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部大开发中的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保护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贯彻十六大精神,坚持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副总工 李敏
一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他又具体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个目标之一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江泽民同志在报告的第四部分“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中又提出: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要打好基础,扎实推进,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学习十六大文件,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进一步认识到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审时度势,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实践,是确保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胜利实现的重大部署,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富裕的重要举措,是保障边疆巩固和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西部大开发,有利于培育全国统一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持久的推动力量;有利于改善全国的生态状况,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西部大开发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进取、量力而行,统筹规划、科学论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中央制定的西部大开发总的战略目标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21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努力建成一个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富裕的新西部。21世纪头10年,要力争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技教育、特色经济、优势产业有较大发展,改革开放出现新局面,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为西部大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要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根本,以调整产业结构为关键,以发展科技教育为保障,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扎扎实实地推进西部大开发。
2002年10月11日,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会上强调,西部开发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会议强调,当前西部开发首要的是搞好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实施退耕还林,这不但是西部地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措施,关系到子孙万代、千秋伟业、民族存续、国家振兴的根本大计,而且有利于全国调整经济结构、减少粮食库存,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速效良策。这项政策力度绝对不能减弱,如果放松几年,对生态造成的影响几十年都弥补不过来。要抓住当前粮食库存较多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实施退耕还林的力度,确保补助的粮食和资金的按时足额兑现,确保林木种苗保质保量供应,努力提高植树造林的成活率。
会议指出,在加快退耕还林步伐的同时,要把草原保护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要尽快启动“退牧还草”工程,通过实行休牧育草、划区轮牧、封山禁牧、舍饲圈养等措施,促进西部天然草原休养生息,逐步恢复草原植被,把草原建成我国北方的一道天然生态屏障。水资源是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最大因素,要通过节水、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结构调整等措施,保护、开发、利用好西部宝贵的水资源。
江泽民同志在报告的第四部分“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中又提出: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要打好基础,扎实推进,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学习十六大文件,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进一步认识到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审时度势,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实践,是确保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胜利实现的重大部署,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富裕的重要举措,是保障边疆巩固和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西部大开发,有利于培育全国统一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持久的推动力量;有利于改善全国的生态状况,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西部大开发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进取、量力而行,统筹规划、科学论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中央制定的西部大开发总的战略目标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21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努力建成一个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富裕的新西部。21世纪头10年,要力争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技教育、特色经济、优势产业有较大发展,改革开放出现新局面,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为西部大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要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根本,以调整产业结构为关键,以发展科技教育为保障,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扎扎实实地推进西部大开发。
2002年10月11日,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会上强调,西部开发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会议强调,当前西部开发首要的是搞好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实施退耕还林,这不但是西部地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措施,关系到子孙万代、千秋伟业、民族存续、国家振兴的根本大计,而且有利于全国调整经济结构、减少粮食库存,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速效良策。这项政策力度绝对不能减弱,如果放松几年,对生态造成的影响几十年都弥补不过来。要抓住当前粮食库存较多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实施退耕还林的力度,确保补助的粮食和资金的按时足额兑现,确保林木种苗保质保量供应,努力提高植树造林的成活率。
会议指出,在加快退耕还林步伐的同时,要把草原保护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要尽快启动“退牧还草”工程,通过实行休牧育草、划区轮牧、封山禁牧、舍饲圈养等措施,促进西部天然草原休养生息,逐步恢复草原植被,把草原建成我国北方的一道天然生态屏障。水资源是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最大因素,要通过节水、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结构调整等措施,保护、开发、利用好西部宝贵的水资源。
二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2001年人口3.64亿人,占28.6%;国内生产总值18245亿元,占17.1%。西部地区战略位置重要,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为了搞好西部大开发,必须重视水土保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我国西部地区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据统计,西部地区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的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5.10%,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57.05%。西部地区产生水土流失的地类主要是三类:一是坡耕地。山地丘陵区50—90%的耕地为坡耕地,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据调查,坡耕地每年每亩流失量,黄河上中游地区为5—10t,西南地区为4—6t。二是荒山荒坡。在西部水土流失区,荒山荒坡面积很大,由于不合理的放牧和开发,不少地区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三是沟壑,以沟头前进,沟底下切,沟岸扩张等三种形式不断发展,是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在黄河上中游地区表现最为显著,黄河上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大小沟壑有27万多条,沟壑面积占到土地面积的30—50%。
由于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水土流失类型多样,水蚀、风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并存。在黄河上中游地区、长江上中游地区和珠江流域以水蚀为主,风沙草原区以风蚀为主,青藏高原则以冻融侵蚀为主。
水土流失的产生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1、自然因素
水力侵蚀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这些因素同时处于不利状态时,就产生水土流失;若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处于有利状态,水土流失就不会产生或者十分轻微。如雨大,土松,无地面覆盖物,但地面平坦,水土流失就轻微。风力侵蚀的产生主要是风力强,大风多,同时地面物质疏松,无植被等地面覆盖物,地形对风力无障碍。在许多平原地区,风力畅通无阻,虽然水蚀轻微,但风蚀相当严重。
2、人为因素
主要是指人类社会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使地面植被和自然地貌遭受破坏,产生了严重的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等。
(1)陡坡开荒,破坏植被。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对粮食的日益需求,造成耕地向陡坡发展,加上其它生产活动,林草植被遭到大量的破坏,产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使得坡耕地粮食产量低而不稳。这样就又进一步扩大坡耕地面积,形成了“越广种,越薄收,水土流失越严重;水土流失越严重,越薄收,越广种”的恶性循环。
(2)不合理的森林采伐,过度放牧。不少地方在林木采伐中,只顾眼前利益,忽视资源保护,特别是采取“剃光头”的作业方式后,没有及时抚育更新,也没有采取任何水土保持措施,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长江上中游地区和珠江流域的水土流失,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这种原因产生的。在牧区由于盲目的大量扩大牲畜头数,超过了草场的载畜量,使得草原严重过牧,加剧了草原的“沙化、退化、盐碱化”。
黄河上游地区旱化、沙化、草原退化现象十分严重。近年来,随着玛曲草原干旱现象加剧,草场沙漠化扩大,黄河首曲地区出现了大面积沙化现象。据了解,玛曲县草地以亚高山草甸为主,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全县草场没有一点沙化,到处都是一片“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象。到六七十年代,由于社会、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草场开始出现零星沙化。从1980年到1998年,玛曲县的沙化面积由最初的2.16万亩发展到67.18万亩,平均沙化速度达21.8%。在靠近黄河岸边的植被,因黄河水长期侵蚀,淘空了植被下面的流沙层,形成大面积塌陷沙滩。这样的沙化带,在玛曲县境内的黄河沿岸已达119公里。
(3)修路、开矿等生产建设活动。不少地区在开矿等生产建设中忽视水土保持,随意弃土弃渣和破坏水土保持设施,造成了严重的人为新的水土流失。如晋陕蒙接壤地区,大规模的矿产开发,1985—2000年,排放的固体物总量达67.9亿t;1989年7月,一次暴雨中,产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300万元。
(4)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西部地区水资源极不均衡。西北地区干旱少雨,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344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总量的8%,可利用量不足1200亿立方米。其中西北地区内陆供水主要靠地表水,约占供水总量的90%,但地下水开采量近年日渐增大。1986 年内蒙古开采地下水为30.92亿立方米,到现在年开采量已增加了一倍。由于开采量增加且开采面集中,地下水超采严重,一些地区地下水位严重下降:甘肃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盆地地下水位下降了10米左右;敦煌地区地下水位下降了27-32 米,漏斗区面积120平方公里,漏斗深80-1800米。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加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加,致使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西南地区是长江、珠江和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江河的上游区,降雨丰沛,水系发育,年均水资源量12752亿立方米,可利用水资源量为3470亿立方米。水能资源极其丰富,可开发容量为2.67亿千瓦,占全国的70%。但西南山高谷深,地形地貌复杂,耕地少、质量差且较分散,客观上加大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难度。
随着各类生产活动的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多年来由于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一管理、用水不当,上游城市、工业和灌溉分流严重,导致河水断流,湖泊萎缩甚至消失。西北最大的淡水湖泊新疆的艾丁湖水面已从上世纪50年代1200平方公里萎缩到了现在的500平方公里,博斯腾湖由于上游修建灌溉工程,导致入湖水量锐减,水面减少了120平方公里,水位降低了3.54米,青藏高原有30%以上的湖泊干化成盐湖或干盐湖。
长期以来大水漫灌也使西部水资源浪费严重。西北地区大水漫灌农田,每公顷农田灌溉水量为1.35万立方米,个别地区高达2.25--3万立方米,水资源浪费严重,而且使土地大面积盐渍化,仅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四省区的盐渍化土地就达1574万公顷。同时由于流域水资源调配的不合理,使得流域下游的用水更为紧张。这种现象在西北内陆河区表现最为显著。如黑河、石羊河等流域,绿洲面积逐年减少,风沙危害日益严重。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也是新疆南部干旱地区居民的“母亲河”。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塔里木河上游大规模开荒造田,用水量猛增,致使中下游河道的来水逐年减少。1972年,全长1321公里的塔里木河出现断流,下游320公里河道完全干涸。塔里木河尾闾台特玛湖也变成了一片沙漠,被生态专家们称为“第二个罗布泊”。
我国西部地区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据统计,西部地区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的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5.10%,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57.05%。西部地区产生水土流失的地类主要是三类:一是坡耕地。山地丘陵区50—90%的耕地为坡耕地,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据调查,坡耕地每年每亩流失量,黄河上中游地区为5—10t,西南地区为4—6t。二是荒山荒坡。在西部水土流失区,荒山荒坡面积很大,由于不合理的放牧和开发,不少地区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三是沟壑,以沟头前进,沟底下切,沟岸扩张等三种形式不断发展,是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在黄河上中游地区表现最为显著,黄河上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大小沟壑有27万多条,沟壑面积占到土地面积的30—50%。
由于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水土流失类型多样,水蚀、风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并存。在黄河上中游地区、长江上中游地区和珠江流域以水蚀为主,风沙草原区以风蚀为主,青藏高原则以冻融侵蚀为主。
水土流失的产生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1、自然因素
水力侵蚀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这些因素同时处于不利状态时,就产生水土流失;若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处于有利状态,水土流失就不会产生或者十分轻微。如雨大,土松,无地面覆盖物,但地面平坦,水土流失就轻微。风力侵蚀的产生主要是风力强,大风多,同时地面物质疏松,无植被等地面覆盖物,地形对风力无障碍。在许多平原地区,风力畅通无阻,虽然水蚀轻微,但风蚀相当严重。
2、人为因素
主要是指人类社会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使地面植被和自然地貌遭受破坏,产生了严重的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等。
(1)陡坡开荒,破坏植被。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对粮食的日益需求,造成耕地向陡坡发展,加上其它生产活动,林草植被遭到大量的破坏,产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使得坡耕地粮食产量低而不稳。这样就又进一步扩大坡耕地面积,形成了“越广种,越薄收,水土流失越严重;水土流失越严重,越薄收,越广种”的恶性循环。
(2)不合理的森林采伐,过度放牧。不少地方在林木采伐中,只顾眼前利益,忽视资源保护,特别是采取“剃光头”的作业方式后,没有及时抚育更新,也没有采取任何水土保持措施,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长江上中游地区和珠江流域的水土流失,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这种原因产生的。在牧区由于盲目的大量扩大牲畜头数,超过了草场的载畜量,使得草原严重过牧,加剧了草原的“沙化、退化、盐碱化”。
黄河上游地区旱化、沙化、草原退化现象十分严重。近年来,随着玛曲草原干旱现象加剧,草场沙漠化扩大,黄河首曲地区出现了大面积沙化现象。据了解,玛曲县草地以亚高山草甸为主,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全县草场没有一点沙化,到处都是一片“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象。到六七十年代,由于社会、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草场开始出现零星沙化。从1980年到1998年,玛曲县的沙化面积由最初的2.16万亩发展到67.18万亩,平均沙化速度达21.8%。在靠近黄河岸边的植被,因黄河水长期侵蚀,淘空了植被下面的流沙层,形成大面积塌陷沙滩。这样的沙化带,在玛曲县境内的黄河沿岸已达119公里。
(3)修路、开矿等生产建设活动。不少地区在开矿等生产建设中忽视水土保持,随意弃土弃渣和破坏水土保持设施,造成了严重的人为新的水土流失。如晋陕蒙接壤地区,大规模的矿产开发,1985—2000年,排放的固体物总量达67.9亿t;1989年7月,一次暴雨中,产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300万元。
(4)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西部地区水资源极不均衡。西北地区干旱少雨,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344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总量的8%,可利用量不足1200亿立方米。其中西北地区内陆供水主要靠地表水,约占供水总量的90%,但地下水开采量近年日渐增大。1986 年内蒙古开采地下水为30.92亿立方米,到现在年开采量已增加了一倍。由于开采量增加且开采面集中,地下水超采严重,一些地区地下水位严重下降:甘肃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盆地地下水位下降了10米左右;敦煌地区地下水位下降了27-32 米,漏斗区面积120平方公里,漏斗深80-1800米。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加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加,致使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西南地区是长江、珠江和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江河的上游区,降雨丰沛,水系发育,年均水资源量12752亿立方米,可利用水资源量为3470亿立方米。水能资源极其丰富,可开发容量为2.67亿千瓦,占全国的70%。但西南山高谷深,地形地貌复杂,耕地少、质量差且较分散,客观上加大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难度。
随着各类生产活动的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多年来由于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一管理、用水不当,上游城市、工业和灌溉分流严重,导致河水断流,湖泊萎缩甚至消失。西北最大的淡水湖泊新疆的艾丁湖水面已从上世纪50年代1200平方公里萎缩到了现在的500平方公里,博斯腾湖由于上游修建灌溉工程,导致入湖水量锐减,水面减少了120平方公里,水位降低了3.54米,青藏高原有30%以上的湖泊干化成盐湖或干盐湖。
长期以来大水漫灌也使西部水资源浪费严重。西北地区大水漫灌农田,每公顷农田灌溉水量为1.35万立方米,个别地区高达2.25--3万立方米,水资源浪费严重,而且使土地大面积盐渍化,仅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四省区的盐渍化土地就达1574万公顷。同时由于流域水资源调配的不合理,使得流域下游的用水更为紧张。这种现象在西北内陆河区表现最为显著。如黑河、石羊河等流域,绿洲面积逐年减少,风沙危害日益严重。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也是新疆南部干旱地区居民的“母亲河”。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塔里木河上游大规模开荒造田,用水量猛增,致使中下游河道的来水逐年减少。1972年,全长1321公里的塔里木河出现断流,下游320公里河道完全干涸。塔里木河尾闾台特玛湖也变成了一片沙漠,被生态专家们称为“第二个罗布泊”。
三
(一)西部地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思路
西部地区的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保护应贯彻“十六大”精神,落实“三个代表”要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布署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指示,落实国务院“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政策措施。
西部地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保护,以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中心,建设秀美山川,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和改善生态环境及江河治理的根本。加强水土保持法制体系建设,强化预防监督管理,以黄河上中游地区、长江上中游地区、珠江流域及西南诸河等地区为重点,以重点支流为骨架,以县为单位,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的发展基本农田,注重水利水保工程建设,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使恶劣的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大江大河的洪水泥沙危害得到有效控制,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二)西部地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保护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把预防保护放在水土保持工作首位,坚持预防监督、治理开发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抓紧对现有水土流失的治理,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保护现有的林草植被和水土保持设施,防止在大规模的开发建设过程中造成新的人为水土流失,坚决制止边治理、边破坏现象,将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2、综合治理的原则。治理水土流失,不是单一措施所能奏效的,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针对各地水土流失特点,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科学配置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与农业耕作措施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建立多目标、多功能、高效益的综合防治体系。
3、开发性治理原则。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治理保护与开发治理相结合,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建立和发展水土保持产业。在保持水土、改善环境的同时,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4、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依法保护水土资源。根据水土流失地的生产条件和经济发展方向,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安排农、林、牧各业用地,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培育再生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5、多方筹资的原则。坚持中央、地方、集体、群众一齐上,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治理水土流失。
西部地区的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保护应贯彻“十六大”精神,落实“三个代表”要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布署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指示,落实国务院“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政策措施。
西部地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保护,以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中心,建设秀美山川,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和改善生态环境及江河治理的根本。加强水土保持法制体系建设,强化预防监督管理,以黄河上中游地区、长江上中游地区、珠江流域及西南诸河等地区为重点,以重点支流为骨架,以县为单位,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的发展基本农田,注重水利水保工程建设,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使恶劣的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大江大河的洪水泥沙危害得到有效控制,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二)西部地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保护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把预防保护放在水土保持工作首位,坚持预防监督、治理开发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抓紧对现有水土流失的治理,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保护现有的林草植被和水土保持设施,防止在大规模的开发建设过程中造成新的人为水土流失,坚决制止边治理、边破坏现象,将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2、综合治理的原则。治理水土流失,不是单一措施所能奏效的,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针对各地水土流失特点,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科学配置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与农业耕作措施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建立多目标、多功能、高效益的综合防治体系。
3、开发性治理原则。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治理保护与开发治理相结合,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建立和发展水土保持产业。在保持水土、改善环境的同时,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4、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依法保护水土资源。根据水土流失地的生产条件和经济发展方向,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安排农、林、牧各业用地,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培育再生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5、多方筹资的原则。坚持中央、地方、集体、群众一齐上,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治理水土流失。
四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地形复杂,生态环境脆弱,长期以来由于资源过度利用,自然生产力遭到破坏,水土流失最为严重。西部地区又是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为了加快西部地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保护,针对水系分布特点,将西部地区划分为黄河上中游地区、长江上中游地区、珠江流域及西南诸河地区、风沙草原区四大区域,区别特点,分区治理。
西部地区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20.36%,占全国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的57.84%。其中黄河上中游地区为40.55万km2,长江上中游地区为38.04万km2,珠江中上游和西南诸河地区为19.48万km2,风沙草原区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40万km2。
(一)、黄河上中游地区
主要是三门峡水库以上地区,涉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陕西,考虑到流域规划与治理的完整性,将山西西部和河南西部也包括在内。总面积72.15万km2,水土流失面积40.55万km2,占总面积的56.20%。按流域区间可分为河口镇至龙门区间的支流片、泾、渭、洛河流域、汾河流域、三门峡库区、兰州以上湟水和洮河支流片、兰州至托克托区间支流片等。三门峡以上的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总面积58.71万km2,水土流失面积36.27万km2,占该区总面积的61%。其中河口镇至龙门区间和泾河、洛河上游地区的多沙粗沙区,土地面积7.86万km2,该区地形破碎,坡陡沟深,植被稀疏,土壤疏松。据调查,该区沟壑面积一般占到流域面积的30~50%,沟头前进,沟底下切,沟岸扩张十分剧烈,崩塌、滑塌、泻溜等重力侵蚀十分活跃,成为小流域泥沙的主要来源。因此该区域成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为剧烈的地区,土壤侵蚀模数为5000~10000t/km2.a,少数地区高达20000~30000 t/km2.a,是黄河泥沙的最主要来源区,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约占黄河年输沙总量16亿吨的50%以上,其中粗沙占70%。黄土高原地区的面蚀和沟蚀都很严重;面蚀以坡耕地为主,15°~25°的坡耕地,一般每年每亩流失土壤5~10t,致使土地日益贫瘠,加剧了干旱的发展,使得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河道严重淤积,直接威胁着黄河下游25万km2、1亿多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
该区水土保持措施布局主要是:加快坡耕地改造工程,促进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因地制宜地开展乔灌草植被建设,搞好砒砂岩地区的沙棘生态资源建设。注重沟道治理,在干、支、毛沟,建立以治沟骨干工程为核心,谷坊、淤地坝、小水库相配套的坝系,发展坝地农业。充分利用村庄、道路、坡面、沟道径流、洪水及地下水资源,兴修水窖、涝池等雨水集流工程、小水库和引水工程,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解决农村饮用水困难,保证农业持续增产。积极发展经济林果、畜牧、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业,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水土保持主导产业,建立水土保持生态农业。另外在子午龄、六盘山等林区和已达标的治理区,开展封禁治理,坚决制止毁林开荒和破坏水土保持措施的行为,防止新的水土流失,巩固已有的治理成果;在晋陕蒙接禳地区,抓好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尽可能地减少对地表和植被的破坏,积极搞好被毁水土保持设施的恢复和治理,建立完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监测网络。
在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治理中应优先开展以下项目,以获得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1、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沟道整治工程
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土地面积7.86万km2。涉及陕西的榆林、延安地区,山西的忻州、吕梁地区、临汾地区,内蒙古的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和甘肃的庆阳以及宁夏的部分地区。区内主要支流为无定河、延河、秃尾河、窟野河、孤山川、皇甫川、县川河和泾河、洛河上游等25条支流。
2、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
砒砂岩区位于晋陕蒙接壤地区,总面积3.2万km2。在行政区域上涉及山西省忻州地区、陕西省榆林地区、内蒙古伊克昭盟;在水系上涉及皇甫川、孤山川、窟叶河、秃尾河等黄河一级支流。
3、农牧交错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
涉及内蒙古的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宁夏的东北部、陕西的榆林等地区.土地面积14.76万km2,水土流失面积5.62万km2。
(二)、长江上中游地区
涉及长江流域三峡水库以上地区,包括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陕西、重庆、湖北八省(市)。总土地面积102.39万km2,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8.04万km2。该区域不少山丘地区山高坡陡,地形破碎,山地丘陵面积大,平坝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丰富,但保水保土能力差,土地分布零星,耕地资源短缺,土层瘠薄,人均耕地少,人地矛盾突出,特别是石灰岩地区土地“石化”现象严重,不少地方已经丧失了土地资源,无地可种;滇、黔等石质山区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大,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是我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同时,水土流失造成土层变薄,降低水源涵养能力,产生大量的泥沙,淤积江湖,加大了中下游的防洪压力。
根据长江上中游水系分布的特点,将其划分为六大支流水系,包括:金沙江及雅砻江流域、嘉陵江流域、泯沱江流域、汉江流域、三峡地区、乌江及赤水河流域。以这几大支流水系为骨架,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措施布局是:一是以改造坡耕地为中心,开展小流域和山系综合治理,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在保证群众口粮田的前提下,实现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二是利用退耕坡地和荒山荒坡,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林草和经济果木林,适当发展薪炭林,解决群众燃料、饲料、肥料问题;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度,同时提高经济林在林地中的比重。三是加强以坡面水系为主的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设。另外利用光热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封禁治理,坚决制止毁林开荒和破坏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新的水土流失,巩固已有的治理成果;在开发建设项目区,抓好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尽可能地减少对地表和植被的破坏,积极搞好被毁水土保持设施的恢复和治理,建立完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监测网络和滑坡泥石流预警系统,对危害较大的泥石流沟开展治理试点示范。
在长江上中游地区治理中,应重视“江河源”草原区节水型植被建设工程。该工程项目主要是长江、澜沧江等河流的源头区,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该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由于盲目地追求牲畜数量,对草原进行粗放、掠夺式地经营,致使草地严重超载,草原“退化、沙化、盐碱化”的现象日趋严重,给畜牧业生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三)、珠江流域及西南诸河
涉及云南、贵州、广西、西藏四省(区)。土地总面积58.14万km2,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48万km2,占总面积的33.51%。珠江流域包括南北盘江及红水河、左右江等地区;西南诸河包括雅鲁藏布江及其主要支流拉萨河、年楚河和云南国际河流。
该区地处我国西南部,是从东南亚、南亚进入我国内陆腹地的重要门户,在西部开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该地区又是壮、苗、布依、彝、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群众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措施布局是:一是加快挽救和改造坡耕地,兴建基本农田,建设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节水灌溉工程,提高粮食产量,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二是在解决粮食问题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果木林,增加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三是在石灰岩地区开展以封山育林为主的植被恢复工程,同时利用退耕坡地和荒山荒坡,大力发展水土保持林草,提高植被覆盖率;四是切实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坚决制止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等破坏水土保持的行为,建立完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监测网络;五是加强对开发建设项目中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和审批,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尽可能地减少对地表和植被的破坏,将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四)、风沙草原区
涉及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甘肃等五省(区),总土地面积363.97万km2。由于自然条件特殊,该区水土流失形式以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为主,而冻融侵蚀区和沙漠、戈壁等在目前条件下还难以治理,且人为活动较少,水土保持以预防保护为主。这样该区现有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为23.40万km2,占总土地面积的6.4%。主要分布有一定的水源条件,具备开发治理的条件的区域,如塔里木河、疏勒河、柴达木河、哈巴河、水磨河、头屯河和黑河流域等的河谷区。风沙侵袭导致耕地逐年减少,土地生产力下降,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面临危机,群众生活困难,严重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治理措施布局是:在风沙区,以保护现有植被和水资源开发为重点。因地制宜的营造沙生植物,增加林草植被;积极推广旱作节水技术,严禁毁林毁草开荒,采取植物固沙、沙障固沙、引水拉沙造田,建立农田防护林网、改良风沙农田、改造沙漠荒滩、人工垫土、绿肥改土等有效措施,减少风沙危害。在草原区,大力开展人工种草和改良草场(种),加强鼠害防治,推广轮封轮牧等先进的放牧技术,建设“草库仑”,提高草场载畜能力。
在风沙草原区治理中,应重视内陆河区生态绿洲恢复工程。在西北内陆河区,目前还难以治理的沙漠、戈壁等广为分布。但在塔里木河、黑河、石羊河等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分布有大量面积不等的绿洲。据不完全统计,绿洲面积约为8.14万km2,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和内蒙古等三省(区)。
西部地区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20.36%,占全国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的57.84%。其中黄河上中游地区为40.55万km2,长江上中游地区为38.04万km2,珠江中上游和西南诸河地区为19.48万km2,风沙草原区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40万km2。
(一)、黄河上中游地区
主要是三门峡水库以上地区,涉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陕西,考虑到流域规划与治理的完整性,将山西西部和河南西部也包括在内。总面积72.15万km2,水土流失面积40.55万km2,占总面积的56.20%。按流域区间可分为河口镇至龙门区间的支流片、泾、渭、洛河流域、汾河流域、三门峡库区、兰州以上湟水和洮河支流片、兰州至托克托区间支流片等。三门峡以上的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总面积58.71万km2,水土流失面积36.27万km2,占该区总面积的61%。其中河口镇至龙门区间和泾河、洛河上游地区的多沙粗沙区,土地面积7.86万km2,该区地形破碎,坡陡沟深,植被稀疏,土壤疏松。据调查,该区沟壑面积一般占到流域面积的30~50%,沟头前进,沟底下切,沟岸扩张十分剧烈,崩塌、滑塌、泻溜等重力侵蚀十分活跃,成为小流域泥沙的主要来源。因此该区域成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为剧烈的地区,土壤侵蚀模数为5000~10000t/km2.a,少数地区高达20000~30000 t/km2.a,是黄河泥沙的最主要来源区,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约占黄河年输沙总量16亿吨的50%以上,其中粗沙占70%。黄土高原地区的面蚀和沟蚀都很严重;面蚀以坡耕地为主,15°~25°的坡耕地,一般每年每亩流失土壤5~10t,致使土地日益贫瘠,加剧了干旱的发展,使得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河道严重淤积,直接威胁着黄河下游25万km2、1亿多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
该区水土保持措施布局主要是:加快坡耕地改造工程,促进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因地制宜地开展乔灌草植被建设,搞好砒砂岩地区的沙棘生态资源建设。注重沟道治理,在干、支、毛沟,建立以治沟骨干工程为核心,谷坊、淤地坝、小水库相配套的坝系,发展坝地农业。充分利用村庄、道路、坡面、沟道径流、洪水及地下水资源,兴修水窖、涝池等雨水集流工程、小水库和引水工程,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解决农村饮用水困难,保证农业持续增产。积极发展经济林果、畜牧、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业,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水土保持主导产业,建立水土保持生态农业。另外在子午龄、六盘山等林区和已达标的治理区,开展封禁治理,坚决制止毁林开荒和破坏水土保持措施的行为,防止新的水土流失,巩固已有的治理成果;在晋陕蒙接禳地区,抓好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尽可能地减少对地表和植被的破坏,积极搞好被毁水土保持设施的恢复和治理,建立完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监测网络。
在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治理中应优先开展以下项目,以获得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1、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沟道整治工程
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土地面积7.86万km2。涉及陕西的榆林、延安地区,山西的忻州、吕梁地区、临汾地区,内蒙古的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和甘肃的庆阳以及宁夏的部分地区。区内主要支流为无定河、延河、秃尾河、窟野河、孤山川、皇甫川、县川河和泾河、洛河上游等25条支流。
2、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
砒砂岩区位于晋陕蒙接壤地区,总面积3.2万km2。在行政区域上涉及山西省忻州地区、陕西省榆林地区、内蒙古伊克昭盟;在水系上涉及皇甫川、孤山川、窟叶河、秃尾河等黄河一级支流。
3、农牧交错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
涉及内蒙古的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宁夏的东北部、陕西的榆林等地区.土地面积14.76万km2,水土流失面积5.62万km2。
(二)、长江上中游地区
涉及长江流域三峡水库以上地区,包括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陕西、重庆、湖北八省(市)。总土地面积102.39万km2,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8.04万km2。该区域不少山丘地区山高坡陡,地形破碎,山地丘陵面积大,平坝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丰富,但保水保土能力差,土地分布零星,耕地资源短缺,土层瘠薄,人均耕地少,人地矛盾突出,特别是石灰岩地区土地“石化”现象严重,不少地方已经丧失了土地资源,无地可种;滇、黔等石质山区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大,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是我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同时,水土流失造成土层变薄,降低水源涵养能力,产生大量的泥沙,淤积江湖,加大了中下游的防洪压力。
根据长江上中游水系分布的特点,将其划分为六大支流水系,包括:金沙江及雅砻江流域、嘉陵江流域、泯沱江流域、汉江流域、三峡地区、乌江及赤水河流域。以这几大支流水系为骨架,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措施布局是:一是以改造坡耕地为中心,开展小流域和山系综合治理,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在保证群众口粮田的前提下,实现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二是利用退耕坡地和荒山荒坡,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林草和经济果木林,适当发展薪炭林,解决群众燃料、饲料、肥料问题;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度,同时提高经济林在林地中的比重。三是加强以坡面水系为主的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设。另外利用光热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封禁治理,坚决制止毁林开荒和破坏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新的水土流失,巩固已有的治理成果;在开发建设项目区,抓好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尽可能地减少对地表和植被的破坏,积极搞好被毁水土保持设施的恢复和治理,建立完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监测网络和滑坡泥石流预警系统,对危害较大的泥石流沟开展治理试点示范。
在长江上中游地区治理中,应重视“江河源”草原区节水型植被建设工程。该工程项目主要是长江、澜沧江等河流的源头区,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该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由于盲目地追求牲畜数量,对草原进行粗放、掠夺式地经营,致使草地严重超载,草原“退化、沙化、盐碱化”的现象日趋严重,给畜牧业生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三)、珠江流域及西南诸河
涉及云南、贵州、广西、西藏四省(区)。土地总面积58.14万km2,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48万km2,占总面积的33.51%。珠江流域包括南北盘江及红水河、左右江等地区;西南诸河包括雅鲁藏布江及其主要支流拉萨河、年楚河和云南国际河流。
该区地处我国西南部,是从东南亚、南亚进入我国内陆腹地的重要门户,在西部开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该地区又是壮、苗、布依、彝、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群众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措施布局是:一是加快挽救和改造坡耕地,兴建基本农田,建设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节水灌溉工程,提高粮食产量,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二是在解决粮食问题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果木林,增加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三是在石灰岩地区开展以封山育林为主的植被恢复工程,同时利用退耕坡地和荒山荒坡,大力发展水土保持林草,提高植被覆盖率;四是切实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坚决制止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等破坏水土保持的行为,建立完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监测网络;五是加强对开发建设项目中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和审批,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尽可能地减少对地表和植被的破坏,将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四)、风沙草原区
涉及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甘肃等五省(区),总土地面积363.97万km2。由于自然条件特殊,该区水土流失形式以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为主,而冻融侵蚀区和沙漠、戈壁等在目前条件下还难以治理,且人为活动较少,水土保持以预防保护为主。这样该区现有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为23.40万km2,占总土地面积的6.4%。主要分布有一定的水源条件,具备开发治理的条件的区域,如塔里木河、疏勒河、柴达木河、哈巴河、水磨河、头屯河和黑河流域等的河谷区。风沙侵袭导致耕地逐年减少,土地生产力下降,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面临危机,群众生活困难,严重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治理措施布局是:在风沙区,以保护现有植被和水资源开发为重点。因地制宜的营造沙生植物,增加林草植被;积极推广旱作节水技术,严禁毁林毁草开荒,采取植物固沙、沙障固沙、引水拉沙造田,建立农田防护林网、改良风沙农田、改造沙漠荒滩、人工垫土、绿肥改土等有效措施,减少风沙危害。在草原区,大力开展人工种草和改良草场(种),加强鼠害防治,推广轮封轮牧等先进的放牧技术,建设“草库仑”,提高草场载畜能力。
在风沙草原区治理中,应重视内陆河区生态绿洲恢复工程。在西北内陆河区,目前还难以治理的沙漠、戈壁等广为分布。但在塔里木河、黑河、石羊河等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分布有大量面积不等的绿洲。据不完全统计,绿洲面积约为8.14万km2,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和内蒙古等三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