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我国牧区水利建设用小绿洲换回大生态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新华网 呼和浩特 (记者 丁铭)随着牧区水利建设试点的不断扩大,我国西部牧区出现了一片片人工绿洲,既为牲畜提供了稳定的饲料来源,又使近年来不断退化、沙化的草原逐步得到修复。
    我国牧区土地面积达442万多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46.1%,其中草原面积40.57亿亩,可利用草原面积33.78亿亩。长期以来,由于草原超载过牧、无序利用、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人、草、畜矛盾突出,其中草原退化、沙化问题最为突出。
    草原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是超载过牧,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退牧还草,将超载牲畜从天然草原上退下来实行舍饲、半舍饲圈养,对大面积天然草原实行围栏封育,轮牧、休牧和禁牧,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和改善草原生态。
    为确保“围得住、退得出”,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地以发展灌溉饲草料地为重点,广泛开展牧区水利建设试点。各地根据不同自然条件,采取不同的建设模式,如以牧户为单元建设家庭灌溉草库伦,在有水土资源条件的地区联户开发连片灌溉饲草料地,在地表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建设大型灌溉饲草料基地,在河滩地区利用汛期洪水资源灌溉改良草场等,共建成灌溉饲草料地867万亩。2001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又先后投入1.2亿元,扩大了牧区水利建设试点,使灌溉饲草料地有了更大的发
展。
    以饲草料地灌溉为重点的牧区水利建设,起到了“建设小绿洲,保护大生态”的作用。根据内蒙古、宁夏、甘肃等省区试点的情况,灌溉饲草料地亩产饲草一般可达1000公斤以上,相当于40亩至50亩中等天然草原的产草量,可为20亩至100亩天然草场的围栏封育创造条件。内蒙古毛乌素沙地通过采取围栏封育措施,已使草原植被覆盖率由上世纪70年代的25%提高到现在的55%,部分地区达到80%以上。
    灌溉饲草料地建设不仅保证了牲畜的饲草料供应,提高了牧业的防灾抗灾能力,还促进了草原畜牧业从靠天养畜向舍饲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大幅度提高了牧业生产效益,增加了牧民收入。近年来参加灌溉饲草料地试点建设的牧民,全部对牲畜实行了舍饲、半舍饲圈养,人均收入普遍高出当地平均水平1000元至2000元。典型调查显示,北方牧区牧民户均拥有30亩至50亩灌溉饲草料地,就可以达到保护草原生态、实现生活小康的要求。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