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灌区追求经济与生态双赢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2003年6月5日
灌区是农业文明创造的伟大成果
灌区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的相互交叉和融合,是我国“天人合一”的自然本位意识的体现。经过多年的建设,构成了“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灌区的开发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经过50多年的努力,我国灌排事业蓬勃发展,全国近1/2的耕地得到灌溉,4/5的低洼易涝农田、盐碱地和渍害低产田得到治理。通过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量开垦荒地,增加宝贵的土地资源,建设灌排工程,改旱地为水田,灌溉面积扩大了4倍,其中60%变成高产稳产田,提高了土地质量和产出效益。灌区蓬勃发展,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满足了产品供给。据调查统计,全国70%的粮食,80%的棉花、油料,90%的蔬菜、水果是来自灌溉面积上。许多灌区的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的新阶段。不仅如此,灌区良好的生态系统和人文景观的创建,还成为旅游业开发的热点。四川的都江堰、广西的灵渠、桂林的龙胜梯田、新疆的坎儿井等,都是“巧夺天工”的伟大壮举和秀丽宏伟的旅游景观。
灌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改善带来了很大影响。灌区内沟渠路林布置合理,平畦沃野,绿树成荫,是一个良好的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融合体。灌区内的土壤通过工程措施和合理开发得到改良。灌区开发后,改善了水环境,有利于变单一的作物生态系统为农、林、牧、渔协调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从而为生物的多样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但是,如果灌区开发不合理,那么将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河道的过量引水,造成河道输沙能力减弱、河床抬高、河道退化,影响航运、渔业及下游用水;河道水量减少,净化和纳污能力降低;河道缺水、断流,下游湖泊、湿地干涸,生态恶化。在井灌区地下水的严重超采,造成地面沉降,引发地质灾害。沿海地区造成海水入侵。灌区的无序开发改变了原有地形地貌特征,破坏了一些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致使一些珍稀动物、植物濒临灭绝。
生态灌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建设生态灌区(包括生态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等)就是要按照生态规律办事,创造出比自然生态系统有更高生产力的“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灌区追求的是生态与经济的双赢目标,通过建设现代化的农业、富庶的农村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使经济与生态形成合理、高效的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一)维护生态经济系统的平衡。长期以来,灌区以追求农产品的产量和产值为目标,走了一条粗放型增长的道路,在生产过程中抢资源、拼消耗。这种做法从经济上是不合算的(尤其那些高扬程灌区),从长远来看又是不可持续的。因此,生态灌区的基本任务,是正确经营和管理这个自然和人工融合的复合生态系统,维护生态经济系统的动态平衡,有机结合,协调发展。运动是生态系统功能的表现,正是这种物质循环、能量转换、信息传递和价值增值的运动,使灌区能够源源不断地向人们提供各种丰富的农、林、牧、副、渔产品。灌区要在引用法定水量和节水的基础上,更好地为建设生态农业服务,保障适时适量和安全供水,保障系统内水土资源的平衡、水盐平衡,为城乡生活和生态环境供水。维持生态系统中具有生命的生物体水分平衡及其环境所需水量,包括:人工生态系统(农作物、水库、坑塘)供水,天然植被、水土保持,河道、湖泊、湿地水生生物需水等。
(二)保护和改善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灌区的开发和繁荣占用了大量的生态用水,或者说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因此治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刻不容缓。要对现有工程设施按照新的功能进行调整,做到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灌区“长藤结瓜”式的工程布局,有利于生态用水的配置,所有的“瓜”不仅是蓄水设施,也要成为生物的乐园。
水污染对灌区的危害是严重的。当有毒物质进入食物链后,将对生物产生致命的影响。因此,要严禁污水进入渠道,实行灌溉、排污分设。灌溉回归水含有大量的农药、化肥,是面污染的重要来源,要实行科学灌溉,减少回归水的排放。对于水体的富营养化,有条件的地方,加强水循环,实行水体置换和冲淡。
(三)发展生态生产力。生态生产力就是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开发资源,做到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在灌区要采取保护和涵养水资源的综合措施,要大力推广节水灌溉、雨养农业、雨水集蓄利用、土壤水库、水肥耦合和作物调亏灌溉等技术。发展节水灌溉是发展生态生产力的集中体现,这里节水灌溉是节约水量和水资源量。农业生产不仅是经济再生产过程,更重要的是自然再生产过程,因此首先服从(利用)自然生命的活动规律。特别是在生态脆弱的地区,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这样才能使灌区各项生产力的发展成为有源之水。
(四)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我国农村幅员辽阔,有70%的人在村镇居住。为农村生态建设服务,是灌区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村镇规划和建设中,要把农村供排水作为重要内容,保障每个人都能饮用洁净卫生、符合国家标准的水。同时要健全排水设施,使生活污水达到灌溉水质标准。对于农村分散的乡镇企业、工矿企业供排水,要严格执行《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防止地下水和环境的污染。在供水时要考虑村镇的环境用水,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如村周围的生态林草、绿化林、坑塘、蓄水池的供水,为沼气池、养殖业、畜牧业、庭院经济供水、排水等。
(五)发展生态旅游业。发展生态旅游业为灌区经济发展开辟了一个新兴产业。灌区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景观特色以植物、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工程为主体,价值在于自然,魅力在于特色。灌区有山丘、水库、河道、湖泊、沙漠、草原、溶洞、温泉等自然景点,要以水为依托,以保护和利用自然景观为主,进行规划设计,切忌盲目大兴土木,滥造庸俗的人造景观。
(作者为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副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