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亮点工程”建设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淤地坝建设纪实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记者孙太旻通讯员杨宽生)自2003年水利部启动三大“亮点工程”项目,特别是去年11月初召开的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暨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启动会议以来,黄土高原地区大规模的淤地坝建设项目已在黄土高原地区全面展开。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有效促进“亮点工程”建设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已在流域省(区)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鄂尔多斯市的准旗、达旗、伊旗、东胜4旗(区)淤地坝建设,以其多沙粗沙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治黄的需要而先期列入国家的试点工程。自从1986年黄河上中游地区开展骨干坝试点工程以来,该市以骨干坝建设为突破口的项目带动战略已在各地蓬勃发展。截止目前,已累计修建骨干坝275座,中小型淤地坝568座,控制流域面积2782km2,总库容达3.8亿m3,可淤地5.5万亩,灌溉农田3.56万亩,保护下游农田7.48万亩。开展淤地坝工程建设,既减少了入黄泥沙,又发展了基本农田。既加快了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和生态修复,又增加了粮食产量。较为完善的坝系工程,不但在缓洪减沙保安全上显示了巨大的作用,而且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多种经营,还有效地促进了坝系生态农业发展,稳定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近20年实践,他们在淤地坝建设上集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为大规模的淤地坝建设奠定了基础。
    ——前期工作是前提
    实践证明,前期工作质量的高低是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淤地坝工程建设具有面广、量大、分散的特点,技术性和社会性都很强,如果前期工作不扎实,工程建成后就很难取得预期效益,甚至会在暴雨洪水的作用下造成严重危害。为此,他们在项目前期工作上严格把好三关:一是严把规划可研关。坚持“以防洪保安、效益优先”的原则定项目;对于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规模大、效益好的小流域优先进行坝系规划,优先考虑工程建设;二是严把勘测设计关。通过实地勘测设计,多方案比较,选取费小效宏的项目进行实施;三是严把审查报批关。对所有上报的工程设计,坚持根据审批权限和规范要求,组织专家组进行初步评审。
    ——严格基建程序是基础
    根据流域机构和自治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在淤地坝建设中坚持按照《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管理办法》,积极稳妥地推行项目法人制、监理制、工程承包合同制,试行了招标投标制,严格按照基本建设项目程序管理淤地坝工程。坚持对无批复计划的不开工,无中间验收的不予竣工验收,变更设计不履行报批手续的不予验收,工程施工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不予验收,不落实防汛责任制的不予验收,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工程进度、工程投资和施工质量。
    ——先进施工技术是保证
    该市地形地貌千沟万壑,具有打坝造田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对不同的土类及其母质试验研究,总结出了相应的建坝技术成果,水坠法筑坝、碾压法筑坝、涵卧管斜卧管配套定型设计等广泛应用于建坝实践中,取得了既快捷便利又经济自安全的良好效果。
    根据流域面积大小,采取不同的建坝顺序,或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或沟头直打到沟口,或“一坝一塘”等多种模式,将单独运用的水库、塘坝和地下潜水的大口井、截伏流联合运行,大气降水和地下潜流合二为一,不仅大大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而且形成了拦沙、蓄水、排洪、淤地、生产有机协调的坝系工程。
    ——管好建设资金是重点
    由于淤地坝是一项投资多、周期长、效益大的工程,而且国家的资金投入有限。为此,他们通过地方配套和群众自筹方式,用于解决坝区淹没损失;通过扶持一些企业集团、社会团体和治理大户,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淤地坝建设;通过利用外资贷款建设淤地坝,较好地弥补了建设资金的不足。并且在资金管理上实行了报帐制,工程开工时先拨付30%的启动资金,随后按照监理人员核定的工程进度和报怅申请,经市局审核后上报自治区请款。这一制度有效地杜绝了截留、挪用、浪费国家资金等现象的发生,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三级管理制度”是手段
    工程竣工验收后,由旗区水保部门及时移交乡镇人民政府管理,明确规定了工程运行管理职责和要求。采取坝地与水源有偿使用或股份经营等诸多办法,推行了“三级管理制”。一是旗区水保局监督、乡镇执行、村社运行的三级管理模式;二是乡镇、村、社三级按权属划分管理职责的管理模式。不论采取那种模式,都要签订责任状或管理合同书,责任到人,为工程安全运行提供了组织保障。实行这种以坝养坝的管理模式,比较有效地保证了坝系的健康运行。
    ——落实监理责任是关键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在淤地坝建设中,抓好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头等大事。为此,该市特委托西安黄河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对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监理,签定了监理合同,明确了各自的责任范围。在施工期间,坚持常驻监理人员2-3名。建管双方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按照初步设计和有关规范对淤地坝的施工质量、进度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就地解决。对于工程放线、清基、隐蔽工程施工和坝体结合部等关键部位,基础实施旁站监理。随时督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记录和坝体含水量测定资料,按照规范要求层层把关,有效地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去年汛前竣工的26座骨干工程,都经过了“7.29”特大暴雨的考验,没有一处工程出现险情。
    ——工程安全渡汛是责任
    为了确保在建工程的安全渡汛,市、旗(区)的领导高度重视,每到汛期,主管领导都要带领水利水保部门负责人进行工程渡讯安全检查。为了把工程防汛工作落到实处,市、旗(区)及乡镇都建立了比较系统完善的防汛工作行政首长责任制,并对每一座淤地坝都进行了认真排查,建立了防汛预案,及时清除了安全隐患。由于工作到位,责任明确,连续多年在建的淤地坝工程都能安全渡汛。
    ——淤地坝效益是根本
    实践证明,淤地坝工程不但是治理黄河、减少入黄泥沙的根本措施,而且是黄土高原农牧民的脱贫致富工程;不但是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发展农业生产多种经营的基础工程,而且是退耕还林还草的保障工程,既给农牧民创造了能够自我维持、滚动发展的基础条件,又为生态的自我修复赢得了时间。东胜区依托修建的66座骨干坝,已累计拦蓄洪水515.8万m3,拦蓄泥沙746.7万m3,保护下游农田1.2万亩,开发土地1.73万亩,发展水浇地2.36万亩,并摸索出了“一坝一塘,引水上梁”的发展模式,使坝系建设初见成效;准旗西黑岱坝系工程,由9座骨干坝11座中型淤地坝、18座小型淤地坝组成,坝系总拦泥量478万m3,平均每平方公里拦泥14.9万m3,基本形成了洪水泥沙不出沟,目前已淤地1635亩,使原有的坡耕地全部退耕,人均粮食比治理前增加了4.5倍,人均收入由65元提高到2680元。很好地实现了“人田下川,林草上山”的建设目标。
    农民、农村、农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水利部里启动实施的淤地坝“亮点工程”,实践证明,将为黄土高原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是解决农民致富、农业发展、农村进步的基础性工程。同时,淤地坝建设工程还将是开展黄土高原生态修复工程的突破口,由此可以促进大范围、大面积的生态修复和保护植被,大大加快建设秀美山川的治理步伐。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