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研究发现 冻土退化引发黄河源区危机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2004年03月22日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专家,通过对黄河源区多年冻土退化引起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研究,发现多年冻土退化使赋存于高寒草地和维系高寒草地生长发育的多年冻土上部的冻结层上水水位持续下降,从而引发和加剧了高寒草地的退化、沙漠化、盐渍化以及水环境变异,认为这是导致黄河源区高寒草甸失水,并向沙漠化草地和“黑土滩”退化的主要地质原因。
资料显示,近10年来,黄河源区河湖附近多年冻土区范围存在大幅度退化现象,局部多年冻土层厚度减薄乃至消失,多年冻土下界上升,且垂直上升幅度大于50米。
自1980年以来,季节冻土区出现季节性冻结深度变浅、季节性冻土厚度变薄和冻结期缩短等退化现象。
研究发现,黄河源区的主要自然生态系统多建于冻土地质环境条件之上。冻土的发育需要有可冻的水源及寒冷的条件,而近几十年来,全球气温升高等因素已使冻土环境发生变化并关联到生态环境中的水、土、热等环境条件的变化,从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专家建议,保护黄河源区多年冻土已刻不容缓,如何防止多年冻土退化,维持黄河源区生态系统平衡,促使黄河源出水量和水质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较高水平,将是未来生态与环境学深入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李峰王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