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琦葩——耳字沟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耳字沟流域特色治理
本站讯(记者孙太旻 通讯员孙广民)在鄂尔多斯高原上,有一个小小的支流名叫耳字沟。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曾使当地群众长期处于贫困线以下。自1998年开始对流域实施综合治理以来,昔日贫穷落后的小流域,目前已成为鄂尔多斯高原上的一朵琦葩,在当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耳字沟流域是黄河一级支流西柳沟流域的支沟,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柴登镇东部,流域面积为32.8km2,水土流失面积31.49km2占总面积的96%。流域内沟壑纵横,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年侵蚀模数为7500T/km2。项目实施前,流域内共有农户257户,人口940人,耕地376 hm2,其中水地12 hm2,林地226 hm2,治理度仅为7.6%,通过项目的实施,目前治理度己达到78.5%,而且使流域内的农民朋友已走上了小康之路。其主要成效是:
——实施精品战略,强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规模治理。按照“治严治满、不留死角”的原则,突出水士保持生态效益,在流域内形成了“高质量、大规模、上档次”坡面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精品工程。沟道实施沙柳护岸、沙棘封沟、牧草护坡。先后完成包括油松、沙棘、沙柳、拧条在内的高标准水土保持林1960.2 hm2,经济林0.2 hm2,人工种草167.5 hm2。
——大力建设特色水利工程,最大限度发展水浇地。先后在流域内建成大口井、小筒井共36处,围堰680O m,发展水浇地90.l hm2,梯田16.3 hm2。修建谷坊坝33座,淤地坝5座。
——典型引路,发展舍饲养畜。扶持养殖示范户12户,均有标准棚圈、牲畜活动场地、草料加工机械、青贮窑,给周边群众起到了示范作用,极大地推动了舍饲养畜和禁牧工作的开展。
通过五年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该流域的水土流失得到明显的控制,拦泥蓄水效益十分显著。据水土保持科研部门调查分析,到2003年,各项措施已拦蓄泥沙15.3万T, 年侵蚀模数由原来的7500T/km2减少为2641T/ km2,年泥沙拦蓄率可达到64.8%,年可拦蓄径流量72万m3,拦蓄率为58.6%。
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突出生态效益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人年均粮食由50Okg增加到173Okg,人均纯收入由治理前的765元增加到目前的2660元。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