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值得重视和推广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张顺喜
国务院研究室农村经济研究司
[关键词]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封禁治理;生态建设
[摘 要] 水利部实施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取得了“多、快、好、省”的效果,即:林草植被增多、农民收入途径增多,植被恢复速度快、水土流失治理速度快,水土流失控制好、产业结构调整好、农村经济发展势头好,省钱、省时、省工。建议在大范围内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完善配套措施,正确把握生态修复着眼点和着力点。
2002年10~11月,我们对水利部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的部分县(市)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充分利用和发挥生态系统
自我修复能力,是迅速大面积恢复植被、治理水土流失的一条费省效宏的有效途径,值得重视和推广。
1试点地区的基本做法
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是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的基本指导思想,体现这一指导思想的具体行动就是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还草,关键是一个“封”字。而要真正做到“封得住、有效果。不反复”,还需要因地制宜、因时施策。试点地区主要有四种基本做法:
一是“以改促封”。改耗竭性资源利用方式为持续性资源利用方式。内蒙古乌兰察布盟鄂托克旗,改传统畜种为优良畜种,改本地山羊和绵羊为适合圈养的小尾寒羊,改传统的放牧为舍饲,发展集约化养畜产业,使“三化”(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原得以封育治理。
二是“以调促封”。通过结构调整,使封禁治理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有机结合,促进封禁治理的实施。福建省南安市,一方面将封禁治理与发展旅游业紧密结合,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另一方面,把农作物用地变为经济林用地,发展杨梅、批把、龙眼等亚热带特色林果业,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以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封禁治理。
三是“以建促封”。通过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解决人们的吃饭和烧柴问题,确保“封得住”。福建省永泰县,通过改灶节柴,以电、煤、沼气替代烧柴,解决生产和生活用能问题,缓解了封禁与烧柴的矛盾,使封禁治理得到落实。
四是“以移促封”。对生态环境恶劣、居民分散的边远山区,通过移民并村,结合小城镇建设和扶贫项目,实行集中安置。许多试点县的领导反映,在生态极为脆弱的地区,这是最有效、最有必要的做法,但目前由于资金和就业问题的困扰,实施难度较大。
2试点工程取得的主要成效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速度,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多、快、好、省”的效果。多:林草植被增多,农民收人途径增多。封禁治理后,林草植被的种类和面积都明显增多,农村经济发展途径增多。福建省永泰县通过封禁治理,植物种类增加了近三成,森林覆盖率由2.3%增加到43.3%。同时,围绕生态修复工程,全力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经济作物、乡村工业和旅游业,实现了农业收入和农民纯收人的双增长。
快:植被恢复速度快,水土流失治理速度快。陕西省吴旗县 1998年冬季到 2000年春季,退耕造林种草面积10.3万hm2,封禁育林育草13.4万hm2,是1997年以前造林种草保存面积的2.7倍。福建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对中、轻度水土流失区实施封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减少8 000多 km2,其中三分之二是依靠生态的自然修复能力实现的。
好:水土流失控制好,产业结构调整好,农村经济发展势头好。生态修复加快了大面积水土流失的治理速度,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陕西省吴旗县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后,大力发展集约型高效农业,培育草、羊、杏三项优势产业,积极兴办绿色企业,与实施前相比,国内生产总值。粮食总产量、财政收人、农民人均纯收人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均翻了一番多。
省:省钱,省时,省工。生态修复工程大大节约了植被恢复的费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人工种草每公顷需人工、籽种费1050元,人工造林每公顷需种苗、人工费1950元,而围栏封禁治理每公顷只需225~300元。福建省长汀县平均每公顷人工造林费用为3000元,而实施生态修复每公顷只需75元的管护费用,还大大缩短了植被恢复的时间。
3基本经验
(1)加强领导和管理。试点县(市)的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健全管理机构,配备工作人员,协调水保、林业、农业、水利、财政等职能部门,及时解决影响工程实施的各种问题,创造工程实施的必要条件。
(2)调动多方积极性,全民参与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制定工程规划时,各部门参与、相互配合;工程实施时,多主体参与投资,尤其是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多渠道筹措资金;封禁管护时,将“以法管理”与“以德管理”有机结合,尤其是充分发挥乡村社区村规民约的作用。
(3)因地制宜,因时施策。突出地方特色,抓住实施重点,造、管、封并重,在不同实施阶段采取不同的对策措施。福建省南安市,在山脚和山腰适当种植杨梅。柑橘、龙眼等既能保持水土又具有较好收益的经济林,做到治理与开发相结合,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相结合,实现了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4)堵疏结合,配套措施齐全。在加强封禁管护的同时,建设基本农田、改变传统生产方式、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疏通劳动力转移渠道,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确保生态修复工程的顺利实施。
4几点建议
(1)进一步发挥生态修复工程在大面积恢复植被。加快生态建设进程中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生态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大为改善,但大面积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的力度仍然不够,全国亟待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仍有210万km2左右,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为此,建议在大范围内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植被恢复,促进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
(2)分类指导、分区施策,不能搞“一刀切”。全国不同地区自然经济条件差别很大,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对策。在农牧交错区、“三化”草原区等地区,划定大面积封育保护区。在人口密度较大的长江上游、黄河中游等地区,对部分区域实行封禁治理,解决好能源问题。对重要水源水库库区、江河源头地区,要坚决实施封禁保护。
(3)完善配套措施,将生态建设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工程,既是一次大的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更是对传统农业生产和组织方式的变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围绕这一工程,中央和地方都要加大投人力度,制定扶持政策,不断深化改革,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创造工程实施的必要条件。
(4)正确把握生态修复的着眼点和着力点。生态修复的着眼点是改善生态环境,着力点则是解决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即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
收人、发展农村经济,切实解决好封育后广大农民的出路。
(5)生态建设要落实好“五个到户”。农村是生态建设的主战场,农民是生态建设的主力军,农户是农村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开展大规模的生态建设,要落实好“五个到户”,即政策宣传到户、任务落实到户、产权明晰到户、服务跟踪到户、补贴兑现到户。
[作者简介]张顺喜(1973一),男,湖北广水人,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资源与环境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