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国的沙化土地越治越多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各种类型的荒漠化都有发生。其中,对民族生存和国家发展已经开始构成严重威胁的,是土地的沙化过程。据国家林业局最新公布的数据,1999年全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8.2%。从1994年以来,全国沙化土地每年扩大3436平方公里,相当于吞噬掉一个较大县份的土地面积。土地沙化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开展防沙治沙工作较早且经验比较丰富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充分认识到沙化给国家和民族所带来的危害,并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从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就拉开了防沙治沙的序幕。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正式向沙化宣战,并启动了一系列的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如“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在这期间,国家和社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很多项目治理区,的确出现了“人进沙退”的局面,沙化形势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逆转。
然而,从总体上说,我国的沙化形势始终没有改变。全国土地沙化的范围一直在扩大,且速度不断加快,所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近年来北方地区趋于严重的旱情,进一步加剧了土地的退化和沙化过程。江河断流,湖沼干涸,植被萎缩,土地沙化,沙尘暴愈演愈烈。特别是我国著名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去年由于干旱出现了极为严重的沙化形势,个别地带变成千里赤沙,寸草难觅。情势之危,古今罕见。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我国的沙化土地越治越多、沙化形势会越来越严重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解释一下为什么我国土地会出现沙化现象?
土地沙化,既有自然方面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因素。从自然方面来说,我国北方是一个干旱、半干旱的脆弱环境,生态稳定性差,极易受到气候波动等剧烈变化因素的冲击和强烈人类活动的干扰,从而为土地沙化提供了客观基础。这里的本底环境是沙性土质,土层疏松,植被脆弱,抗风蚀能力低,一遇干旱年头,风沙活动就会增强。其结果,植被变疏,沙漠扩大。在地质历史上,就出现过几个这样的阶段,从而奠定了今天的沙漠地貌格局。不过,自进入人类社会历史时期以来,大体上是一个相对湿润的阶段,风沙活动较弱,沙漠趋于稳定。即使如此,如果出现长时间的干旱,或受到人为因素的强烈干扰,风沙活动还会激化。在中国历史上,也曾有过几个这样的时期。例如,在唐末和宋末就分别出现了风沙加剧和自然灾害频发的现象。不过,从明清以来的这段历史,基本上是一个安静期。但是,进入20世纪中叶以后,由于世界范围内的人口爆炸和经济猛增,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其结果是不可扭转的气候变暖趋势。气温升高加上降水减少,特别是从冬春直到夏季的长时段干旱,很容易诱发风沙活动。这样,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就使我国土地出现沙化成为不可避免的。同时,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策上的失误,导致我国人口规模急剧膨胀。北方脆弱的生态环境,却仍然要养育着非常庞大的人口。然而,人们为生存而从事的各种活动,最终都要转化为对土地的生态压力。尤其是经济活动,对土地的冲击更为直接。例如,农田耕种、草场放牧、矿藏开采、工业生产、城乡建设、货物运输、人员流动等,都强烈地影响到土地生态的稳定性。其结果,土地的生态功能不断退化,沙化逐渐显现。由此可见,庞大的人口基础及其过快的增长速度,使土地沙化成为必然。
现在的问题是,当土地发生沙化以后,我们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治理措施,为什么全国的沙化土地面积不是在减少而是仍在继续增长呢?为什么日益严重的沙化形势还是遏止不住呢?
可以说,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说它简单,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治理的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很显然,要想控制住不断恶化的沙化形势,必须有足够强大的促使生态好转的积极力量来抵削导致土地沙化的消极力量。但事实上,近十多年来,促使土地沙化的两个主要因素,一个都没有减少:气候暖干的趋势更加突显,人口规模仍在扩大。不仅如此,又增加了一个导致土地生态上升的消极因素,这就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快速发展。虽然近20多年来人口增长的速度有所降低,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致使经济活动的规模和强度迅猛增加,生态压力急剧上升,这就必然要造成沙化形势的进一步恶化。另外,近年来的旱情也特别严峻,更使干渴的土地雪上加霜,加速了沙化过程。相反,人们改善生态、治理沙化的积极力量却是非常有限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虽然国家不断加大治沙资金的投入力度,但毕竟财力单薄,不可能拿出全部的国民产出用于治沙,每年只能治理一小部分沙地,其作用是很有限的。据有关部门统计,自“三北”防护林工程和防沙治沙工程实施以来,共治理沙地32.65万平方公里,仅占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的19.33%。也就是说,20多年治沙的总和还不到沙化土地总面积的1/5。再以内蒙古自治区的苏尼特左旗为例,全旗沙化土地面积已经超过2万平方公里,其中沙地面积就达到4453平方公里,而近两年实施风沙治理工程以来,总共治理沙地135平方公里,仅占全旗沙地总面积的3%。可以想象,仅靠植起来的几片树和种出来的几块草,怎能抵御得了市场经济洪流的巨大冲击和天气干旱带来的严重威胁?一般情况是,治理在点上,而破坏在面上。其结果,必然是局部好转,整体恶化。所以说,树草年年种,风沙天天吹。
说它复杂,就不是一句话能够表达清楚的。首先,我国的治沙模式不科学,治标不治本。从沙化治理的途径来说,治沙措施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从沙化机理上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主要是通过经济政策的调整来减轻施加到土地的生态压力,如退耕休牧等,为内生性的措施;另一类是从外部症状上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主要是通过一些简单可行的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来拟制沙化过程,如植树种草等,为外加性的措施。一般来说,前者效果来的慢,但可以治本;后者见效快,但只能治标。如果两者结合起来,效果最好。然而,现行的治理措施,基本上属于后一类,很单一。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缺乏系统的战略安排,是效果差的根本原因。其次,当前治沙的主体是政府,并没有充分调动社会的力量,显得势单力薄。政府天天忙着治沙,而老百姓不符合生态要求的经济活动方式照样进行,土地承受的压力依然在上升。第三,承担治沙任务的主要机构是以林业为主的几个部门,而政府其他部门仍然“我行我素”,各行其道,相互协作不紧密,从而影响到治理效果。第四,现行的管体制也影响到治沙效率。治沙的投资是国家出的,而承担治沙任务的基层管理机构是县级林业部门。国家下拨的治沙经费,经过层层截留后,最后到达县里的钱就很有限了,而且时间上也延迟很大,往往到下半年甚至年底资金才能到位,从而影响到治沙工程的正常进行。同样,由于县级财政都比较紧张,县林业部门也必须从中扣除一定比例的管理费,以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转。再之,治沙工程大多是按项目承包的方式进行的,项目承包单位同样要追求经济效益,就必然使工程质量及其生态效益再打折扣。这样,国家投入的有限治沙资金,最后能够到达沙化土地上且发挥生态效益的,就为数不多了。第五,我国在工程管理上长期形成的习惯是重建设轻管护,使治沙项目建成之后很难保证有正常的管护资金来源以维持生态效益的长期发挥。结果往往是,建设好的项目区,由于人为破坏或自然退化,几年之后效能丧失,起不到什么作用了。因而,大多数项目仅能起到试验目的,很难发挥出真正的生态效用。
由此可见,我国现行的效率低下的治沙模式是导致治沙效果不明显的根本原因。不改变现有的经济运行机制,仅仅寄希望于上一些生物措施或工程措施就扭转沙化局面的设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土地沙化问题,必须寻求内生性的方法和途径--调整当前的人口分布格局,转变现行的经济运行机制,走生态效益型的经济发展道路,建设环境友好的生活文明,逐步减轻土地的生态压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 黄顺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