和大面积封育保护,实现“小范围治理开发,大面积封育保护”,以小促大。积累了在不同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下开展水土流失治理的科学技术路线,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工程建设与管护机制,总结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成功之路,为全国大规模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四是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以西部地区的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以及新疆、西藏、内蒙古、广西、云南西南诸河等少数民族聚集区为重点,其中央投资占总投资的  80%。各地抓住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实施的机遇,因地制宜,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综合开发,加大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力度,充分依靠并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建设生态,防治水土流失,总结探索出了一条新时期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成功路子。西部地区,年均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  3. 3万平方公里,较项目实施前增加  32%,占全国,总治理面积的  62%,水土流失治理步伐明显加快。同时,项目实施兼顾中东部海河流域的太行山区、淮河流域的沂蒙山区、珠江流域南北盘江及松辽流域的黑土区等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建设了一批质量高、效益好的示范工程,广大干部群众的水土保持意识显著增强,推动了全国七大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五是调动了全社会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国家增发国债开展七大流域上中游地区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增强了水土流失地区广大干部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信心形成了全社会关心、参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热潮。在国家投资的带动下,  吸引社会投入40多亿元。以承包、拍卖、股份合作、租赁等方式治理开发农村“四荒”资源的工作不断深入,全国涌现出陕西延川的刘世杰、云南元谋郑子琼、山西离石的郭七保等一大批治理开发“四荒”的大户,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以及外资也积极参与农村“四荒”资源治理开发,成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弥补了国家投资的不足,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的步伐。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