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我国生态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牛崇桓 张瑞珍 鲁胜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我国一直坚持的一项战略。由于我国脆弱的生态现状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长期作用的结果,实现山川秀美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有一个立足我国国情的建设目标,也要采取符合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和措施。在当前,应注重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生态建设的目标
    从长远讲,生态建设首先要重点改善人类及动植物群体的生存和生活条件。人类生产实践的主要目标是满足自身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也包括对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的需要。生态的持续退化,特别是连续的干旱和水土流失,导致“沙化”和“石化”的不断发展,已严重破坏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和动植物生存的环境。因此,生态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恢复并改善遭到破坏的水、土和植被条件,为人类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生态建设也要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资源短缺和掠夺式开发利用、经济欠发达是我国现阶段的突出问题,也是我国生态退化的重要原因,而生态退化又严重加剧了资源的短缺,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减轻或解除生态环境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制约,保障经济、社会和自然的持续协调发展是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
    在现阶段,我国生态建设的主要目标:一是要实现水、土、植被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当前要以区域水、土、植被资源的承载能力为依据,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消除对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和对植被资源的过载滥采,变生态退化因素为生态恢复因素。二是搞好以保护城镇乡村、江河水体、农田工矿等为重点的生态工程建设,以迅速改善的生态条件保障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三是大面积实施封禁和保护,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逐步恢复自然植被,实现生态的改善和协调发展。
    二、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
    对已遭受破坏的生态进行最大限度的恢复。主要是指对因人为因素而遭到破坏的生态进行恢复和改善。包括因对水的不当干预而造成的生态破坏,如塔里木河流域、黑河流域的生态退化;因不当开垦、过度放牧、践踏等造成的生态破坏,如鄂尔多斯、浑善达克、科尔沁等沙地的扩展,三江源区生态退化;因陡坡开垦、过度樵采等造成的生态退化,如黄河、长江及珠江中上游地区土壤流失。
    对可能遭受破坏的生态进行保护。在追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仍然难以避免破坏生态的行为和做法,一些生态区域和体系存在继续或潜在破坏的威胁,如江河、湖泊、森林、草原、湿地等。因此,必须加大生态保护的力度,制止新的人为造成的生态退化。
    对局部区域如城镇、村落、工矿等的生态进行改善。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必要、也有能力对局部地区或区域的生态进行修复、改善,甚至使其超过自然条件下所能具有的生态质量和数量,建立更高层次的生态系统。
    维持某些生态的稳定性。一些生态区域在遭受干扰或破坏后已难以恢复到原有的状态,如洞庭湖、鄱阳湖的淤积,部分湿地的萎缩,一些河流水系流态的改变等,要下决心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生态的进一步退化,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的生态功能。
    三、生态建设的规划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生态建设要以县为单位制定统一的建设规划。县是我国各项政策落实和行政管理最有效、活跃的基本单元,就生态建设而言,以县为单元的规划最具有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具有综合、协调和易于实施的特点,是任何行业或部门的规划都不能比拟和替代的。实践证明,在县域规划指导下编制工程建设规划和实施计划,是解决目前生态建设中重复投资、质量不高、效益较低、管理交叉等诸多问题和矛盾的一项较为有效的措施。
    生态建设规划一要体现自然、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即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服务的宗旨,突出预防和治理并重的方针,充分强调保护的重要性,采取切实措施控制现有生态的破坏和恶化,控制边治理边破坏现象。
    二要贯彻自然修复优先的原则。研究和实践均表明,生态的加速破坏主要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只要消除人类对自然的干扰和破坏,多数地区的生态环境可以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逐渐恢复到相应的自然条件所能允许的水平,生态建设活动一般只应加快其生态恢复的过程。规划中应充分利用这种自然修复能力,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生态建设效益。
    三要符合实际,切忌好大喜功。在建设目标上要满足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要求;在建设步骤上要首先确保城镇、村落、工矿、农田、河流、道路等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改善和重建,然后逐步扩大到远山、远地和江河源头;在工程措施上要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在管理上要有利于调动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确保工程的建设和后续管理落到实处。
四、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不考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生态建设就会失去目标和动力;不考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从历史发展的全过程考虑,维持并改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第一位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保障。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当的生产实践对自然生态产生了巨大的破坏作用,在某些方面、某些区域甚至是不可恢复的破坏。我国楼兰等古代文明的消亡也都说明,不能维持良好自然生态的稳定,盲目地追求发展,换来的任何经济效益和社会进步都是短期的。因此,要力戒生态为经济让路的行为。
    经济发展是生态建设的保障。只有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才能有效地开展生态建设。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极大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轻对自然资源的压力。其次,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的建设和改善提供了有效的物质保障。第三,经济的发展将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提高人民精神生活质量,从而加强生态环境与人民生活的紧密联系,有效地保障生态的稳定和改善。
    五、水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水、土、气、热是自然生态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也没有植被,没有农业,没有牧场,因而水是自然生态中最为活跃的因素,特别是在人工生态中水的作用尤为突出。
    水的合理利用是生态建设中最基本的问题。我国黑河、塔里木河下游地区的生态退化主要原因之一是忽略了流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美国西部地区科罗拉多河流域开发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于实现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水是生态建设中重要的制约因素。水资源条件决定该地区的生态承载能力和植被容量,破坏水资源条件将降低生态承载能力和植被容量,改善水资源条件将提高生态承载能力和植被容量。自然界通过长期的物竞天择,形成了各地迥然不同的、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生态模式,出现了森林、草原、沙漠等自然生态景观。因此,一定的环境条件对应一定的生态系统,是一条必须遵守的自然法则。在自然水资源条件下,期望将沙漠变成草原,将草原变成森林是不现实的。同样,毁掉自然森林植被和湖泊湿地,改为农作和草场是对生态资源的浪费,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
    六、生态建设中的技术需求
    生态建设不是传统技术的堆砌,而是传统技术的重组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最大场所,是现代种植技术、养殖技术、节水技术、工程技术、化学技术和监测技术的综合运用。
    种植技术的发展可以增加符合当地实际的植物品种,提高林草的成活率并促进生长,从而加快植被建设。养殖技术的提高是保障生态建设成功的重要补充,是封山育林、退耕还牧、恢复草原取得实效的关键。推广牛羊品种的更新与优化、舍饲和集约化生产技术对生态建设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水资源紧缺的地区,生态建设也要推广节水技术,在工程节水的同时,特别注意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生态结构进行节水,即发展节水型产业,限制高耗水产业的发展直至不发展,以提高生态需水的满足程度;通过优化生态结构,淘汰高耗水植物,优先种植低耗水植物,发展节水型植被。
    工程技术的应用是提高生态建设质量和速度的先决条件。不配以整地和供水工程,植被建设不能奏效;不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土地生产力难以提高。没有坡面工程和沟道工程的有机结合,水土流失不可能被有效遏制。因此,生态建设一定要因地制宜地采用费省效宏的工程措施,以保障生态建设的成功率。
    当前,应高度重视减少水分蒸发、增强土壤抵抗水冲风刮能力的化学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这是提高生态建设生产力最高效、前景最广阔的领域,必将为生态建设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七、人类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人类对自然生态具有巨大的破坏能力,生产力的发展持续增强了这种破坏力。长期无节制的、掠夺性的土地开垦及水资源和林草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是加速水土流失,并导致江河淤积、湖泊萎缩、土地退化、草原沙化的直接原因。
    相对于破坏力,人类对生态的重建能力则显得十分不足。目前,人类的生产力只对局部生态重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生态脆弱地区的自然条件往往有加速生态退化的特性,使得短期的生态破坏需要长期的建设和保护才能恢复,而有的则永久难以恢复。另一方面,面对生态问题,现有的经济能力和技术能力显得如此薄弱,比如,我们还不能大范围改变水分、土壤、地形条件和植物生长特性。因此,充分认识生态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弱经济性特点,将生态建设的重点集中于当前生产生活活跃的近城镇乡村、近农田工矿、近江河水道和交通通道区域,以取得迅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八、生态建设的主要措施
    总结国际国内生态建设的长期实践和成功经验,主要有三大措施,即保护、自然恢复和人工治理。
    对现有未遭受破坏的自然生态进行保护是搞好生态建设的基本前提,要强化全面控制各类经济建设活动,特别是土地开发,城镇、工矿、道路建设和森林及草原的过度利用造成水土流失的增加和加剧,消除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边治理边破坏”和“破坏大于治理”现象,这对遏制生态持续退化和恶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依靠自然的力量对遭受退化的生态实现自我修复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途径,符合我国生态建设任务大、治理难、投资不足的基本国情和多数地区生态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自然规律。调查表明,我国有近1/3甚至更多的生态退化可以通过自我修复能力实现恢复和改善,形成符合当地条件的动植物群体。认识这一点,对正确制定我国生态建设的规划和决策,提高生态建设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工综合治理是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快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需求的必然选择。综合治理要走出人工林即生态的认识误区,对生态建设区的水、土、林、草进行综合整治和优化配置,建立符合生产和生活需求的人工或半人工生态系统,实现生产、生活和自然的协调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推广实施的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是生态建设一条十分成功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其精髓在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近年来在我国生态建设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和生态农业建设中的推广应用,已很好地说明其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不仅适合于山区、丘陵区,同时对城市和乡镇、农田和工矿区的生态建设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九、国家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向
    我国生态建设所需投资巨大和国家投资能力有限的矛盾将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继续存在,这就决定了国家的生态建设资金只能有选择投向的基本特点。
    生态脆弱地区通常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和群众往往无力开展大规模的生态重建和环境保护,特别是以水问题为主体的生态建设工程强化了对资金投入的更高要求。因此,没有外来资金,特别是国家资金的注入,要搞好这些地区的生态建设是十分困难的。同时,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也决定了这一地区是国家生态建设投入的重点地区。
    经济发达地区的政府和群众通常具有开展生态建设和改善的能力,但仍然需要国家在技术上和管理上的支持。因此,国家应在这一地区建立包括监督保护和综合治理开发的生态示范工程,以开发、示范和推广生态建设的政策机制、管理模式、防治模式和治理的技术措施,推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国家生态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开展长江和黄河的中上游、珠江上游、东北黑土区和西北风沙源区的国家重点治理工程,并集中开展五个方面的建设。一是科学技术,用于引进或研究、开发、示范、推广适用于生态建设和保护的先进技术、工程机械和工程材料,改变传统的生态建设生产方式,提高生态建设的生产力。二是生态监督和监测,控制人为破坏,掌握生态退化及其发展趋势,为管理和决策服务。三是水利工程建设,大力修建蓄水、节水、用水和排水工程,在保证生活和生态需水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需水要求。四是优良畜牧品种和林草种子苗木投入,支持种植结构和养殖结构的调整,解决群众出得起劳力而出不起资金的问题。五是生态移民投入,减轻生态压力,促进生态环境的自然恢复。
    十、生态建设的管理
    目前我国实施生态建设多部门管理、县乡政府统一实施的做法,调动了各部门开展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加快了生态建设的步伐。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工程项目的交叉甚至重复,防治措施的不配套,同时由于投入强度和标准的不均衡性、技术要求的不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从而产生了建设资金的浪费和低效使用、生态工程的超低标准或超高标准建设,极大影响了生态工程效益的发挥和生态建设目标的实现。因此,实施生态建设的统一管理,对于进一步调动各级政府、各部门和群众的积极性,对于加强工程管理、优化工程的规划设计、提高治理标准和资金效益,对于保障生态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牛崇桓、鲁胜力为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张瑞珍为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