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湿地:遭受过度开垦的“生命摇篮”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2003年04月01日
 
 
    当被誉为“生命摇篮”的湿地遭受过度开垦之时,命运便赋予了她悲情的寓意。
    湿地对地球生态系统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将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
   生命的摇篮
    朝阳的第一缕光线穿过苔草叶片上的露珠,折射出道道金色光芒;苇丛中的小鸟发出第一声鸣唱,打破了清晨的宁静;野鸭轻轻拨动双蹼,划碎了平静的水面。此时,微风慢慢地撩开了笼罩在湿地上那层面纱似的薄雾。于是,沼泽里的芸芸万物,从水体里、淤泥里、苔草的根系里,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看吧,长着一对长长双腿的鹬,用长针一般的长喙,在泥里挑拣着它的早餐;挺拔的苔草更是挺直了身子,贪婪地吸收每一缕阳光。霞光中,三江湿地一望无际,生机勃勃。
三江湿地的形成
    湿地是介于水体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种生态系统。湿地的地下水接近地表,或地表经常被水覆盖。在湿地,植物群落中水生植物占优势,基底土壤排水不良,长期或季节性被水淹没,这些构成了湿地的基本特征。地球上主要湿地类型有海岸咸水湿地、内陆淡水湿地和人工湿地三大类。这三大类湿地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许多类型。三江湿地就属于内陆淡水湿地。
    如果说中国地图像一只雄鸡,那么三江平原恰好位于雄鸡鸡冠的前部。三江平原东北角的地势最低,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在这里汇合。三江湿地是中国平原地区最大的湿地之一。自第四纪冰川以来,三江平原的地质构造持续下降,成为积水区。三江平原的气候类型属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雨集中在夏天。当夏天河水上涨时,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水位高于沼泽湿地的水位。河水的顶托,使得沼泽湿地排水不畅,于是在三江平原形成一片汪洋。
 
 
地球之肾
    人们曾形象地形容湿地为地球之肾。肾是动物最重要的排泄器官,将动物吸收的有毒物质、动物体内产生的代谢产物排出体外。湿地接纳的污水主要是溶解于水的化肥、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污水进入湿地后,水流速度会减缓,有利于有机污染物和悬浮固体的沉淀降解。湿地植物对重金属有极强的富集能力。水浮莲、香蒲、芦苇等湿地植物都被成功地利用来处理污水。
    湿地还具有蓄水、维持区域水平衡的功能。湿地的土壤像多孔隙的海绵一样,一般具有蓄积比自身土壤重3~9倍甚至更多水分的能力。可以说,三江湿地就是一座天然大水库。
    当洪水来临时,位于河流两岸的湿地和湖泊,能将洪水存于湖泊和湿地的土层中,从而削减洪峰,减轻洪水危害。滞留在湿地里的那一部分洪水在洪峰过后的几天、几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才流出去,另一部分洪水则蒸发或下渗成为地下水,成为地下水的来源。
 
 
动植物的天堂
    沼泽型湿地是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中国有25万平方公里天然湿地,约占国土面积的2.6%,其中分布着许多野生动物,如三江平原分布着许多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三江平原水域中有77种鱼,这其中就有秋季从太平洋回归乌苏里江产卵的大马哈鱼。
    大马哈鱼生活在北纬35度以北的太平洋水域中,在繁殖期,回归到它们出生的河流产卵。每年9月上旬,乌苏里江里的大马哈鱼从太平洋溯流而上进入乌苏里江产卵。在回归途中,大马哈鱼不采食,急流险滩、瀑布悬崖都不能阻挡它们的步伐。大马哈鱼一生只繁殖一次,回到出生地产完卵,大马哈鱼便筋疲力尽,不久就死去了。
(文明杂志)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