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人民网:亲历关东水土保持第一城---通化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江山 任东升
 
2003年7月11日 
 
    北国七月的盛夏,大地被绿色所覆盖。驱车行驶在关东长白山脉的通化绵绵山路,微风拂面,感到犹如仙境。看到我们的惬意神情,陪同我们同行的通化水利局的刘长满副局长爽快的问:没想到这里的山景这样好吧!确实没想到!
    到通化之前,从有关的资料上略微知道一些当地的风情,通化市的周围是长白山的龙岗山脉和老岭山脉,城市环山而建,傍江而居。当地百姓有这样的说法:半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由于河流众多,土层比较薄,加上城市的开发改造,当地水土流失的现象非常严重。1998年8月的一场山洪,在通化市区留下了平均30公分的淤泥和各种垃圾,最深处达2米。直接经济损失2.05亿元。
    眼前的景象无论如何让记者都无法想象出,这里当年是怎么样的一番景象。现在的通化市是吉林省唯一的一个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市。这样一个自然条件不是很好的城市为什么会在几年的时间里,成为吉林省唯一水土保持的示范市?这里的秘诀在哪里?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来到了通化市。
    但是,真的到了通化市的时候,要不是刘副局长的提醒,差一点忘了来这里的目的。
    在滨江公园,这个长1500米、宽12米、占地18000多平方米的带状公园,有园中园,也有各种雕塑和休闲场所。芳草茵茵,微风习习。孩子们在溜旱冰鞋,老人们在绿树婆娑中翩翩起舞。一位家住附近的老同志说,“过去这里是一个垃圾场,我们这里是两山夹一沟,平地一小溜,过去我们哪有地方可去啊。这不,现在就不一样了,这都是治理的好啊。”
    据刘副局长介绍,通化市水利局共拿出5800万元治理周边的山区,完成荒山林地和陡坡耕地退耕还林415公顷。完成9条河沟堤防10800延长米,完成浑江堤防6550延长米,建公园、广场、改造绿地91公顷。滨江公园就是由水利部门出资修建的公园之一。
    记者问刘副局长,通化市如何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把这个水土流失相当严重的山沟城市治理的井井有条,有什么秘诀?
    刘副局长笑了笑,告诉司机,带我们去太平沟。
    我们的车子下了公路,沿着一条6米宽的混凝土路,一直向前开进去。到了一个钢结构门脸,里边是一座3层的小楼。这就是通化市水利局教育培训中心。刘副局长指了指小楼所在地,“过去这里叫祸害沟,每到下雨都会顺这里把泥沙带到城里和河里,会给人们带来祸害。通过城市水土保持建设,不仅水土流失得到了治理,过去的祸害沟变成了生态沟、效益沟。”
    “要说治理的秘诀,说句实话,就是一个,那就是强化监督,依法管理。让老百姓拥护。”
    通化市城市水土保持建设从1998年开始历时4年,先后规范了一系列和水土保持建设相配套的制度和工作标准。如《水土保持行政执法跟踪监督、检查制度》、《水土流失补偿费征收责任制度》等,不论是谁,都一样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刘副局长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姓王的市民,未办理任何手续私自在山坡上建房,水保执法人员多次劝阻仍然无效的情况下,私建房屋被强行拆除。一些人托关系、找人情,希望得到照顾,但是,得到的都是一句话:“秤高秤低可以,短斤少两不行。”
    老百姓的拥护,就是通化市水土保持建设最成功的秘诀之一。
    记者注意往四周看看了,四个养鱼池,两道跌水坝,有许多的工人正在忙着种草,两侧的山上大小沟壑里有十几处谷坊等水保的建筑工程......一派山、水、人和谐的景象。
(人民网长春7月10电)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