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理清思路 突出重点 扎实推进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刘  震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北京  100053)

1 充分认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水土保持监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从水土保持工作的任务来讲,其主要任务是预防监督、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和监测预报。预防监督、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等三项工作对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估工作的需求原来就有、现在更为迫切、而且将日益增长。进行水土保持规划、开展预防监督和综合治理,需要定性、定量、定位的水土流失及其影响因子的信息。比如:水土流失状况、成因与发展趋势如何,人为水土流失的原因到底来自哪些方面,防治水土流失的效果怎么样,等等。因此,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和评价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的基础。预防监督、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等必须紧密依靠水土流失监测,而水土流失监测与评价也必须为水土保持管理工作服务;二者只有相互支持、紧密配合,才能科学、客观地实施预防、治理、监督和统一管理的职能。从水土保持的学科发展来讲,必须建立在监测的基础上,没有长期系统的观测、大量完备的数据积累和全面科学的分析凝练,许多科研工作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监测工作搞不好,我们整个水土保持事业的基础就会受到影响。从国家的宏观决策来讲,哪里应该作为防治的重点区域,生态建设投资的效果怎样,国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这些问题只有通过监测提供依据。
    水土保持监测又是服务于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公众水土保持意识的提高,对监测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人们关注生态安全、环境状况、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及时、准确、系统地监测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效果,将促进水土保持基础信息建设,加速水土保持管理的信息化,为定期公告提供信息,为政府制定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政策和规划提供基础资料,为改善生态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现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各级水利水保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规定,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是监测机构陆续成立,为开展监测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随着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启动,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各流域机构监测中心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监测总站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防治区监测分站等基本成立。各级监测机构配备了人员,购置了必备设备,建设了部分水土流失试验观测设施,并逐步开展了监测工作。
    二是开展了全国和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水利部组织开展了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成果已经向社会公告。黄河水利委员会开展了黄河流域土壤侵蚀遥感调查、长江水利委员会开展了三峡库区水土保持动态监测、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组织开展了环北京地区土壤侵蚀动态遥感监测、贵州省开展了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监测,等等。这些监测成果为做好新世纪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是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前期工作准备就绪。这是一项基础工程,是开展监测的能力建设。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水土流失试验观测设施、数据采集与处理设备、数据管理与传输设备等内容。该工程前期工作也基本完成,即将启动,工程的实施将对及时开展水土流失监测和预报,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国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情况,研究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实现21世纪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战略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四是各地的水土保持科研所(站)开展了长期的基础工作,积累了大量的水土流失观测资料。这些资料涉及了水土流失试验和水土保持措施效果观测等方面,有些资料已经有几十年的序列,这些资料十分珍贵。不少地方对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汇总。通过这些数据的整理、分析和挖掘,获得了许多规律性的结论,这对进一步开展水土流失预测预报工作意义重大。
    在各级水利水保部门尤其是监测机构的努力工作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尽管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监测工作开展的广度和深度不够,距国家的要求差距较大。水土保持监测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各级监测机构要不等不靠,创造条件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同时,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探索推进监测工作的新措施、新办法,不断总结经验,交流学习、取长补短。
    二是监测机构人员有待充实,人员技术素质有待提高。机构成立了,人员要及时充实,把学历高、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吸收进来。有的监测人员业务素质差,因此要注意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监测技术培训要坚持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服务,坚持与监测实践需要相结合,合理设置基础知识、上机操作和野外实习的课程和内容。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培养一批作风优良、业务熟练、技术过硬的监测人才。
    三是监测设施设备不完备,难以提供完备的数据。年初,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对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一期工程前期基础工作进行了检查,发现100个分站中仅有54个有监测场地和监测点,且标准不高、也不规范,难以满足监测工作规范化和监测数据标准化的要求。现在必须抓紧落实,没有监测设施的,国家支持的设备很难发挥作用。
    四是监测工作制度不健全。如监测数据报告制度、数据整(汇)编制度等均急需出台;监测机构的内部制度也亟待建立和健全。目前,个别地方的监测机构成立后,没有围绕监测这个主业开展工作,结果是抓了副业、丢了主业、不出成果。

3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目标与任务

    3.1 目标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是通过建立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对全国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状况实施监测,为国家制定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政策和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一是开展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效果的动态监测;二是及时掌握重点区域的水土流失防治状况;三是数据库与信息系统建设;四是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的开发研究与推广应用。

    3.2 开展水土保持的原则

    一是近期与长远相结合的原则。即近期重点和长远目标必须协调统一,近期工作必须为长远目标积累素材、打好基础。各级监测机构要树立长远意识和逐步发展观念,近期抓什么、远期抓什么要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从长计议。
    二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原则。微观监测是通过设立监测点与观测设施,定点定位地对水土流失及各种防治效果进行实地观测,其结果主要用于水土流失规律研究、预测预报模型开发、小流域规划设计,为农牧业生产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服务。宏观监测是利用遥感技术对全国、大流域和大区域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效果进行普查,其结果将成为区域和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重点水土保持项目布局等提供决策依据。
    三是高新技术和传统技术相结合的原则。运用高新技术开展监测,科技含量高,工作效率高、效果好,但这也离不开最基础、最传统的监测手段作校验。传统方法也要在实践中加以改进,提高其灵敏性、精度和效率。我们既要大力运用高新技术,也要同传统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四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监测工作要根据实践需要和技术的可行性,综合采用多种方法,定性、定量的反映监测结果,能定量的就要定量,难以定量的可以定性。定量的监测数据在分析和评价时,需要通过高度凝练的语言定性描述,特别是在趋势分析时,高度概括的定性表述就显得尤为重要。定性也必须建立在大量定量数据的基础上;否则,定性就可能产生偏差。
    五是与其他行业的监测相结合的原则。首先要与水文观测相结合。水文站是按江河流域布设的,积累了丰富的水文资料。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料。其次,要积极利用国土资源、农业、环保等部门的监测成果。总之,要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扩大监测成果的运用范围,更好地满足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需求。

    3.3 近期水土保持监测重点

    近期,水土保持监测的重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重点地区水土流失监测与公告。如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和长江上游等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地区。二是开发建设比较集中的区域水土保持监测。如三峡库区、晋陕蒙接壤地区和珠江流域南北盘江等,需掌握水土保持方案的落实情况,监测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等。三是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监测。主要监测生态修复工程效果,如不同地区、不同阶段修复区植被的恢复程度,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等。四是水土保持大示范区监测。如何评价示范区的建设效果,怎样评价投资效益,都离不开监测。五是水土保持数据库建设。为做好数据库建设,各级监测机构和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县都要做到有硬件、有软件、有会操作计算机的人、有管理制度。今后,各级水土保持部门在水土保持统计工作中务必要发挥监测机构和监测系统的作用。

4 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措施

    一是抓好规划,理清思路,明确重点。监测机构新成立起来,工作怎么开展,总体布局是什么,重点在哪里,必须通过科学、全面的规划予以确立,然后有计划、有步骤、扎扎实实地推进工作。
    二是抓紧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网络建设必须做到机构、人员、办公场所、经费及监测场地和监测点等六个到位。但目前监测场地和监测点建设差距很大,各地应多渠道筹措资金,按照水土保持试验规范和监测技术规程的要求,尽快补充和完善监测设施,开展水土流失观测。
    三是抓规章制度建设。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来做保证。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流域机构监测中心站、省级监测总站及其分站都必须建立科学严格、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以保证监测工作的规范运行。
    四是抓人员素质提高。事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各级监测机构务必要抓好监测人员的技术培训,尤其是监测分站和监测点更应如此。因为大量的监测数据要靠他们亲自采集。要加强与有关科研单位的交流和协作,不断提高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质。
    五是抓科技含量提高。各级监测机构要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加强技术合作和人才交流,相互配合,取长补短,以科技为支撑,保证监测的质量。
    六是加强与相关行业的协作。要广泛利用有关部门的成果,借鉴其方法和技术,促进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发展。
    另外,监测机构在抓好监测工作的同时,也要兼顾其他方面的工作。如项目评估、规划设计、科研和科技开发等。但要把握好尺度,千万不能抓了副业,丢了主业,本末颠倒。

5 对水土保持监测人员的几点要求

    一是要精通业务,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要经常关注国内外水土流失监测与科研的动态,如国外关于水土流失监测的内容、技术和方法,了解国内教学科研单位、监测机构的好做法和新经验,努力成为监测工作的行家里手。
    二是要深入实际,多实践,了解水土保持各项业务。做监测工作,需要不断地去钻研、去创新,特别要深入实际,掌握实践中的知识,把理论同实践结合起来,不能只知数据处理不知数据采集,或是只道数据采集不会处理应用。监测人员在从事监测工作的同时,也要了解和掌握综合治理、预防监督等方面工作的知识和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使监测工作更有目的性。
    三是要掌握和熟练运用先进技术,不断研究创新。监测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的工作,监测人员必须掌握先进技术,运用新设备、新仪器。在监测实践中,要不断创新,对传统的监测手段和方法进行改进,不断丰富监测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
    四是必须具备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监测数据的可靠性要靠监测人员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来保证。如果在采集阶段数据就不可靠,那评价就失去了科学性,应用就要出问题。讲职业道德,就是要实事求是。监测数据,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能随意填写;要尊重科学,遵守制度。只有这样,才算是一个合格的监测人员。
    总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任重道远,相信经过广大监测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不断实践,开拓创新,将在较短的时期内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服务于国家生态建设、满足多方面需求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技术体系。
 


* 本文为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刘震于8月5日在第一届全国水土保持监测人员上岗培训班上的讲话。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