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淤地坝监测系统建设少不了科技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具有跨行政区域、分布面积广、分布类型多、管理分散等特点。建立统一、稳定、权威的监测系统不仅是水土流失规律研究和淤地坝工程管理最基础的工作,而且,对于科学、及时、准确地获取和反馈工程建设和管理动态信息,强化技术指导和科技成果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信息处理
  监测系统通过各种监测手段获得大量的监测数据。由于数据量大,实时性要求高,必须建立以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的数据处理系统,来适应淤地坝工程建设的要求。
  水文泥沙数据处理
  对典型小流域径流泥沙观测站水沙信息以及收集到的有关黄河干流和重点支流的径流泥沙信息进行处理。
  调查与巡测数据处理
  一方面对典型调查所获取的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实现局部信息与整体信息的接轨与整合,另一方面,对移动巡测系统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
  遥感影像处理
  主要包括航天遥感和航空遥感处理两部分。
  ■航天遥感处理。通过先进的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如几何处理、多光谱分析、高光谱分析、图像增强等,半自动或自动提取淤地坝的分布等有关信息。
  ■航空遥感处理。利用数字摄影测量处理系统,包括航片定向、正射纠正、DEM生成、等高线生成、信息采集等过程,提取区域相应尺度土地利用、沟壑密度、水土流失分布和面积、水土保持措施分布和数量以及淤地坝有关指标等空间地理信息。
  动态数据处理
  主要对不同时期监测获取的有关数据,如淤地坝发展动态数据、水沙数据、土壤侵蚀形态、土地利用及水土保持措施数据等方面的动态数据进行处理,以便为遥感信息的校验、水土流失规律研究和淤地坝效益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网络传输与信息发布演示系统
  网络传输系统
  通过以计算机网络(宽带网)为主体的通信网络建设,使分散的监测站网之间形成一个统一、有机的整体,并使各站点采集的信息运转于以安全防范体系为保障的信息高速公路上。淤地坝监测信息传输网络结合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传输网络进行。在考虑观测站、监测点、移动监测的数据传输的同时,还要满足一定的视频传输。
  信息发布及演示系统
  对采集信息和生成信息进行网络发布,实现不同用户的在线查询,满足不同层次淤地坝规划、科研、示范、监督和管理工作的需要。
  利用三维可视化和动态仿真模拟技术,以电子地图方式,形象再现坡面、沟道和小流域的水土流失过程和后果,同时,实现对淤地坝建设过程、拦泥淤地过程和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的直观再现。模拟淤地坝工程的布局、数量和位置。利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淤地坝点、线、面、体的查询。
  在监测技术方法上,要密切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和动态,积极引进和试验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探索在大范围内快速、高效、准确地采集、传输、处理和存储淤地坝信息的新途径,不断提高黄土高原淤地坝监测的科技含量。
作者:喻权刚 罗万勤 马安利 赵帮元 董亚维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