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就西部开发诸问题答记者问环京津风沙源和水源治理等工程起步顺利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新华网北京2月18日电(记者赵承)新华社最近开设大型背景栏目《关注西部》,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对于这一栏目给予积极的支持。国务院西部开发办有关负责人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采访,就西部大开发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如何评价两年来西部大开发的进展? 
    答:两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在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西部大开发的开局很好,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出现了加快发展的好势头。 
    ——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重点建设的投资力度,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标志性工程相继开工。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显著加强。到2001年底,退耕还林试点工作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24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09万公顷。2001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完成封山育林43万公顷,飞播造林102万公顷。环京津风沙源和水源治理、天然草原恢复和建设等生态建设工程起步顺利。 
    ——人才开发、科技教育和社会发展工作力度加大。中央机关选派到西部地区任职的一批年轻优秀干部已经到岗。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干部到中央机关和东部地区锻炼的干部名额增加。贫困县职业教育中心建设、高校基础设施建设、高校校园网建设等工程顺利进行。 
    问:2002年,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一年,请问,今年西部大开发有哪些具体安排? 
    答:2002年西部开发工作的主要安排是: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突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抓好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项目的续建和开工,加强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做到油路到县、送电到乡、广播电视到村、退耕还林到户。 
    ——加强人才开发,促进科技教育加快发展。认真落实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加大干部交流和人才培训工作力度。继续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中西部地区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加强西部地区科技示范工程和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加强西部地区贫困县卫生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落实政策规划,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和“十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搞好西部优势农产品基地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西部地区加快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切实防止盲目重复建设,进一步采取措施防止污染企业向西部地区转移。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强法治建设。推动西部地区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促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抓紧研究制定有关西部开发的法律、法规,切实保护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问: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战略决策。2002年搞好西部大开发有什么现实的意义? 
    答:首先,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加快中西部地区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西部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推动西部开发,促进东西合作,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经济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其次,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扩大国内需求,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2002年,国家将继续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并安排相当数量的资金用于西部开发。这将拉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并支持全国经济增长。第三,实施西部大开发,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必要措施。今年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可以加快改善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突出加强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增加广大农民收入。积极发展西部地区特色经济,对于全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第四,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扩大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发展全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方面。 
    问: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的顺利推进,国家陆续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些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第一,增加资金投入的政策,包括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优先安排建设项目、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金融信贷支持等。第二,改善投资环境的政策,包括大力改善投资软环境、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实行土地和矿产资源优惠政策、运用价格和收费机制进行调节等。第三,扩大对外对内开放的政策,包括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大力发展对外经济贸易、推进地区协作与对口支援等。第四,吸引人才和发展科技教育的政策,包括吸引和用好人才、发挥科技主导作用、增强教育投入和加强文化卫生建设等。 
    问:西部大开发正式实施的标志是什么?在未来5到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西部地区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答:世纪之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决策。2000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召开了西部开发工作会议,布署了基础设施建设和退耕还林试点工作,这标志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未来5到10年,西部大开发将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科技教育、特色经济、优势产业领域实现较大发展。西部地区水利、交通、能源、通信等领域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将基本建成,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明显改善;重要流域的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将全面展开,重点治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污染防治有明显进展;优势农产品、矿产资源产品、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将明显提高,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加快转化;先进适用技术在重点开发领域将普遍得到应用,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人才队伍显著壮大;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将基本解决,居民生活普遍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叶,将建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人民富裕的新西部。(完) 西部,一片神奇的土地 
    新华网北京2月18日电(记者赵承)我国广袤的西部地区堪称一片神奇的土地。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不仅向世人展示了它在自然和文化上的独特魅力,更向投资者展现了它所蕴含的巨大商机。 
    我国西部开发的区域,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含兵团)、内蒙古、广西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2000年末人口为3.55亿人,占全国的28.1%。国内生产总值1.66万亿元,占全国的17.2%。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西部地区水能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天然气储量占70%以上,煤炭储量占60%左右。我国已发现的170种主要矿产中,西部地区均有相当储量。长江、黄河、珠江、澜沧江等江河上游,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塔里木、柴达木、鄂尔多斯盆地发现了大量天然气和石油资源,川渝盆地的天然气也很多。陕西、内蒙古、宁夏、贵州等地的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品质优良。 
    西部地区幅员辽阔,未利用土地较多,其中牧草地面积占全国的90%以上,耕地面积占全国的40%以上。西部水资源年均总量占全国的50%左右,光热资源丰富,气候类型多样,生物物种独特,农产品生产历史悠久,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条件很有特色。 
    西部地理风貌独特,民族风情多样,人文遗迹丰富。历史上,西部曾经是我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著名的“丝绸之路”、“开元盛世”、“西夏王朝”等都发生在这里。自然、社会、文化因素相结合,使西部旅游资源独具魅力。 
    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总数达到2.28亿人,从业人员有1.83亿人,劳动力的平均成本只有沿海地区的40%左右,发展资源加工和面向附近市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条件较好。西部地区3.55亿人口中,90%居住在接近中部和东部的地区,仅四川、广西、陕西、重庆四省区市就有2亿人口,发展经济和提高收入的空间十分广阔,潜在市场很大。 
    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也有一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西部地区布局了一批项目,建成了一些工业基地、国防工业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集中了一批人才和技术,初步具备了生产协作配套的基本条件。 
    西部地区与周边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接壤,是东亚地区通往中亚、西亚、南亚和东南亚以及蒙古、俄罗斯的陆上必经之地,已经形成了“亚欧大陆桥”的铁路通道,发展同这些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具有一定区位优势。 
    两年多来,西部大开发进展顺利。2000年,新开工的十个重大项目都有实质性进展。2001年,国家新开工12个重点工程,总投资约3000亿元。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超过全国平均速度。西部大开发的顺利推进,正引领西部地区进入新的增长期。 
    按照有关规划,在未来5到10年内,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将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技教育有较大发展,有特色的地方经济初步形成。到21世纪中叶,将建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新的西部地区。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