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第六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大会召开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中国环境报讯沙丘仍在许多地方吞噬着良田、村庄,全球已经有1/3的土地因荒漠化而退化或受到威胁。面对如此“沙逼人”态势,人类只有走同心协力、防沙治沙的必由之路。为此,第六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成员国大会8月25日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召开,探讨防治荒漠化的具体措施及公约的财政机制问题。
8月29日,与会各国代表纷纷表示,愿意选定全球环境基金为该公约的财政机制,这在促进公约的有关项目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会议期间,“公约实施评审委员会”通过了包括推选全球环境基金为该公约的财政机制等一系列决议草案。“公约实施评审委员会”建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秘书处与全球环境基金应该做出一个有关其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以便在2005年下届公约成员国大会上得以审议并通过。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全称为“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沙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沙漠化的公约”,1994年6月7日在巴黎通过。1994年10月14日,中国代表签署该公约。1996年12月30日,中国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该公约。
荒漠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世界各国直接或间接地受其影响。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近日介绍,非洲受其危害最大,其大陆2/3的面积被沙漠或干旱地覆盖,然而,在此地生活的大多数居民却依靠自然资源谋生。美国1/3的土地受到荒漠化的影响;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1/4的土地被沙漠或干旱地所覆盖;西班牙31%的土地正在遭受严重的荒漠化威胁。北半球荒漠化日趋严重,如美国屡遭大旱,欧洲南部地区缺水。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最近在分析荒漠化的原因时指出,荒漠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引起的。在过去,干旱地经过长期干旱或旱灾之后便能够比较容易得以恢复。然而,现在的情况是,如果人们不对干旱地进行可持续性管理,干旱地便往往会很快丧失生产力。令人担忧的是,如果对一个地区土地管理不当,该地区积累了几个世纪的表层土便会在几个季节之后被风吹走或被水冲走。今天,由于过度耕作、过度放牧、森林破坏和不良灌溉措施,干旱地正在不断退化。
这次会议将于9月5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