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富民之路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陕西省米脂县委书记 张雁冰
走进米脂县高西沟村,户户果飘香,路路树成行。放眼望去,青山耸翠、绿草如毯,沟底鸭游鱼跃、清波荡漾,一排排新窑洞窗明几净,一个个宽敞小院恬静温馨。凡是到高西沟来参观指导的,无论是中央、省、市领导还是有关专家,无不为之惊叹、折服。榆林市委书记周一波前不久来此检查工作时,挥笔题写了“生态环境的一面旗帜”,要求以高西沟村为榜样,推动全市的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工作。
高西沟村过去同陕北其他村庄没有两样——山连山,沟套沟,年年遭灾害,十种九不收。然而,这个只有4平方公里土地面积、500多人口的小村,以其治山治沟的显著成绩脱颖而出,独树一帜。1962年1月8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曾报道了高西沟村水土保持的经验,同时发表了社论,赞扬高西沟人民改造河山的英雄气概。此后40年中他们围绕“山清、水秀、村美、人富”这个大目标,坚持不懈,奋斗不止。40年后的今天,高西沟人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响应“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伟大号召,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全村所有坡耕地全部退耕,昔日老典型更现辉煌。
总结他们的主要做法,概括起来就是“建、退、封、调”4个字,即建设高标准农田,将低产坡耕地退耕栽树种草,封山禁牧,调整产业结构。在实践中,该村探索出了农林牧用地大体各占1/3的“三三制”模式,缩减粮田面积,扩大树草种植,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过去每年从高西沟流出的泥沙有4万多吨,经过治理,基本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
高西沟能找到一条以封山禁牧、兴田打坝为突破口的生态环境建设途径,能长年累月地坚持下来并取得明显成效,重要的是高西沟人民在实践中树立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关键是高西沟村党支部始终按照兴村富民的要求,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坚持带领全村群众苦干实干,摸索和创造出了适合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成功经验。
治沟打坝、精种高产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由之路。高西沟村有21条沟,他们累计治理沟道15条,打坝121座,形成坝地80亩、堰窝地360亩。在此基础上,高西沟人民还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在所有的旱平地、水坝地上,采用垄沟种植、地膜覆盖、间作套种。稳定高产的基本农田为山地退耕还林还草奠定了基础,更使许多农民从广种薄收中解脱出来,减小了劳动强度,为生态建设提供了稳定的劳动力。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必要条件。他们按照“山上缓坡修梯田,沟里坝地打堰窝,高山远山森林山,近村阳坡建果园,弃耕坡地种牧草,荒坡险洼种柠条”的布局进行综合治理,既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调整结构、创新模式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选择。高西沟人把过去的“三三制”模式发展成为水保生态型林业、主导经济型牧业、补充自给型农业的经济结构,形成了林草田分别为三、二、一的新模式。在“三二一”新结构中,“林”是高西沟生态建设的主体;草羊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重中之重;基本农田是高西沟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和保障。200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将近2000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1100元。经过50年的艰苦奋斗,全村林草覆盖率达64%,治理面积达78%。而今,全村人正在向3年后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的目标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