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地坝 让黄土高原重现绿色生机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陕西省延安碾庄流域淤地坝建设篇
本站记者 刘自国 王琳琳 孙太旻 2003年09月24日
距离革命“圣地”延安市区只有十几公里的碾庄流域属延河一级支流。在遍地是“红色“的延安宝塔区,多年来,碾庄流域唯一”著称“的是其裸露的黄土和触目惊心的水土流失。
近两年来,碾庄流域“人气”骤升,用该流域双田村村民陈占谋的话说:“来我们这儿参观的人多着呢,有时一天好几批。” 让碾庄流域名声大噪是其依托退耕还林和淤地坝建设的“绿色革命”。“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村有百亩坝,大旱也不怕”。憨厚的陈占谋还用浓重的陕北口音念起顺口溜。
在碾庄流域记者看到,漫山的果树、苍翠的灌木和青青的草地已基本覆盖了曾经裸露的黄土。沟道里放眼望去,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汽车穿行其间,唰刷作响的玉米林似乎让我们不经意间陷入了茫茫“青纱帐”。间或,是人们坐在淤地坝拦截水流后形成的池塘边悠闲垂钓的情景,点缀其中的白色蔬菜大棚里是正在忙碌的村民。
同车的延安市宝塔区水利局副局长吴谨介绍说,碾庄小流域总面积54.2平方公里。从1956年开始,该流域坚持以坝系建设为重点,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在干沟、主沟兴建骨干工程上拦下保,在支毛沟建小型淤地坝全拦全蓄,现建成淤地坝192座,基本形成了上下游兼顾、大中小结合、上蓄下保的配套坝系,取得了显著的拦泥、防洪、经济效益,使流域面貌得到根本改变。
按照中央有关政策,自1999年以来,延安市又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使大面积的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至2002年底,退耕还林验收合格面积达到463.46万亩,全市已累计兑现补助粮食5.94亿公斤,现金补助1.16亿元。延安昔日的荒山披上了绿装,地表植被逐年增加,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延安市宝塔区副区长杨东平告诉我们,在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作为延安市水土保持重大建设项目之一的淤地坝工程,多年来,在全市的退耕还林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配合坡面治理、控制泥沙出沟,实现退耕还林工程“树上山、粮下川”目标的最后屏障。
“道理很简单,淤地坝建设所形成的坝地,使得农民在退耕还林后找到新的立足之地,找到解决口粮问题的新途径,成为当地农民的保命田。” 杨东平副区长一句话道破了退耕还林和淤地坝建设的微妙关系。
李渠镇党委书记董占军介绍,以往种地,农民经常要走十几里的山路,在非常危险的陡坡地进行耕种,人有生命危险不说,遇到干旱年份,经常是颗粒无收。就算是在平地上,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中的各种肥料都随着水土流失一起,导致每年肥料成本增加而产量难以增长的情况。而淤地坝能将泥沙就地拦蓄,使荒芜的沟道变成水肥条件好的坝地,为粮食增产创造了有利条件。据多年数据分析,1亩坝地的效益相当于8亩左右坡耕地和4亩旱地梯田。大旱之年,稳产效果更加显著。 “打坝如建仓,拦泥如积粮”的说法因此广为流传,人们都称淤地坝为 “命根子”、“粮囤子。
“没有大坝之前,一亩玉米只能收200斤,现在坝地一亩玉米能收将近1000斤!”碾庄流域双田村一位面色黝黑的老汉笑呵呵地向记者讲到,“坝地旱涝保收,只要一人能有一亩坝地,口粮问题能解决,心里就不会发慌。”
淤地坝不仅被当地农民称为“粮囤子”,还被称为“钱袋子”。坝地地势平坦宽阔,土壤肥沃,可以大力开展高效农业,改变过去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逐步形成农林牧渔各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记者在双田村采访时看到,该村已经发展了27户蔬菜大棚,种植蔬菜的村民韩杰丽说:“每个大棚平均8分地,仅大棚黄瓜一项,每年就能收入7000多元。”“还上山种地吗?”记者问,“现在蔬菜大棚就忙不过来,谁还上山种地。”
延安水利局给我们提供的资料还表明,淤地坝系可以从源头封堵向黄河下游输送泥沙的通道。目前,延安所建的1万多座淤地坝已拦泥沙10亿多吨。碾庄沟等初步形成坝系的流域已基本不再向下游河道输送泥沙。
通过坝系建设,有力推动了坡面退耕还林和综合治理,截至目前累计完成综合治理面积33.21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61.3%,其中兴修基本农田8522亩,营造水保林2万余亩,种草12000余亩。据统计,多年淤地坝建设共促进退耕还林还草1.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