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梦圆盛世 写在三峡工程蓄水之际(2)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三峡的十年建设,不仅凝聚着建设者们的聪明智慧,还凝聚了他们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当代大禹”郑守仁院士,在工地一住就是10年,他主持设计优化科研项目,节省投资3亿多元;青年工人田海涛,得知身患白血病,却主动请缨,把生命的最后4年时光留在了工地;十几个姑娘组成的“女子电焊班”,六年来用掉的焊条可装满整整25卡车;张为明和他的项目组三年金属结构安装总量达7万吨,相当于安装了10个百万级水电站;“移民先锋”冉绍之为找准移民试点的突破口,拖着患有关节炎的病腿,忍着哮喘病发作的痛苦,5次沿长江勘察;永久船闸开挖期的20个月里,武警水电部队现场指挥长荣耀久不停地奔波在钻爆、挖装、运输等工作面,每天来回20多公里,吃了1000多袋方便面,穿烂了20多双劳保鞋……
我们无法在这有限的篇幅详细讲述那无尽的故事。如果故事也有体积,每个故事一米见方,那一定会像三峡工程的施工量一样,排起来能绕地球一周,两周,三周……正是这些述说不尽的故事所蕴涵的民族精神,化成时代的绚丽长虹,凝聚起中华民族奋发复兴的巨大动力!
国梦渐圆——三峡工程能给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国家带来多少福祉与实惠?
站在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坐标上,打量它,端详它,让人不能不振奋。
——三峡工程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体系的建立。到2009年竣工后,水库总库容393亿方,其中拥有221亿方的防洪库容,能有效地控制长江洪水。
——三峡工程有助于国家电力保障体系的建立。三峡工程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达847亿千瓦时,辐射大半个中国,可使全国人均每年增加电量70千瓦时。由于地处我国内陆腹地,调峰能力巨大,有利于全国各大电网的联网。发电产生的巨大收益可陆续滚动开发长江上游,形成“西电东送”的大型水电站群。到2015年,以三峡为中心,国家将建成高质量、运行稳定的全国性供电网。
——三峡工程有助于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建立。“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三峡电力将直接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三峡年发电量相当于燃烧5000万吨原煤的能量,减少温室效应和酸雨。三峡水库通过调节不同季节不均衡的流量分布状况,有效地减缓洞庭湖的萎缩,提高枯水季节的下游水量,改善枯水期的水质,缩短长江口盐水上溯长度和入侵时间,减少上海人吃“咸水”的日子。
——三峡工程将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水库蓄水至175米后,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单向年通过能力将从目前的1000万吨增加到5000万吨,运输成本可降低36%,使长江真正展现“黄金水道”的魅力,撬动西部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西部地区的人民群众摆脱贫困,进入小康。
梦圆时节,庆贺之余,也有不少人不无忧虑地记起恩格斯当年的一个著名论断:“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这是一个深刻的忧虑。从人类的沉重历史中,从自己数千年与大自然的悲欢离合中,中华民族已经懂得这样忧虑,他的执政党更在痛定思痛中学会了这样忧虑。
正是这样忧虑,三峡方案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各路专家聚了一批又一批,各种试验做了一遍又一遍,各种分歧讨论了一次又一次,工程议案改了一稿又一稿,苦苦追求“好处最大、坏处最小的方案”……
正是这样忧虑,在三峡工程建设的同时,长江流域特别是中上游大规模的生态环保综合治理工程陆续启动:水土保持,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地质灾害处理,污染源治理……
正是这样忧虑,三峡工程大梦初圆,建设者们已开始在金沙江上的溪洛渡和向家坝再建两个大型水电工程。仅溪洛渡一项工程,即可将进入三峡水库的泥沙量减少47%……
正是这样忧虑,国家又决定投资4000多亿元兴建“南水北调”工程。从江苏扬州取水的东线工程已于去年开工,从湖北丹江口取水的中线工程年内也将动工。功成之日,丰沛的长江水将源源不断地输向北方,去滋润旱漠化日益迫近的广袤土地,城镇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