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专家建议防治沙尘暴要天地结合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2004年2月29日
中国科学院众多沙尘暴研究专家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中国在沙尘暴研究方面存在气象条件研究与地面生态环境研究脱节的问题,防治沙尘暴应该天地结合。中国沙尘暴问题专家、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杨根生教授介绍说,经过多年的研究,中国目前已经对沙尘暴的成因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沙尘暴的监测和预报体系也已经初步形成,这些成果为预防沙尘天气打下了基础,但真正要做到有风无沙,还需将天空的预报和地面治理结合起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并加大生态建设的力度。
杨根生说,通过近年来的生态治理,科尔沁草原、浑善达克、毛乌素南部地区和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的植被得到了有效的恢复;黑河下游额济纳旗东、西居延海在干涸多年后,先后重现碧波,使这片影响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沙尘源地得到了有效治理;正在进行的北京周边地区风沙源治理,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杨根生认为,尽管目前的生态环境治理为缓解沙尘暴的频发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中国荒漠化的速度有增无减,荒漠化面积仍然在扩大,又产生了许多新的沙尘源。在这种情况下,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依然十分繁重,这也将是中国今后治理沙尘暴的一项长期性工作。
中国土地荒漠化问题专家、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所长王涛也认为,加大生态治理力度是防治沙尘暴的根本出路。但与此同时,也要采取多种措施来抵御沙尘暴,减少沙尘暴带来的损失。他介绍说,美国的亚利桑那、德克萨斯等地也有很多开垦出来的土地,但美国在沙尘暴研究方面的天地结合方面非常成功,每次强风到来之前,美国的气象部门就能够提前48个小时准确地预测出强风的行走路径,然后在强风经过的地区,对裸露的耕地进行一次喷灌,使干燥疏松的土壤变得湿润结实,从而切断风沙源的供给,有效遏制了沙尘暴的发生。王涛认为,中国的技术力量虽然没有美国雄厚,设施也没有美国先进,但我们在沙尘暴研究方面,也应该注意气象条件研究和生态环境治理的配合,实现防治沙尘暴的天地结合。
作者:汪训波 马维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