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宜瑾谈生态补偿机制:生态不是免费午餐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新华社记者汪金福
“如果四川水土流失严重,上海人将面对什么样的黄浦江?如果内蒙古沙尘四起,北京人还能见到纯净的天空吗?”这两个问句中,杜宜瑾代表已经向记者解释了生态问题的无边界、无区域甚至无国界性。 去年,杜宜瑾参加了致公党中央组织的“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与建设循环经济”调研。从大西南的青山绿水中,他感受到了中央政府推行的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成效。然而同时,他也发现了另一个问题,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不是某一个地方的事情: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好了,受益的是整个流域;西部自然环境美化了,受益的是全国。“对于大自然来说,每个人都是污染源,既索取生态又影响生态。但是,生态不是免费午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自然的自我恢复功能在人类的面前已经显得微不足道,因此必须进行补偿。”
以往,环境治理的费用是财政支出,没有机制。杜宜瑾认为,这样“不利于树立全民的生态补偿意识,必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将生态补偿作为考核政府官员政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生态补偿机制”的内容,杜宜瑾归纳为六个方面:建立绿色GDP制度,改变整个国民经济的统计和计算方法,将生态资源遭到破坏的部分,打入国民经济成本;帮助生态保护区群众建立替代产业;加大中央转移支付的力度;增收生态补偿税,现在只在生态保护区征税的做法是不公平的,保护区外的人享受了生态成果也应该交税,建议在现有税收的基础上增收1%,每年不仅增加近200亿元生态补偿费用,还提高了全民族的生态保护意识;推行循环型经济,经济生活的每个环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废物;发行生态补偿基金彩票,其意义不只在于筹集资金,更在于推广生态意识。(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责任编辑:刘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