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重建设轻保护 生态建设不等于造林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蒋高明
  我国人工治沙始于上世纪50年代,大规模治理从70年代末“三北防护林”建设开始,然而20多年人工造林治沙,“治理赶不上破坏”、“荒漠越治越多”。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之一是人们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生态建设就是“造林”,重建设轻保护,造林不管各地实际生态条件。这样做既浪费了大量经费,还延误了自然恢复的宝贵时间。
  最近我参加“院士专家科技西部行”,沿途看到许多“生态建设林”成片死亡。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一片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的干旱草原上,我们看到有约1000亩的(入侵物种)火炬树整片死亡。离此不远是近10公里长、1公里宽的人工“树坑群”,原想造“灌木林”的,但灌木没种上,却形成了新的风蚀坑。同在那里,天然分布的戈壁针茅、猪毛菜等干旱草原植物还在顽强地生长着。在兰州到武威间的高速公路上,我们看到在黄土高原沟壑丘陵上人工种植的侧柏,如果不花费大量人力和费用浇灌的话,成林的可能性不大。这些在进行着生态建设的地方,也在进行着直接破坏———挖洞采鹅卵石。好端端的黄土高原被挖掘得遍体鳞伤,非常容易诱发地质灾害和水土流失。
  明知造林不能成活,人们为什么还乐此不疲?除了政策原因外,“利益”驱动是根本原因。越是成片死树“赚头”越大,且不用担心风险。
  西北的干旱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区占到西北总面积的90%以上,绝大部分地区适于旱生的草、灌生长,乔木只能生长在高海拔、低蒸发量的局部山地(一般为阴坡或沟谷地),没有人工补水的地方,造林成功的可能几乎没有。三北防护林和90年代治沙工程中营造的476万公顷防风固沙林和37万公顷农田防护林,都是以乔木为主的,工程造价高,成活率低,维护、更新困难。
  河西走廊有1200公里的三北防护林带,因补水困难或地下水位下降而成片枯萎和死亡;宁夏自治区近百万亩人工杨树纯林,在2000年发生虫灾,人们不得不忍痛烧掉杨树林,防止虫害的蔓延;甘肃民勤县人工造林8.7万公顷,目前只剩下两万多公顷。
  另外,为了保证人工林的存活,大量开采地下水,民勤为造林和灌溉农田不断打井,造成地下水位由50年代的3米左右下降到30米,其结果是那些生存了几百年的梭梭、沙拐枣等大量死亡,真是“活了人工林,死了天然林”。民勤地区的年降水量只有115毫米,除了那些依靠灌溉的绿洲外,大面积的天然植被自古以来就是以荒漠灌木和半灌木以及耐旱的草本植物为主的。
  在年降水量仅100—200毫米的荒漠草原和荒漠地区,到处可见因滥牧、滥垦、滥采而沙化的土地;而在那些人和牲口罕至的地方,仍然能够见到覆盖度达50%以上的草灌植被,甚至裸露的地段也被灰钙土覆盖着,相对稳定而不会起沙尘暴。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