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俄罗斯沙棘药用价值开发利用及技术推广”培训总结报告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赴俄罗斯培训团
 
    为了推动我国沙棘开发利用事业的深入发展,国家外专局自1998年以来十分重视沙棘资源的引智工作,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有效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2002年11月24日至12月14日,在国家外专局的精心组织下,从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沙棘开发中心、技术推广中心,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以及山西、陕西、内蒙、黑龙江、辽宁、云南、四川、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11个省(区)的水土保持、林业及林产品加工、农业等科研、管理与基层技术推广第一线,选派了26名技术骨干,组成培训团,赴俄罗斯参加了“沙棘药用价值开发利用及技术推广”培训。通过短短的21天培训,各位学员在取得俄罗斯沙棘开发利用技术真经的同时,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接受了欧洲传统文化与文明的熏陶,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为今后我国沙棘事业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增强中俄友谊和技术合作交流开创了新局面。现将这次培训的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培训基本情况
    这次培训,采用了课堂教学与实物展示相结合、室内学习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现场提问与技术交流相结合的方法,效果良好。培训团赴俄后,先后在莫斯科市、沃罗涅日市、下诺夫哥罗德市和圣彼得堡考察,通过课堂听、现场看,系统地学习了沙棘的生态地理学特征、沙棘的生态经济价值及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沙棘的药用价值及其开发利用、沙棘果实系列产品的加工、沙棘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利用、沙棘的繁殖方法、沙棘病虫害防治、沙棘新品种选育与品种品质科学评价、人工沙棘林营造技术等科技知识,并就大果沙棘的果实大小与营养成份含量的关系、沙棘药用制品的科学配方、沙棘不同生态型品种杂交时的亲和力、沙棘果实的科学采摘方法、沙棘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中俄双方的科技人员相互交换了最新的沙棘研究专业资料,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结束了培训,26位学员全部获得了沃罗涅日大学颁发的结业证书。全体学员普遍认为:针对我国各地的沙棘人工栽培现状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有目的地外出参加培训学习与研讨,收获很大,将对我国今后的沙棘开发利用工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二、主要收获
    (一)系统了解了前苏联沙棘研究应用的基本情况
    在俄罗斯,沙棘研究与应用起源于以维生素为主要目的的园艺栽培,最早可以追朔到20世纪30年代的远东地区。在地理分布和学术上存在亚洲学派和欧洲学派,亚洲学派以西伯利亚里萨文科园艺研究所为代表,包括布里亚特园艺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细胞遗传研究所和独联体中亚国家,约培育出70个沙棘优良品种;而欧洲学派以下夫哥罗德(高尔基)农学院为代表,包括莫斯科大学、俄罗斯北方林业研究所、俄罗斯芳香与药用植物研究所、列宁格勒瓦维洛夫生物研究所等机构,约培育出30个沙棘优良品种。两大学派之间交流少,先后与我国一些研究单位有过合作或接触。其中,在近10年中,我国主要是与西伯利亚的机构合作,通过各种方式先后引进了在俄罗斯注册的沙棘优良品种60多个,而对欧洲部分的沙棘研究机构重视不够,引进的优良品种不多。
    据资料介绍和本次专家介绍,前苏联有沙棘资源总面积约6万公顷,其中俄罗斯有3万多公顷,绝大部分是分布在远东地区的天然沙棘林,人工种植约1000多公顷。
    (二)了解俄罗斯沙棘育种思路和已经培育的优良品种
    在俄罗斯沙棘育种和推广总体上开展以下工作:
    1、沙棘种质资源的收集研究
    俄罗斯专家非常注重收集和研究不同的沙棘地理群落,在20世纪70-80年代,前苏联基本完成了从远东的哈萨克斯坦到欧洲部分的波罗的海沿岸,从蒙古沙棘亚种到鼠李沙棘亚种,以及分布在东欧的高加索沙棘亚种和喀尔巴阡山沙棘亚种,正是采用上述不同的沙棘地理群落间的远缘杂交,俄罗斯专家从20世纪50年代起,不断培育出一系列具有果大、少刺、高产、抗病、含油率高等优良性状的品种。
    2、育种方法和成果
    如前所述,俄罗斯专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采用的是不同沙棘地理群落间的远缘杂交,充分发挥其杂交优势,然后用培育的子一代再不断进行回交,大约每过12-15年的时间,培育新一代品种。从80年代开始,俄罗斯专家开展了辐射育种和化学育种,一直延续到现在。在60多年的育种研究中俄罗斯专家共培育约100个优良品种,通过俄罗斯品种委员会批准的约80个,其中如“丘依斯克”、“太阳”、“阿列依”等品种在我国成功引种和推广,并作为我国开展第二代沙棘育种的优良材料。在高尔基农学院,学员们品尝了新培育而尚未命名的两个适合于工业化栽培的新品种。
    3、病虫害防治
    在俄罗斯,沙棘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是与其果园化栽培管理紧密相连的,加上品种化栽培,病虫害的产生是必然的。在本次培训中,专家们系统介绍了在俄罗斯沙棘栽培中发现的约20种病虫害,在我国发生的一些病害是否在其名录中尚待进一步研究。此外,针对不同的病害,专家们还提出了不同的防治办法,值得我们借鉴。
    4、品种繁殖推广
    与我们不同,在俄罗斯的沙棘种植一律采用无性繁殖苗木,并根据1:8的雄雌比例建立沙棘林。无性繁殖材料用的是半木质化的插条,可能与俄罗斯有较丰富的插条有关,因此,成苗率都比较高,采用的设施也比较简单。近年来,高尔基农学院的专家开始用单牙、单叶的微枝繁殖,据介绍成苗率在50-70%。
    (三)果实采收和加工
    1、果实采收
    同其他西方国家一样,由于人口少、劳动力成本高,沙棘果实的机械采收一直是俄罗斯专家的研究方向,目前有辅助人工采收的“梳子式”采果器、机械震动机、真空式采果器,但效果不理想,我国也曾经引进类似器械,基本不适合我国的沙棘林采果。其实,采果机械是与新品种培育紧密相关的,比如枝条的柔软性、果实的脱落性、果皮的坚韧性等,在研制采果机时所必须考虑的。因此,在我国大规模种植以生态效益为主的沙棘生态林,剪枝采果仍将是主要的方法。
    2、果实加工
    在俄罗斯,沙棘加工被称作“无废料加工”,即从果汁、果皮,到果渣和种子,无不被充分利用。果汁用于饮料加工是最为普遍的,果渣做成果酱,果皮和种子用于提取沙棘油,再以油为原料进行深加工,制造一系列治疗烧伤、烫伤、消化道疾病的药品,同时被列入俄罗斯宇航食品。
    通过访问俄罗斯芳香与药用植物研究所,我们了解到俄罗斯开发出了以沙棘叶提取物为原料治疗病毒性感冒的片剂,并已经投放俄国内市场。
    俄罗斯的沙棘油提取方法很特别,特别之处是以全果为原料,以葵花子油作为提取溶剂,而不区分果油和种子油;二是沙棘油纯度低于50-70%,而保留一定比例的葵花子油。其优越性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1、20世纪70年代开始,沃罗涅日大学的专家应用沙棘在库尔斯克巨型铁矿开采废渣地的绿化研究试验,20多年后,与欧洲赤松混交的沙棘仍然生长良好。遗憾的是,俄罗斯专家并没有对土质理化指标和沙棘果实的生化成分进行分析测定,因此无法评价其效益。
    2、庭院栽培和观赏
    无论在西伯利亚地区,还是在欧洲地区,沙棘作为庭院经济果树和观赏植物被广泛应用,利用含有丰富维生素的果实,家庭制作果酱,成为招待客人的佳品。代表团成员在沃罗涅日培训时有幸品尝了司机家里自制的沙棘果酱。
    3、有资料报道,在俄罗斯沙棘还被用于沙地治理。
    (五) 与俄方专家建立了友谊和联系,为今后合作奠定了基础
    接待本次培训的俄罗斯沃罗涅日大学、高尔基农学院、俄罗斯芳香与药用植物研究所等单位高度重视,专门组织了一批专家负责讲课,在技术和生活上给予周到服务,专家对中国和全体学员都非常友好,并热切希望继续与中国沙棘界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学员们来自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业、林业和水利部门,分别就各自领域与相应的专家进行了详细接触,并就今后合作提出了建议。
    (六)了解了俄罗斯沙棘开发目前面临的问题
    1、自前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经济持续滑坡,加上内部民族矛盾,政治不稳定,科研经费急剧减少,导致许多科研单位无以为继,科技人员无法继续安心开展沙棘研究,其影响是长久的,近期还看不到恢复的迹象。
    2、俄罗斯拥有的天然沙棘种质资源相对单一,目前培育的绝大多数品种,均为利用传统育种方法,在蒙古沙棘亚种的不同地理类型间进行杂交所获得的,可以预计,其杂交优势可发挥的潜力有限。因此,俄罗斯专家也非常希望从包括我国在内其他国家引进天然沙棘种质资源。同时,开展现代育种。
    3、缺乏全国统一协调合作
    不论在俄罗斯亚洲和欧洲部分之间,还是在临近单位间,专家互相交流不多,单位间合作更少,导致资源不能共享,重复研究,也给其他国家与俄罗斯合作带来困难。此外,新品种出来后,不注重及时推广,只是多储备了一个育种材料。
    4、与国际沙棘界交流少
    这里有俄罗斯专家英语交流能力差、缺少经费等客观原因,也有俄罗斯长期实行的大国沙文主义有关。在公开发表的沙棘论文中,俄罗斯拥有月60-70%,但是,几乎都是俄文的。
    三、几点体会与建议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学员们普遍认为除上述主要收获外还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俄罗斯的沙棘研究起步早,历时长,且取得了系统的成果资料,我国与之相比,在这方面差距较大。在沃罗涅日,学员们听取了林学院土壤改良教研室主任班嘎夫·牙嘎夫·乌拉季米莱维奇教授的“沙棘生物学特征、生态学特性及综合栽培技术”、生态学教授乌拉季米尔维奇的“俄罗斯沙棘资源概况与林业发展情况”的基础知识讲座;聆听了沃罗涅日大学土壤学教授哈契克的“大型露天铁矿开采固体废弃物堆积区沙棘复垦造林情况与效果”、林学教授安得烈的“沙化土壤与俄罗斯中央黑土区的生态植被建设”的专题综述报告;接受了下诺夫哥罗德国立农学院植物生理学系主任弗拉季米尔·亚里山大维奇副教授的“培育高产沙棘品种的遗传学基础”、森林植被系主任弗拉季米尔·比德罗维奇教授的“大果沙棘优良品种选育”和“沙棘的无性繁殖”、作物保存与加工系奥里嘎·维契丝拉娃夫娜副教授的“沙棘新品种果实品质评价”,俄中央森林科学研究院院长维克得拉·亚克罗娃维奇教授的“沙棘果实加工现状”,全俄植物防护研究中心下诺夫哥罗德市科研所高级研究员拉佳日达·尼古拉也夫拉的“沙棘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等学术演讲;参观了沃罗涅日大学土壤、动物、地质等三个博物馆,沃罗涅日林学院的科技成果与校史展览馆,下诺夫哥罗德市农学院的沙棘实验研究室、沙棘果品开发成果展览室与农场的沙棘育种基地;实地考察了沃罗涅日油脂加工厂、库尔茨克大型露天铁矿固体废弃物堆积区复垦的沙棘与其它植物的生长情况以及全球最大的黑土分布区沃罗涅日农田防护林网建设成效;与全俄药用植物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就沙棘药用开发的原料配方问题进行了交流磋商。俄罗斯天然沙棘林3万hm2,人工沙棘林1000 hm2,主要分布在高家索、远东、西伯利亚等北部地区,资源数量远没有我国的多,但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开始了对沙棘资源进行研究。经过40多年的连续试验研究,现已在资源状况、品种选育、果品加工、医药开发、油脂提取、育苗繁殖、病虫防治、种质评价等各个方面取得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下诺夫哥罗德市农学院的叶里谢耶夫教授,现年已80多岁,几乎在后半生全身心地投入了沙棘的系统研究,被俄罗斯沙棘界喻为“沙棘研究之父”。而我国对沙棘的系统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较晚,历时较短,研究成果不系统。
    (二)在沙棘开发利用上,我们需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优良品种和高精尖技术人才,但绝不能崇洋媚外。俄罗斯在沙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确实比我们强,但在沙棘制品开发、人工沙棘林栽培、沙棘新品种推广等方面并不比我们做得好,相反比我们落后很多。如下诺夫哥罗德市农学院,沙棘基础研究扎实,新品种培育了不少,但大多滞留在学校农场的育种基地;沙棘食品开发,大多停留在实验室,并未投入批量生产。俄罗斯人工沙棘栽培面积经多年发展仅达1000hm2,而我国近十多年来人工沙棘林面积就发展到130多万hm2,远远超过俄罗斯。俄罗斯没有全国性的沙棘协调组织,对协作攻关和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极为不利,而我国有全国性的沙棘协调组织机构,有利于协作攻关和新技术推广。我们应当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把我国的沙棘事业搞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三)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对沙棘开发利用进展影响极大。例如沃罗涅日林学院,20世纪 50~70年代在沙棘基础研究和矿区复垦区栽培上作了大量而有益的工作,但自8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苏联解体以来,由于政局不稳定,经济大滑坡,从而导致沙棘研究处于停滞状态。而我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政局稳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沙棘开发利用事业亦蒸蒸日升,稳步发展。鉴于此,我们应当珍惜国内的大好政治、经济形势,以十六大精神为指针,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国外智力和国内智力有机结合,把我国的沙棘事业不断推向新阶段,为实现小康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针对我国目前的沙棘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结合本次培训考察了解到的情况,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沙棘既是一种优良的生态树种,又是一种经济树种,在生态建设和发展经济过程中,应从长计议,从基础抓起,尽快拿出一个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学研究、示范推广、人上栽培等重点,宏观指导沙棘开发利用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沙棘开发利用涉及到水土保持、林木培育、食品加工、医疗保健等多个部门,建议加强协调,大力开展协作攻关,集合智能,技术集成,多出快出成果,尽快示范推广应用。
    (三)在沙棘新品种选育上,应根据不同需要注重定向育种,如大果高产型、高抗逆性型、高Vc含量型、高果酸含量型、高含糖型等。
    (四)建议对中国的沙棘资源进行详查,弄清资源数量、品质与生态类型,建立沙棘种质资源库。同时,建设好现代化的沙棘基地,推动科研、教学与生产。
    (五)建议在沙棘开发利用上继续引进国外的智力,不仅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更重要的是引进技术性人才,让国外的技术人才把智力应用在我国的大地上,把论文撰写在我国广大的沟坡、荒漠上,在我国出科技成果,这是加快沙棘研究的一条捷径。
    (六)这次培训的重点在沃罗涅日市,此地不是沙棘资源的集中分布区,也不是沙棘研究的集中地,建议在安排今后的同类培训考察任务时,考虑更新地点,如放在下诺夫哥罗德市农学院或远东地区等。同时,调整不同培训考察地点的时间安排。
 
附件
培训团成员名单
 
团长:   刘震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
副团长:卢顺光 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副主任(报告执笔人)
成员:
王德才 北京江河沙棘集团公司副经理
肖新民 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副处长
薛顺康 水利部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处长(小组长)
杨才敏 山西省水土保持研究所副所长(报告执笔人)
崔存海 山西省忻州市水保局
杨稳新 陕西省水利厅副处长(小组长)
武文章 陕西省榆林市水保所所长
问善永 内蒙古水利厅副处长(小组长)
李玉怀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水保局副局长
关文秀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水保局副局长
卜立新 辽宁省沙棘中心副主任(小组长)
张晓光 黑龙江省农客科院浆果研究所所长(小组长)
陈  凡 辽宁省林业厅工程师
白玉明 陕西省榆林市林业站副站长
袁万军 四川省道孚县林业局工程师
李培智 四川省林科院副厂长(小组长)
韩华柏 四川省林科院工程师
颜嘉凌 四川省林业工作站
郭  华 云南省迪庆自治州林研所所长
陆  斌 云南省林科院所长(小组长)
李  鹏 甘肃省林业厅三北局副局长(小组长)
徐生旺 青海省林业总站站长
郑兴国 新疆昌吉自治州吉木萨尔林木站站长
索朗旺堆 西藏自治区林业局副处长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