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土保持及水环境保护初探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芦小玉 赵建伟 李建秋 郭兴坡
2003年4月21日
丹江是汉江的主要支流,是丹江口水库的重要流域区,发源于陕西省商县秦岭南坡凤凰山,豫鄂省交界处,集水面积14714km2,其中南阳市5789km2,主要支流是淇河、老灌河和滔河。老灌河发源于栾川县西伏牛山主峰北麓、西南流至卢氏县五里川乡后折向东南,经朱阳关入西峡县境,穿西峡、淅川县境,在淅川县老城东双河镇附近入丹江。干流全长255km,流域面积4219km2,属南阳市面积3266km2。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地,既要保证水库有水质优良的水送到华北平原受水区,也要防止对丹江口水库及其控制流域内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必须保护好南水北调的水源地,做好流域区内水土保持及水环境保护工作。
一、流域区内水土流失情况及环境现状
1.水土流失严重,洪涝灾害频繁发生
由于近年来森林过度采伐,森林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洪涝频繁,大量“天然水库”被破坏,森林拦截洪水能力日益衰减,抗灾减灾能力逐渐降低。在相似的降雨量情况下,现在的洪峰流量较过去的大,加上泥石流不断发生,河道淤积,行洪断面日渐减少,洪灾损失也较过去严重。2002年7月老灌河流域为暴雨中心,2h雨量为200mm,经调查计算,全流域雨量未超过1958年雨量,但洪峰流量却超过1958年洪峰流量,洪灾损失非常大。据统计,仅西峡县石界河、米坪、桑坪、太平镇、二郎坪及双龙镇等乡镇部分房屋冲倒,大量树木、道路、耕地、桥涵、水利工程冲毁,死亡10余人,直接洪灾损失超过3亿元。
2.水资源贫乏,农村饮水困难
山区地下水极其贫乏,农村饮水基本上全靠地表水,一般是直接从河道引水或引山泉水,由于近年来大量砍伐树木,林木涵养水分能力降低,河水经常断流,过去基本上不存在的农村饮水困难,现在却成了困扰山区生活的头等大事,且随着树木的不断砍伐,农村饮水困难数量将逐渐增加。
3.河溪水断流及水环境条件恶化
由于水土流失及环境污染,老灌河流域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水资源逐渐呈枯竭趋势,农村饮水困难人数增加,环境恶化,动植物资源减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灌河水质遭受污染,过去“青山秀水环境幽,庄户坐在林里头”的景色不复存在。
二、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水土流失导致树木拦蓄洪水能力减弱,洪涝灾害频繁,河道淤积,水源涵养能力减弱,自然水源减少,河流断流,水库蓄水能力下降,井泉枯竭,农村饮水困难,主要的人为因素是森林过度砍伐、坡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耕作频繁、超负荷放牧、基本建设未采取水保措施等。
通过调查,森林过度砍伐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薪炭林砍伐量越来越大,速度远大于树木自然增长速度。近10年来,该流域区内大量种植香菇、木耳等农副产品,砍伐了大量桦栎树等树种,一般树龄为15~20年,砍伐以后,很难恢复;上级部门意识到砍伐树木危害性时,要求用树枝秸秆发展袋料种植香菇,但群众栽培袋料时砍伐了大量幼树,结果危害更大;近两年来,灌河区域又开始大量栽培天麻,又砍伐了大量树木,对灌河流域树木进行掠夺性的采伐,山上已出现光山秃岭,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树木生长速度非常缓慢,其采伐量是树木生长量的几倍甚至几十倍,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家园遭到破坏,数量也日益减少。
三、环境恶化成因分析
环境恶化主要是滥施农药、化肥,造成环境污染。除农作物施用农药、化肥外,近几年来,农村病虫害严重,需要大量喷洒剧毒农药——1059及施用化肥,在毒死了害虫的同时,也毒死了大量的鸟类,对人体健康也产生了不利影响,产生的恶性循环是害虫泛滥,又不断喷洒剧毒农药,鸟类更少。残毒流入河流,破坏了水体环境,鱼类日渐减少,河水自净能力减弱,群众饮用了河水以后,也影响了人体健康。同时污染了南水北调水源水质。
四、水土保持措施
1.水土流失的预防
《水土保持法》作为我国自然资源法律体系和组成部分,侧重于自然资源的保护。根据《水土保持法》,老灌河流域在水土流失预防方面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禁止开垦陡坡地。《水土保持法》第14条规定:“禁止在25°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由于坡度大于25°时,水土流失量明显加剧。
(2)根据《水土保持法》有关规定,开垦禁开坡度以下、5°以上荒坡地,必须经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由于5°以上就开始发生中度侵蚀。
(3)采伐树木必须注意预防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法》第16条规定:“采伐林木必须因地制宜地采用合理采伐方式,对采伐区和集材道采取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并在采伐后及时完成更新造林任务。对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等防护林只准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
2.水土保持措施
(1)森草措施
加强用材林和薪炭林建设。水土保持规划应根据当地人口、畜牧业发展计划,制订出相应的用材林、薪炭林的发展规划,在防护林树种选择时应解决好用材林、薪炭林的关系和品种的配置,做到有计划协调发展,切忌顾此失彼。薪炭用量较大,如0.07hm2灌丛只能获得50kg烧柴,一年需4.67hm2灌丛才能满足一户的燃料需要。
封山育林育草。老灌河流域区,除留有足够的薪炭林之外,其他用材林应一律取消,严格控制用成材林及幼林发展山区经济,如栽培香菇、木耳及天麻等,实践证明,以环境换发展是行不通的,所得到的利益是暂时的,但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及负面影响却是长期的、难以弥补的。
积极发展经济林。经济林是发展山区经济、增加群众收入、保持水土的一项重要措施,应大力发展适合当地土壤、气候的经济林,如板栗、山茱萸、弥猴桃、核桃等。发展经济林不能破坏自然林,只能在荒山荒坡种植。否则,将会产生新的水土流失。
坚持乔木混交、乔灌草结合。改变单一纯林为多层结构的混交林,保护枯枝落叶层,提高保持水土的能力。
(2)工程措施
水平沟。一般布设在坡耕地和基本农田上方,沿等高线环山修筑。其主要作用是拦蓄降雨产生的坡面径流,减少对土壤的冲刷。
鱼鳞坑。在较陡的梁脊和支离破碎的坡面上,宜采用鱼鳞坑,坑的大小和间距要按当地径流量多少和林木需水量的要求确定。
水平梯田。水平梯田是山区坡面治理最主要的一项水土保持措施,是坡耕地改造的根本性措施,一般在坡度20°以下且土层较厚的坡耕地,均应修成梯田。
沟头防护。沟头防护是保护沟头,避免坡面径流的冲刷而引起沟头前进的措施,包括沟头截水沟埂和排水沟埂两种。
谷坊坝。是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的支、毛沟内,以防治沟底下切、沟头前进、沟岸扩展、抬高河床侵蚀基准面而修建的5m以下的坝。它可拦截泥沙、削减下游洪峰流量、降低沟道中水流速度。
淤地坝。淤地坝工程是以拦泥、淤地为目的的单坝或坝系工程,目的在于缓洪拦沙,变荒沟为良田,是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有效措施。
拦沙坝。山洪、泥石流挟带的固体物质,对下游工程、工矿企业、农田、村镇、道路有严重危害的沟道,应布设拦沙坝。
小型库坝工程。小型库坝工程为蓄水池、水库塘堰等。
(3)水土保持重点区动态监测
重点保护区是指对现有水土流失轻微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主要调查林地分布、林种、结构和郁闭度,草地分布、草种和覆盖率,水源涵养情况等;重点监督区是指对当前经济建设和自然资源强度开发的地带,要调查和监督土地利用及其保护,一是调查开矿、修路及建厂等对森林采伐、土石开挖、弃土废渣堆放等情况,二是调查和监督在开发过程中所采取的相应保护措施及效果。重点治理区是指对现有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要调查治理措施的布局、措施种类、质量、进度和效益等,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指标要求。
3.环境保护措施
(1)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与施药、施肥有机结合,尽量减少有毒农药的使用,施药、施肥应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统一规划,科学施用,以减少对土壤及浅层地下水的污染。具体地说,一定要在农业专家指导下有计划地选择农药的种类、浓度和喷洒数量。宁受经济损失,也不能滥施农药,破坏环境及污染水质,必须从源头保护南水北调优良的水质。
(2)建立水环境监测网络,实行动态监测、区域联防。水环境监测网是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的尖兵和耳目,应该优先建设,先行发展,在污染排放口设立自动测报与预警系统。
(3)实施总量控制,严格排污管理。减少污染物排放是改善水环境的根本措施,最有效的办法是根据流域水环境容量制定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对轻微污染企业污水排放指标严格控制,加大治理力度。由县政府制定的污染物控制计划,组织制定辖区内排污总量排污计划,组织辖区内排污总量控制计划,并将排污总量分解到每个排污单位,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控制污染物总量不超过规定指标。
(4)依法治污,认真落实水环境治理的法律法规。依法治污是改善水环境的关键所在,应在《水法》的指导下,加强依法治污力度。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