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水保促小康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副司长 张学俭
全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与1991年相比总的水土流失面积下降了11万平方公里,但西部12省区市的水蚀面积却有所增加,由104万平方公里增加到107万平方公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个高标准的小康,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都是重要指标。因此,水土保持事业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事业,也是一个大有作为的事业。
水土保持工作必须紧紧抓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重要战略机遇,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其一,在西部开发中,水土保持可以大有作为。十六大报告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二,水土保持可以为农民脱贫、增收、致富打下基础。据统计,到2000年我国尚有3000万人温饱没有完全解决,农村小康水平的总体实现程度在93%左右,尚未全面达到规定的小康标准。其三,水土保持在建设优美的生态环境中作用重大。在国家统计局小康指标体系的五类指标中,目前,生活环境、人均绿地面积等指标是比较低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
目前,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把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支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主线,调整思路,狠抓落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生态修复与治理,预防监督和执法,前期工作和项目管理等各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绩,逐步走出了一条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和依靠生态修复能力恢复植被相结合的水保新路子。
但是,目前水土保持工作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根据全国第二次遥感调查结果,全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与1990年第一次全国遥感调查结果比较,总的水土流失面积虽然有所下降(由367万平方公里下降到356万平方公里),但西部12省区市的水蚀面积却有所增加(由104万平方公里增加到107万平方公里)。
总的说来,我国风蚀和局部地区水蚀面积扩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全国仍有近200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亟待治理。即使从现在起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因素得到有效的遏制,全国新的水土流失面积不再增加,以目前的投入力度和治理速度来计算,初步治理也需要近半个世纪的漫长时间。这意味着,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不仅将伴随着今后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过程,而且还将延续到全面实现小康之后,进一步打造一个“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强国的又一漫长阶段。
因此,水土保持的总的工作思路为,以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小康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标准为基本尺度,紧密联系水土保持实际,完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方针、政策和各项措施。坚持预防、保护、监督、治理、修复五并重,以工程、生物、农业措施相结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手段,换取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