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植绿护绿 共建美好家园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写在第二十四个植树节到来之际
人民日报评论员
阳春3月,放眼大江南北、城乡各地,成千上万的干部群众,汇成了浩浩荡荡的绿化大军,满怀豪情地挥锹舞镐、提土担水、植绿护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迎接第二十四个植树节的到来。
自觉的行动源于科学的认识。随着对自然界和自然规律认识的深化,人类已经达成这样的共识: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维护地球安全的生态屏障。在防治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生活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方面,森林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纵观当今世界,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导需求,造林绿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事实证明,建设现代化的美好家园,离不开森林的呵护。
回首我国植树造林取得的成果,使人备受鼓舞。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我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7亿亩,居世界第一位,约占世界人工林面积的1/3;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目前的16.55%,在世界森林资源持续下降的趋势中,我国森林资源呈增长态势,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保留森林最多的15个国家之一。
分析存在的问题,我们深感重任在肩。首先,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低下、分布不均:我国森林覆盖率只达到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的60%,森林面积仅占世界的4.6%,森林蓄积量仅占世界的2.9%;有限的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等地区,华北、中原及黄河下游地区和西北地区,森林资源则少得可怜。其次,全国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全国沙漠化土地面积达25亿亩,占国土面积的18.2%,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水土流失面积达55亿亩,占国土面积的38.2%,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再次,人口、经济的增长对森林巨大消耗并将形成更大压力:按目前年均消耗3.7亿立方米计算,今后50年将至少消耗185亿立方米,是我国现有森林总量的1.6倍。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林业建设得到了党和国家高度的重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工程等六大生态建设工程,相继启动。通过实施上述工程,我国的林业将实现跨越式发展:到2010年,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19.4%;到203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4%;到205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届时,我国的林业综合实力将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生态面貌将得到根本改观,山川秀美将由梦想变成现实。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锦绣中华,众人绘就。为建设明天更加美好的家园,为实现“再造秀美山川”的宏伟目标,让我们人人动手,尽己所能,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用心植绿,精心护绿,使神州大地早日披满绿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