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姜春云:从"三个代表"高度认识生态建设重要性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姜春云副委员长出席“加强生态建设 再造秀美山川”座谈会并做重要讲话)
 
姜春云:从“三个代表”的高度认识生态建设重要性
 
    新华网西安9月24日电(记者  屈胜文)  由全国人大农委、全国人大环资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召开的“加强生态建设再造秀美山川座谈会”在陕西省延安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姜春云应邀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采取更加有效的治理措施,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步伐。
  1997年8月5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受到了全国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拥护,成为激励和动员各级各地各行业加强生态建设的强大推动力。在"批示"精神指引下,党中央、国务院就加强生态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批准实施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作出了"退耕还林还草"的决定。五年来,不仅陕西的生态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陕北地区绿色植被明显扩大,全国的生态建设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黄河、长江等7大流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内陆河生态恢复和重点地区封育保护,包括在塔里木河、黑河流域和扎龙湿地实施生态调水工程,有效遏制了沙化、荒漠化的扩展。随着"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六大生态工程的实施,林草植被重建和恢复的步伐明显加快。
  姜春云说,今天重温江总书记“批示”精神,回顾五年来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的伟大实践,倍感亲切。“批示”对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做法和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深刻分析了西北地区水土流失、沙化荒漠化以及由此造成的经济文化落后的根源,明释了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演化成荒凉不毛之地的千古疑惑。既提出了治理沙化、荒漠化的宏伟目标――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又指明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遵循和坚持的方针、原则和路子,创造性地揭示了生态环境与发展生产力、繁荣文化的辩证关系,具有划时代意义。我们学习贯彻江总书记重要批示,一定要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深刻认识生态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增强防治水土流失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定再造秀美山川的决心和信心。
  姜春云指出,从实现建设秀美山川的宏伟目标看,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取得的显著成绩,还只是良好的开端。2001年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高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沙化土地面积还在继续扩大。我们务必进一步强化忧患意识,按照江总书记的重要批示和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认真总结治理沙化、荒漠化的成功经验,探索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加快再造秀美山川的步伐。首要的是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真正把生态建设作为沙化、荒漠化严重地区的头等大事,切实抓紧抓好,一级做给一级看,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要尽快改变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求发展的落后生产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遵循自然生态规律,正确处理人口、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认真制定和实施防沙治沙规划,建立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体制和机制,调动广大农牧民和全社会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态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确定治理的重点、模式和方法。坚持依法治理,把生态建设纳入法制轨道。
  姜春云强调,加强生态建设,防治水土流失,建设秀美山川,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面向新世纪、面向未来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伟大事业。回顾过去,我们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是一次伟大的革命;今天,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根治恶化的生态环境,则是又一次改造大自然的伟大革命,其重大深远意义是不可估量的。我们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落实江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为实现再造秀美山川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姜春云还出席了在这里举行的陕北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区启动仪式,并考察了延安市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的进展情况。
  全国人大农委主任委员高德占、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曲格平、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陕西省代省长贾治邦及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科院、陕西省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