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恶化 沙漠逼进“亚洲第一沙漠水库”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2003.06.17)
新华网兰州6月16日电(记者 邹声文)甘肃红崖山水库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之间,是20多万民勤人的生命工程,有“亚洲第一沙漠水库”的美誉。近年来,随着当地生态环境逐步恶化,两大沙漠不断收缩包围圈,红崖山水库遭受着风沙入侵的严重危害。
据水库管理人员介绍,由于近年持续干旱,库区周围大片的林木和草场死亡、枯萎,沙漠前沿的地表也变得疏松,流沙开始向水库推进。现在,巴丹吉林、腾格里两大沙漠离水库不过一公里,最近的只有几十米。
频频发生的沙尘暴更使红崖山水库的处境雪上加霜。水库管理人员说,“这里本来就是沙尘暴多发地区,再加上水库周围有许多风口,使水库更容易受到风沙的袭击。强沙尘暴经过时,大风简直就是把沙尘一吨一吨地往水库里倒。”
风沙不仅损坏水库大坝,还大大缩小了水库的库容。据估计,每年沙尘暴会将35万立方米的沙尘填入水库。红崖山水库的平均深度已减少近2米,库容量也从当初的1.27亿立方米减少至目前的9700万立方米,淤积量达3000万立方米。而可用库容则更少,仅为7000万立方米。
只有民勤人才能切实体会到红崖山水库的重要性。从1958年到1997年,他们在40年的时间里,经过三期工程,投资2510万元,投入1400多万个劳动日,最终在沙漠里建成这座水库。“红崖山水库担负着民勤绿洲16个乡镇25万人的供水重任,没有红崖山水库,就不会有民勤绿洲,也就不会有民勤人。”
为了保卫自己的生命工程,与风沙抗争了上千年的民勤人行动起来了,在库区周围的沙漠里用麦草固沙,种植梭梭、红杨、沙枣等植物来防沙,以改善库区周围的生态环境。
水库管理人员指着周围稀疏的防沙植被说,“在这里抗击风沙入侵,肯定是一场持久战。什么时候才能成功,谁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