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研究开发多样性物种刻不容缓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新华网南宁12月9日电(记者 周华)除了人类经济活动造成的破坏外,农作物良种推广也是一大原因。它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新中国农业发展,一方面也使其它作物品种因丧失生长空间而日见式微。同时,品种的过于单一也带来了潜在的遗传一致性危机。我国的杂交水稻现在即存在遗传一致性的问题,因为它们是同一种不育系来源。
对于一个品种系列而言,应尽可能拓宽其遗传基础,对于实际种植结构而言,应保持“适度”的品种多样性。我国水稻约有5万个品种,主要推广的只有50多个品种。许多现在不用的品种都有自身的价值,现在没有精力没有经费全部进行开发利用,应该保存起来,若干年后用得上,许多专家都强调这样一个道理:只存在人类暂时尚不能充分利用的品种,不存在一无是处的生命形式。
近10多年来,我国科学工作者对20余万份粮食作物种质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从中筛选出2万多份单项或几项性状优异的种质,应用于育种和生产的仅有300余份,对于大量的种质资源连初步的研究也谈不上,更不用说得到应用。
严重的问题是有些种质资源材料来不及收集就消失了。上海市郊1954年统计有蔬菜品种318个,到1991年仅剩下178个。估计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蔬菜品种丢失率达40%。
在只求吃饱的国情条件下,可以设想某些虽然不无优点但低产的作物品种是怎样被高产品种排挤掉的。但当现在的人们想念起小时候吃过的某种佳肴时,失去的便永远失去了。
作物的野生种和近缘野生品种也是我国农作物遗传资源中极具价值的一部分。科学家已经发现,野生稻与小麦的近缘野生植物中蕴藏着丰富的抗病基因。从野生稻中还找到了新质源雄性不育系(可应用于水稻杂交的新不育系)。然而土地开发、生态环境破坏和过量采集已经使作物的野生品种资源受到严重威胁。
与野生品种、传统作物品种迅速减少的现实并存的是作物品种资源观念上的误区。生物工程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转基因植物的出现使某些人认为人类可以随心所欲创造新物种,那么保护品种资源还有什么意义呢?
生物工程技术在我国确已取得多方面成就。如运用外源DNA导入技术,或再结合胚培养技术,已获得多种作物的新品种,目前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的黑米品种就是用DNA导入法育成的。但至今人类尚不能创造出自然界没有的基因,所有已取得的成果,都是科学地利用现有品种资源的结果。
水、土、作物这传统农业的三大资源中,节约用水、保护耕地的口号喊了多年,水、土两种资源的危机意识已经开始普及。许多人却还没有认识作物遗传资源同样受到威胁,需要保护、研究和利用的任务更重。水土资源的变化看得见,而作物品种的减少却已在田野上悄然发生,尽管我国政府和广大品种资源工作者为保护品种资源付出了巨大努力,圈外人却往往并不知道。
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都表明了这样一个观点:必须加强对野生水稻的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加快对野生水稻的研究、开发和利用。
甘承会说:“玉林如此大面积连片的野生水稻,十分罕见,必须加强保护,为农业科研提供一个基地。但是由于野生稻没有明显的季节性,成熟期不统一,连保护开发比较困难,而如果将这片野生稻圈起来,不仅缺乏奖金,而且会给当地群众用水造成一定的困难。通过对野生稻进行移植,是当前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在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有这么一道“风景”。一个个铁皮桶里,栽培了一盆盆正在研究的杂交水稻,在路两边一字排开,与绿树相映显得十分显眼。玉林水稻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容林熙说:“对于野生稻的研究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技术力量有限,加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野生稻研究开发进展速度还不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