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土 建绿洲 富百姓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宁夏西吉县淤地坝建设走笔
本站记者 刘自国 孙太旻 见习记者 王琳琳
宁夏的“西海固(西吉、海原、固原)”,历史上曾是贫穷的代名词。这里山大沟深,土地贫瘠,十年九旱;这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的温饱问题曾一度很难解决。
深秋时节,记者一行来到“西海固”之一的西吉县。行走在田间小路上,映入眼帘的却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层层梯田上挤满了绿色的玉米和金黄色的谷子、糜子,坝地里的土豆、蔬菜、饲草和各类苗木茁壮成长,一个个小池塘镶嵌在田间。微风吹来,水波荡漾,好一派江南风光。随行的西吉县水保站站长李亚军向大家介绍,眼前的这一切,都是近年来“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的结果。特别是淤地坝建设的实施,使“苦瘠甲天下”的西吉县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得到了极大的实惠,看到了致富的希望。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和淤地坝工程的实施,土地利用结构逐步优化,全县已退耕2.6万亩,封禁治理3.36万亩。由于建成的坝系拦蓄了水,干旱地带造林种草的成活率大大提高,昔日的水土流失地,如今的山清水秀,绿树成荫。
几经辗转,我们终于来到曾被称为西吉县最穷的地方——聂家河小流域。
聂家河小流域位于葫芦河一级支流滥泥河流域。流域总面积46.6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4.9平方公里。以前,流域内旱、涝、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高达6000吨,自然条件恶劣,群众生活困难。2000年,聂家河流域被国家列入专项资金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截至目前已新建骨干坝4座,小型蓄水塘坝3座,蓄水池6座,水窑372眼,高标准基本农田15780亩,种草7300亩,营造水保林13300亩,发展经果林60亩,种植药材等760亩,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4.32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54.3%。
西吉县水保站站长李亚军介绍说,聂家河小流域治理中,将工程建设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试验示范建设同步推进,总结出集治理与开发为一体的“坝、窑、池、田联网”使用的新模式。即通过各种小型工程,将坝系工程建设进一步延伸到田间地头,丰水期利用小型抽水设备将坝内蓄水抽到池、窑中,以备缺水期灌溉使用。每年4月中旬蓄满所有水窑,5月份又补抽一次,已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2亩,2002年种植地膜玉米78亩、甘蓝16亩、西红柿4亩、其它蔬菜4亩,净增收1.63万元。这一模式不仅扩大了坝系蓄水容量,延伸了坝系的蓄水空间,达到了高水高用、低水低用的目的,还有效调整了用水时序,提高了用水保证率。
依托坝地,聂家河小流域在治理中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种植地膜玉米、美国兰花首稽、蔬菜、水果、中药材等高产高效作物,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已建成养殖场、基地、合作社3个,90%以上的农户养上了小尾寒羊,部分农户发展鹧鸪、獭兔等特种养殖。2002年底流域内人均有粮近500多公斤,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多元,分别比治理前增长了1.8倍和3.1倍。
聂家河流域在坝内投放鱼苗20万尾,坝基周围全部种植了芦苇,配套150米扬水泵站2处,移动扬水设备1套。由于水源得到了可靠保证,2003年春季完成了50亩梅杏、酥梨、李子、白凤、中华油桃等经济林果种苗基地,为坡面的杏树、山毛桃等树种嫁接,进一步提高水保型树种的经济价值,变水保林为摇钱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常委、供销社副主任马庭,下乡在聂家河抓扶贫工作已有不少时日。他向记者说道,贫穷落后地区致富关键在于正确的政策引导和充足的资金扶持。小流域治理,要注重协调“水保搭台,政府导演,农、林、牧、水、财各部门联合唱戏”各方面的工作,将有限的资金集中在同一个流域内实施综合治理,各显其能,互相影响,共同奏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现治理一片水土流失,建一片绿洲,富一方百姓的建设目标。
责任编辑: 王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