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竟平:准确认识新时期沙棘事业特殊重要性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2003年11月6日
本站11月6日讯(记者 夏海霞 张金慧)为纪念温家宝同志关于沙棘工作重要批示五周年,11月2~3日,水利部在京召开沙棘生态建设与开发专家座谈会暨全国沙棘学术交流会。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出席会议。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出席会议并讲话。鄂竟平强调,要站在国家改革与发展大局的高度,准确认识发展沙棘事业的特殊重要性。
1998年11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对有关专家关于沙棘种植和开发问题的来信做了重要批示,其后又多次关心沙棘工作进展情况。5年来,国务院有关部门积极贯彻落实批示精神,加大对沙棘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与此同时,沙棘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取得了长足进展。
鄂竟平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多年来沙棘生态建设与开发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他说,我国从1985年开始在黄土高原地区推广沙棘种植,18年来,全国各地对沙棘的认识逐步提高,在沙棘植被建设、科学研究、加工利用和产品销售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既保持了水土、修复了生态,又利用了资源、发展了经济,走出了一条发展沙棘产业的新路子,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方面沙棘建设工作快速推进。截至目前,中央已安排了1亿多元的专项经费,各省区也累计投入沙棘种植资金2亿多元。与1985年相比,沙棘的种植面积由1300万亩发展到了3200万亩,占世界沙棘种植面积的95%,成为世界沙棘种植大国。沙棘植被建设的快速推进,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加快了水土流失防治速度,减轻了风沙危害,改善了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沙棘产业全面发展。据初步统计,全国现有各类沙棘加工企业200多家,产品200多种,年产值10亿多元,年上缴利税上亿元,几十万农民、200多家企业职工通过沙棘种植和开发得到了收益,对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发挥了积极作用。鄂竟平说,沙棘事业之所以取得长足发展,一是通过沙棘的开发与建设找到了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效益的最佳结合点;二是国家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密切合作;三是有一大批热爱这项事业的有志之士为之不懈努力。
鄂竟平指出,沙棘事业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要看到,与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社会对沙棘这项事业的认识仍然不足;二是沙棘生态建设与开发投入有限,沙棘发展的速度还不够快;三是行业管理还比较薄弱;四是产业开发体系尚不成熟,产品结构落后;五是沙棘科技开发和科学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必须站在国家改革与发展大局的高度,进一步准确认识发展沙棘事业的特殊重要性。
鄂竟平说,前不久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使我国又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决定》提出了“五个统筹”与“五个坚持”,其中特别指出了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对过去改革开放20多年的经验、尤其是最近13年的经验总结,是我们贯彻的重点。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同时结合沙棘的建设与开发工作,重点研究几个关系。一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与沙棘事业发展的关系,二是以人为本与沙棘事业发展的关系,三是生态安全、生态文明与沙棘事业发展的关系,四是江河治理与沙棘事业发展的关系等。
鄂竟平强调指出,沙棘生态建设与开发中还存在许多重大问题有待研究解决,包括政策、体制、科研、人才、投入以及市场等等方面的问题。希望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和学者通过深入研究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为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今后大规模开展沙棘建设与开发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这项利国利民的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出席会议的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关君蔚、李文华等专家,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有关部门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