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其华:长江泥沙治理成绩显著 今后防治任务依然艰巨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记者 李真 由长江水利委员会编制的《长江泥沙公报》今天正式对社会公布,记者就《长江泥沙公报》向社会各界公布的意义及未来长江泥沙的防治措施采访了长江委主任蔡其华。
蔡其华主任说: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社会各界人士对长江的泥沙状况非常关注,为社会各界提供长江泥沙的基本信息,发布《长江泥沙公报》十分必要。我们对长江泥沙的监测从1923年就开始了,长江的泥沙不仅关系到长江本身的发展演变,也反应了流域的环境特性、水土流失程度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在规划、防洪、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以及水土保持等方面的工作中,河流泥沙问题是必须考虑的因素。水文泥沙的监测与研究为长江的兴利除害和江河治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长江泥沙公报》显示了长江泥沙的特点,其中第一大特点是长江含沙量不高,与国内外著名河流相比,属少沙河流,但水量丰沛,输沙量的数字较大。宜昌水文站1950~2000年平均含沙量约1.14千克/立方米,相应的年均输沙量达5.01亿吨。输沙量的90%集中于汛期。干流各控制站的资料显示,长江泥沙状况基本稳定。
另外,长江泥沙主要来源于金沙江和嘉陵江。重点产沙区是金沙江的雅砻江以下至屏山区间,和嘉陵江支流西汉水及白龙江中下游。二江的多年平均来沙量3.75亿吨,占宜昌站输沙量的74.9%,最高达90.1%以上。还有,自1988年开始,国家启动的"长治"工程截至2000年,累计治理面积已达6.3万平方公里。长治工程使当地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有效改善,水土流失减轻,拦沙蓄水能力有所提高。这些是长江泥沙比较重要的特征。
尽管长江泥沙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今后泥沙防治工作仍然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必须进一步加强长江上游地区水土保持,遏制人为水土流失。加强泥沙的原型观测,加快以嘉陵江亭子口、金沙江溪洛渡等为重点的干支流水库建设步伐,充分发挥上游水库的拦沙作用。加强中下游河床演变的观测与分析,加快实施关键性河势控制工程,保持中下游河势的稳定。深入研究复杂多变的江湖关系,科学调控水沙。加大长江口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的力度,促进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