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黎安田委员呼吁调整退耕还林政策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农民说退耕还林政策好,希望能永久维持下去,但5~8年后,没有了粮食补贴,退耕成果能否真正巩固,将是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最大隐忧。”全国政协委员、长江水利委员会原主任黎安田呼吁,“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态环境建设思路,压缩退耕还林项目实施规模,将资金安排到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项目上来,加大小流域治理、沼气池建设、人畜饮水和天然林保护等项目上来,保证我国生态建设真正按科学的技术线路推进。”
  黎安田委员去年曾对几个省、直辖市的生态环境建设进行了调研,他的总体感觉是当前社会各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普遍增强,国家投入力度很大,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退耕还林方面主要表现在退耕范围过大和退耕成果巩固等问题上。
  “对生态环境建设,既要加大投入,还要重视研究生态环境修复的思路和方法。”黎安田介绍,从我国的实践来看,具有广泛意义的解决坡耕地问题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给农民补助粮食实现退耕;另一种是将15~25度的坡耕地改为水平梯地,并配以完善的坡面水系,使人均基本农田达到1亩左右,解决基本口粮问题,从而实现大于25度的坡耕地退耕,其水平梯地的面积小于整个治理面积的15%。后一种是长江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中推行和坚持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改善耕地质量,一亩水平梯地能顶三亩坡耕地,农民口粮有保证,其坡地退耕还林的部分是净增加的资源。
  黎安田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区、一条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和良好生态环境的维持,应立足于该地区逐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而不能建立在主要靠外部供养来维持的基础上。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多山、农业和农民大国,生态环境建设尤其应该坚持这一原则。从我国实际看,大多数地区都能通过自身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满足当地人民生存发展的基本需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作者:本报通讯员 周长征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