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新华网:人大代表谈黄河保护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马启智代表:黄河让我寝食难安
    “为黄河缺水的事我寝食难安。”马启智代表的开场白,让记者的心情也沉重起来,“黄河是宁夏农业生存发展的命脉,‘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从秦汉时代我们的先民都在这里引水灌溉,宁夏平原成了富裕的地区,现在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马启智说,经过多年的努力,宁夏引黄灌溉面积已达到600多万亩。“这次削减宁夏的引水量高达52%,我们将有一半的土地没有办法灌溉,灌区的农民历来抗灾的能力和准备不足,基本上靠天吃饭,这样的特枯年,这样削减用水,我们真的接受不了。”
    “宁夏的确存在大水漫灌的情况,有管理的问题,也与当地的气候条件有关系,银川一年的降雨量只有190多毫米,但蒸发量却有2000毫米。没有灌溉,就没有这里的农业基础,也就没有农民的生存。”(新华社记者顾立林、张连业)
    李国英代表:让我们一起共渡难关
    “世界上还没有一条河,享受过这样的待遇;黄河在中华民族的眼里,已不是一般意义的河,不管它发生什么事,还是没有什么事,都会引起人们的关注。”
  今年39岁的黄委会主任李国英对黄河充满感情,“今年是建国以来黄河最枯的年份,今年上半年来水量和水库可调节水量两者相加,黄河干流可供水量仅为117亿立方米,而同期最低耗水量将达到167亿立方米,即使将黄河水‘吃干榨净’,供需缺口仍将达50亿立方米,占到总量的将近一半。既要尽可能满足用水户的需求,又要确保黄河不断流,我们费尽了脑汁,想尽了办法,”
  李国英介绍说,根据国务院授权,黄委会负责全流域的水量调度。过去给各省都分配一定数量的份额,但今年这样的特枯年份,只能特事特办,“丰增枯减”。宁夏的灌溉历史非常悠久,被称为塞上江南,这次水量减少,的确给他们带来了重大损失。
  李国英说,面对始料不及的难关,黄委会将与沿黄各省一起,携手共渡。有三方面的工作可以做一些,一是寻找替代水源——打井,因为灌溉区地下水还比较丰富。等丰水年再回补平衡。二是尽可能调整灌区的种植结构,一亩水稻需要超过1000立方米的黄河水,比较效益不合算。三是大力推行节水灌溉,减少大水漫灌,开源节流。李国英说,问题的最终解决,可能等南水北调西线建成后,才可能实现。
  李国英最担心的还是黄河断流问题。黄河第一次断流出现在1972年。此后26年间,黄河有21年断流,其中从1990年到1998年,黄河年年断流。1999年黄委会对黄河水统一管理3年以来,黄河一直没有断流,今年同样要确保。
  “现在是到了一个建立维持河流生命概念的时候。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水是母亲的乳汁,我们不能把她的乳汁喝干了,连冲沙的水都喝尽了,那样等于我们再抽干母亲河的血。”
(新华社记者顾立林张连业)
    郑粉莉代表:心忧黄土高原盲目生态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郑粉莉接受记者采访说,黄河生态治理的根本在于黄土高原的治理。而目前黄土高原的生态出现一些盲目的违反自然规律现象,这种生态建设实际上浪费财力物力,是最大的生态破坏。
    郑粉莉说,自然生态、林木植被有其生长发育的规律,乔木、灌木、草的种植必须符合其规律。必须对生态建设区有一个既宏观又具体的科学规划。
    在干旱地区种草种树如果不能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特别是地下水资源,在短时期内可能表现出较好的生态建设和治理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由于水的极度耗损而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陕北的沙漠地区大面积地植树造林并不科学,因为沙的涵水功能最好,一旦破坏,地下水位会下降,从而出现“绿了一小片,荒了一大片”,甚至更大的生态灾难。我们在陕北一些地方观测,沙漠地带,1米深都含水;而在成片的树林地带,5米以下都是干沙层。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5年来政府共投入5800亿元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国家下了这么大的力气,如果巨额资金用不到刀刃上、浪费掉了、甚至起到反作用了,真是让人心痛!”郑粉莉对此忧心忡忡。
    据了解,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区。在全河16亿吨泥沙中,90%以上的来自黄土高坡。(新华社记者张连业、顾立林)
    蒋洁敏代表:青海将生态移民把黄河源头变成无人区
    青海省常务副省长蒋洁敏代表12日透露,为了加大对黄河源头的保护力度,青海省将启动生态移民,使黄河源头恢复到自然状态,成为“无人区”。
    蒋洁敏是在人大青海团接受媒体集体采访时做这番表示的。他说,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都在青海,长江10-15%的水量和黄河40-45%的水量来自青海。保护好三江源头,对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都有着重要意义。三江源现在的人口虽然不多,但和历史上相比,已经显得多了一些,黄河源头仍居住着3000人。在这些地方要减少人类活动,进行生态移民,还这些地方的本来面目。
    蒋洁敏介绍说,由于气候原因和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破坏,近年来黄河来水量急剧下降,2002年只有109亿吨,相当于多年平均来水量的一半。去冬今春,黄河全流域来水量锐减,上中下游普遍发生旱灾,五大水库可调节水量为50年来最低值,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作为地处黄河源头和上游地区的青海省,除了加大源头保护工作之外,还要加快退耕还林还草的步伐,保护好水资源。同时青海也要作好节水工作,在农村实施节水灌溉,减少漫灌。
    据介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最近已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核心区面积为15万平方公里,核心区内实行封育、禁牧政策,使其逐步恢复到自然休牧状态。(新华社记者张毅、刘霄)
    李国英代表:我国有能力确保今年黄河不断流
    全国人大代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在此间说,今年上半年水文黄河径流量预计将是建国以来同期最少的,我国有能力确保黄河不断流,以确保中国第二大河下游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
    李国英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今年汛前(上半年)黄河的径流量大大少于正常年景已成定局。估计只有82亿立方米,加上沿黄水库可利用的蓄水35亿立方米,共计117亿立方米,比沿黄各地同期需要的167亿立方米水量少了50亿立方米,缺口约占需求量的三分之一。
    这位年仅39岁的水利官员说,黄河水利委员会将在确保不断流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用水户需求,同时已调减了今年上半年沿黄九个省区使用黄河水的配额,并要求各地打井取水,减少耗水多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在自流灌溉地区,地下水比较丰富,丰水年还可以利用富余的河水回补地下水。
    黄河第一次断流出现在1972年。此后26年间,黄河有21年断流,其中从1990年到1998年,黄河年年断流。1999年国务院授权黄委会对黄河水统一管理3年以来,黄河一直没有断流。
    “黄河水量总调度中心通过计算机控制1000公里以外水闸的开启。一旦入海口的断面小于五十个流量(立方米/秒),入海口的监控设施就会通过中心的大屏幕报警。工作人员根据警报启动枯水调度软件程序,这个软件会建议应该关掉哪几个闸。我们可以用计算机实时控制远处闸门的开关,收回某地的取水权”。
    “黄河94个涵闸已经有13个安装了这样的装置,今年要安装40座,剩下的明年将全部配备。”
    李国英说,黄河断流危及下游地区的供水,涉及郑州、开封、东营、济南等城市,还会影响下游工农业用水,如农业的灌溉,河南、山东灌区是全国最大的,有260万公顷。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和中原油田开采石油,都需要使用大量的黄河水。
    他说:流经青海等九个省区的黄河一旦断流,还会破坏沿黄的生态环境,不利于生物多样性和湿地的保护。断流还会使沿黄主河槽萎缩,将来对行洪不利,对大堤构成非常大的威胁。从文化的角度讲,养育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母亲河的断流会给人们的文化心理带来影响。
    在正常年景,黄河的水量为580亿立方米。1987年,国务院批准将黄河水年使用配额370亿立方米分配给沿黄9个省区,剩余的210亿立方米用于黄河冲沙。(新华社记者顾立林、江国成)
    别再向我泼脏水——母亲河的自述
    我叫黄河,全长5464公里,生于10万年以前,我的源头在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个省(区)。千百年来,我哺育着沿黄中华儿女,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我认作民族的摇篮,称我“母亲河”。
    从前,人们总爱说“跳进黄河洗不清”,说得是我含的泥沙大。我每年要把16亿吨泥沙带走,淤在下游把河床担得老高,有人又叫我“悬河”。这些我都没有办法,大自然就是这样安排了我,几万年也都这样过来了。
    最近又有一句话说我——“跳进黄河洗不净”,我听了很伤心。要是以前“洗不清”,澄澄泥沙就清了;现在洗不净,可事关我个人“品质”。不知道最近大伙到我那儿看了没有,我中游支流的汾河、渭河、洛河、新蟒河、沁河都脏得不得了,有的地方简直成为“排污沟”,脏东西超了好几倍,连我周围的农民都嫌我臭,浇地时掩着鼻子干活。
    前些年,我的水质都在三类以上,既能浇地,也能到机器里转转;现在好多河段的都不行了,就是放在池子里当景观用水,还有人提意见。别人对我说,从来没有见我这样脏过。从三门峡以下到入海口,7个水质监测口,有6个说我脏。他们对我说,中下游很多城市的饮用水都从我这里取,为了让人们喝得放心,处理脏东西多花了好多钱。
    我知道,今年这样脏,与缺水有很大关系。去年开始,我从来没有这样干渴,我一年的来水量比正常年份少了将近2/3,说是有实测记录以来来水最少的年份。而向我怀里排的脏水却是一天比一天多,10年间翻了一倍,现在一年有42亿吨,相当于我今年的来水的一半了,过去叫“一碗水,半碗泥”,现在成了“一碗水,半碗污”,根本消化不了。
    可能有人问了,不是说不让往你那里排污吗?其实也有人管,但总有人偷偷地排,检查的人来了,少排点,检查的人一走,照排不误。管这种事的也不好办,有人总结的很形象,叫“环保不下河,水利不上岸”。更何况,还有一些不肖子孙说是当地挣钱重要,我干净的事往后放放。我听说,天津已经不用我了,我真羞愧。人们费老大劲修了引黄济津的水渠,我却帮不了他们的忙。要是再这样给我身上泼脏水,我这母亲河就变成臭水沟了。
    救救我吧!
 (新华社记者顾立林、张连业)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