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生态 走向“天人合一”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记者 刘铁军
人类自从创造了农业和工业文明以来,“黄色文明”和“黑色文明”带来的污染就从没停止对生态环境特别是城市空气和河流湖泊的侵蚀。人们常说,水是生命之源,水源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家园就是我们生活的乐园,保护和呵护好水源地,也就是关爱呵护我们的家园。坐落于中原之地的丹江口水库经过近30年的风雨沧桑,却依然碧清透绿、丰韵天成,这是与水源地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多年如一日对她的关爱与呵护分不开的。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如何处理好追求经济利益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应该说,丹江口库区人民自觉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经验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借鉴。在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由规划进入正式实施阶段之际,记者就水源生态保护这一话题,到这一宏伟工程的中线水源区和有关部门进行了实地采访。请看本刊特稿——
汉江,人称中国的“多瑙河”,出秦岭,越巴山,穿过丹江口峡谷,驰骋汉江平原,在武汉汇入长江,是长江九大支流中最大的支流,素与长江、淮河、黄河相提并论,并称“江淮河汉”。在旧中国,由于统治阶级腐败,河堤年久失修,每逢洪水季节,常使河堤溃口,洪水泛滥成灾。仅在1931年至1947年的17年间,就有11年发生溃口。当时民间曾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汉江发水浪滔天,十年就有九年淹,卖掉儿女换把米,含着眼泪走天边。”根治汉江,变害为利,是千百年来汉江两岸人民的夙愿。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治理和开发汉江,同时将中线水源枢纽的调水规划方案一并纳入到了汉江流域规划的设计之中。1958年,十万大军打响了征服汉江的伟大战役,历时15年,建设者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伟大的智慧,在丹江与汉江的汇合处,筑起了我国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丹江口水利枢纽。这座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行安装的水利工程,具有“防洪、发电、灌溉、通航、养殖”五大效益。它像一座水中长城,截断了奔流不息的江水,锁住了咆哮的苍龙,使丹江口水库回水线沿河道长度形成了汉江177公里和丹江80公里长的一个巨大的人工湖。
一湖碧水家园乐
丹江口水库,俯卧在八百里伏牛山脚下,地跨河南、湖北两省,素有“人造海洋”之称,静库面积达740平方公里,总库容可达209亿立方米,等于全国每人平均有近20吨水存放在这里。
记者犹记今年3月,随同南水北调考察团乘船从丹江口大坝上游启航考察水源地的情景,随着冉冉东升的日出,伴着依稀可辨的点点白帆,我们驶进了一片无边而神奇的“人造海”。这里方圆达30公里之阔,因水天一线、一望无边而被人们称为“小太平洋”。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骚客流连于这片汉水,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曾写下“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酸酷”的诗句,宋代文豪苏轼曾留过“襄阳逢汉江,宛似蜀江清”的感慨。眼前的“海”,就是一幅奇妙的杰作,让人不得不惊叹人类神奇的力量和伟大的智慧。这时,你才真正感觉到:不出阳关,不觉天地之悠远,不来丹江,不知湖面之辽阔。2002年5月8日,久雨初晴。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一行17人,考察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中午,船过小太平洋,温副总理走上船头,两手扶着栏杆,欣慰地望着一望无边的水面感叹道:“这水真好,真清亮!”那含着微笑的眼光和眼神饱含着惊慕和惊奇,水利部部长汪恕诚走到温副总理身边说:“看见水,人的心情都会感觉好!这次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65届校友捐赠50周年系庆纪念雕塑上面写的一句话就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如今,位于这条母亲河的丹江口水库已成为中线南水北调的水源地,开工建设指日可待。”
那么,在我国有些地方还面临着“有湖皆污”、治理艰难的窘状之时,丹江口水库何以能保持一湖碧水呢?围绕着水源区的生态建设话题,记者近日走访了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水源区。
滚滚清流送北京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指的是丹江口水库大坝以上的汉江上游地区,包括汉江和丹江两大水系,于20世纪60年代兴建的8公里长的引水渠首,位于丹江口水库的河南陶岔。2002年4月12日至17日,国家环保总局和陕西省有关部门对南水北调中线上游生态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沿线水质优良,生态环境良好。这个结论与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多年水质监测的结论相吻合,可以说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理想的水源地。为了一库清水送北京,水源区沿线省市政府下大力气做了许多工作,比如关闭“十五小”污染企业,实施工业企业达标排放行动,建设生态示范区县,制定汉丹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法规等等,其中水库的绿化工作更是值得纪念。
水面宽阔的丹江口水库,淹没范围覆盖了鄂豫两省的两地一市三县。由于库区山多地少,库边农民包括淹没区部分后靠群众,大量毁林开荒、挖山造田,致使库边植被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加剧了水库泥沙淤积。为保护好这一库清水,1973年中线水源枢纽竣工以来,承担水源枢纽管理任务的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奋斗了近30个春秋。1978年,一支精干的绿化调查队奔赴库区勘察规划,组织编制并完成了丹江口水库库区、坝区绿化调查设计报告和实施方案,1981年,库区绿化工作全面铺开。库区绿化采取“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扶持为辅”的方针,本着“谁栽树谁受益”的原则,做到了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利库利民,逐渐实现以林养林。由于库区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沿库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从1978年到1984年,库区绿化共造各种林木35600公顷,有效地减少了水库淤积,库区的种植结构也得到了合理的调整,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并尝到了植树造林的甜头,调动了库区人民退耕还林、开荒造林的积极性。
令记者印象最深刻的是坐落于库区东北方向的松涛山庄,它始建于1981年,过去叫羊山林场,曾是一片荒山秃岭,如今已成为水源枢纽人民的骄傲,曾参加过绿化它的人都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羊山林场正式建立后,全局职工齐奔羊山参与绿化,15座山包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由于当时到羊山的道路未修,大多数同志都是沿小路步行上山,“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吃饭问题也是各自解决,有老婆孩子送饭上山的,也有自带干粮的,当时山上还有300多名知青与外来民工,由于住房有限,大多数民工都只能住在自搭的草棚里。为开垦这一片片荒山,不知有多少人流下了心血和汗水,很多基层负责同志只能十天半月回家一次。为了方便大家植树和参观,1989年,负责山庄管理的水产绿化处投资40万元,花5个月时间修建了一条长284米的环山公路。从那以后,只要是星期天,人们都主动放弃休假日,上山开荒植树,这种光荣传统和作风延续到今天。
丹江口人与树木的感情是很深的。怀抱这棵大树的老人(见图一),是原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党委书记夏克。据老人回忆说,这棵樟树是1969年他和一位炊事员一起种下的。如今,这棵樟树已经27岁了,老人也已经83岁了,人已老,但树已长大成材,老人都已抱合不住了。据不完全统计,水源枢纽的坝区现有各种林果花木100多万株,品种多达87个,既有大片松林,又有满山水果园,而果园尤以柑橘为主,柑橘的最高历史产量曾达到60多万公斤。1998年,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首次开展绿化普查工作。普查结果表明,水源枢纽坝区绿地面积为233.5万平方米,绿地率为50.69%,其中风景林地128万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已达到247.69平方米,拥有各种树木37万多株,包括80多种树木。目前,丹江口水源坝区已基本实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绿化目标。
治水之本在于治山
对于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水源区的生态建设,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关心和重视。1990年和1993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和《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纲要》,把治理水源区的生态建设列入全国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地区。1994年,长江委组织编制并完成了水源区的47个县级(市、区)的水土保持规划和《丹江口水库水源区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于1998年进行了重新修订,2001年,又编制完成了以库区为重点的水土保持规划。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水源区的生态建设也很关注,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代表先后以提案的形式,呼吁将水源区列入国家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增加投入,加快治理,民建等民主党派先后两次赴水源区考察,并提出了专题报告上报有关部门。
早在1981年,负责长江流域规划的长江水利委员会就组织了专门调查组对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重点县进行了实地调查,1983年至1994年,长江委又启动了水源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先后在陕西安康、白河等地开展了5条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之后又启动了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试点以及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探索出了一条适宜本区水土流失防治的模式和经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库区人民懂得治山、治坡、治沟、改土、蓄水,是保持水土的根本办法,保持了水土,树木植被就有了生长之基,水源就可以得到涵养。工程实施以来,各地建立健全了水土保持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认真落实“长治”工程各项管理制度,实施治理的小流域均编制了水土保持实施规划及典型设计,并严格按技术标准实施。各地以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为契机,加强了预防监督工作,有效遏止了人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各级党委、政府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切入点,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以调控坡面径流为主线,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同时,把综合治理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大力营造经济林草,使农业人均经果林达到0.5亩以上,实现农民稳定增收。第一期工程验收结果表明,实施综合治理的小流域,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林草面积达到宜林宜草面积的70%以上;农民纯收入增长50%以上,大部分地区实现了脱贫致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各项治理措施的综合减蚀率达70%以上。通过治理,总结出了许多成功经验,涌现出了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的典型。如商洛地区3县的“治沟道,保山上”模式,通过修沟台地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加快山上退耕还林。白河县的坡改梯模式,坚持常年修地不间断,实现全县坡耕地梯田化,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使全县的财政收入从1996年的800万元一跃上升到2001年的3700万元,成为水土保持发展经济的典型。这些治理成效,较好地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建设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保护水源任重道远
尽管水源区目前水质良好,但沿线水污染物的排放量还是相当或略高于水环境容量,从当前面临的问题和中长期发展来看,污染问题不容忽视。而水土流失问题更不容忽视,尽管在丹江上游陆续兴建一批控制性工程,但仍有20多个县的泥沙直接入库,危及水库的运行安全。而且水土流失降低了水源涵养能力,经常造成突发性灾害,将影响调水工程效益的发挥。另外,水土流失还会将土壤中残存的有毒化学元素带入江河、水库,污染水质。由此可见,如不及时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当前良好的水质将难以长期得到保证。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进一步保护和治理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02年5月17日,温家宝副总理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保护和水土保持问题做出重要批示,指出:“汉、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工作应及早规划,纳入南水北调中线总体方案。”此后,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和副部长张基尧分别就如何落实温副总理批示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将汉江流域水土保持规划纳入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体方案中。为此,长江水利委员会专门提出了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供国家制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体方案时统筹考虑。
谈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生态话题,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说:“让水源生态走向‘天人合一’,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保护好中线的水源生态,也给我们提出了如何通过政府立法,建立我国江湖生态保护基金,为江湖自然生态保护提供制度保障,这仍然是一个值得我们今天研究和思考的课题。加强中线工程的生态建设,核心是水源区的水土流失防治。在预防保护和监督管理的前提下,突出重点,选择对丹江口水库水源、水质影响较大的区域,实施以水源涵养为重点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控制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和水库水质。我们规划到2010年,在水源区的25个重点县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完成治理面积3.32万平方公里。2010年以后,通过预防保护和巩固治理,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使水源区的水土流失逐步得到控制,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
丹江口大坝加高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控制性工程之一,整个工期长达五年半时间,施工过程中对水源区的生态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根据规划设计报告,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就涉及环境保护影响评价的内容,长江委设计院这次在水源枢纽后期续建的设计报告中,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污染措施,将环境评估和水土保持这两项内容纳入到了整体的方案中一并考虑。
今天,丹江口水库里的一湖碧水,静静地睡在库区的怀抱里,发出均匀的呼吸声。远山如黛,近水透绿,工业文明与大自然如此和谐,使人们情不自禁地想拥抱它们。是啊,丹江口水利工程的成功实质上是对江河与大自然的绝妙调适,而不能看成是对大自然的战胜,因为人类与大自然同属一体,我们能够做到的应该是更多一点关爱与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