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新探索新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下)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黄河调水调沙现代治黄新尝试
  黄河问题的主要症结在于泥沙,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减少泥沙在黄河下游的淤积是黄河治理的主要任务之一。
  “调水调沙”就是通过干流骨干水库的调节,改变黄河“水少沙多,水沙时空分布不均衡,易于造成河道淤积”的自然状态,使出库流量和含沙量适应河道的输沙能力,最大限度地把泥沙输送入海,减少在河道中的淤积,达到最佳输沙效果。2002年7月4~15日,黄委实施了黄河首次调水调沙试验,并取得如下效果:一是黄河下游河道净冲刷泥沙量为0.362亿吨,实现了黄河下游河道减淤的试验目标;二是获取各种基础数据520万组以上,验证了数学模型和实体模型,对研究黄河自身的水沙规律及河道输沙理论提供了支持;三是检验了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的作用;四是进行了三门峡和小浪底水库水沙联合调度、异重流联合调度及水库不同孔洞水沙组合调度,为今后调水调沙中通过水库调度实现设计的出库水沙过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与其他治黄方略相比,调水调沙更加符合黄河泥沙的自然规律,是在思想方法上和手段上从传统治黄向现代治黄的重要转变,是确保“河床不抬高”、实现黄河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是在治黄工作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益探索。
■引江济太治理水污染新探索
  超过太湖流域平原面积1/3的调水受水区随着长江水的到来,焕然一新,太湖水网被一个巨大的力量激活了。2002年1月30日,“引江济太”调水试验正式启动,该试验由太湖流域管理局会同沪浙苏两省一市水利部门组织实施,将今明两年作为试验期,分泵引、自引、雨洪利用、适时引排、自引等几个不同调水方式,并组织水量水质监测和“引江济太”专题研究。在1月30日至4月3日的第一阶段调水试验中,共引长江水10.68亿立方米,由望亭水利枢纽入太湖6.79亿立方米,由太浦闸向下游地区供水6.66亿立方米,影响范围1.4万平方公里。Ⅲ类水标准以上的水体比例有所上升,水质有较明显改善。据太湖流域管理局介绍,“引江济太”第一阶段使太湖的换水率提高15%,从而加快了流域河网及太湖的水流运动速度,达到了改善水体水环境的目的。望虞河河道水质已经从调水前的Ⅴ类或劣于Ⅴ类好转为现在的Ⅲ类。望虞河西岸的污染重镇羊尖、安镇等河网有机污染物含量明显降低,黑臭现象已经消失。当地百姓亲身感受着黑水变清、臭味消失的变化,反映良好。
■牧区水利恢复改善草原生态
  同样的天苍苍,野茫茫,草木丰美,却难觅牛羊的踪影。从逐水草而居到固定下来,实行舍饲、半舍饲发展畜牧业,发展牧区水利,如今已经成为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
  进入90年代以后,喷灌等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被大力推广,一批具有内蒙古特色的饲草料灌溉基地兴建起来。到2000年末,牧区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131座,扬水站150座,机电井9.1万眼,各种集雨工程2.7万处,饲草料地灌溉面积达到342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184.5万亩。
  按规划到2010年,自治区将新增灌溉饲草料地866万亩,节水改造252万亩,加上原有部分,总规模将达到1223万亩,总投资为68.85亿元。届时,可使5.8亿亩可利用草场实行轮牧,70%的可利用草场得以休养生息,基本遏制大规模沙尘暴发生,使京津及相关地区免受危害。按照规划,全自治区将有65%的牧户拥有自己的饲草料基地,灌溉面积户均达到25亩,畜均达到0.2亩。灌溉饲草料地每年可提供150亿公斤优质干草和饲料,为集约化舍饲、半舍饲提供稳定供给。
■水保生态自然修复加快水土流失防治进程
  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旋律中,“退耕还林(还草)”和“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成为其中强劲的音符。
  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的紧迫已不容再经历一个漫长的时间,必须调整思路,寻求新的防治办法。于是,我国有了“以粮食换生态”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有了“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思路。为此,水利部先后启动了128个县的生态修复试点工作,在“三江”源区3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实施了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全国共实施封育保护面积60万平方公里。在水土流失治理区,各地都把生态自我修复纳入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封山育林、禁牧轮牧、舍饲养畜等措施备受重视。同时,各地都加强了优质高效小流域建设,这是为农牧民提供高效的基本农田和饲料基地,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有效途径,从而为大面积封育保护和退耕还林创造了条件。走进治理区,当年陡峭山坡上的庄稼被林草替代,封山禁牧后的山坳郁郁葱葱,水土流失大大减轻。据了解,2002年全国仅退耕还林(还草)面积就超过6000万亩。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