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砂岩地区沙棘植物“柔性坝”试验研究》通过鉴定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本站西安6月14日讯(通讯员 王富贵)2004年6月12日,由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在北京组织召开的《砒砂岩地区沙棘植物“柔性坝”试验研究》成果鉴定会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利部原总工程师徐乾清任主任委员,黄委副主任黄自强任副主任委员的专家鉴定委员会,在认真听取课题组工作汇报、查阅技术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并就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一致认为,沙棘植物“柔性坝”试验抓住了黄河治理的一项关键技术,是利用沙棘的生物特性在砒砂岩地区治理水土流失的一项技术创新。该项技术的群众适应性好,具有好的应用推广前景,同意通过技术成果鉴定。
该课题1995年在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正式立项,1996年在黄河水利委员会列为视同计划内项目管理,项目编号96-DD-019,由黄河上中游管理局主持。参加单位有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水保局水保所、黄委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四川联合大学高速水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研究分调查研究、野外原型试验、室内实验和理论分析四部分。经过五年的深入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
野外原型试验证明:沙棘植物“柔性坝”能够将70%—80%粒径大于0.05mm的泥沙有效拦截,改变沟道的输水输沙特性,结合坝下谷坊的拦蓄作用,可以基本上把泥沙拦截在支毛沟内,对于减轻粗沙对黄河中下游河道及干支流水库的危害有重要作用。
“柔性坝”内的淤积层不仅能够有效涵养水源、改变沟道的土壤水分状况、改善沟道生态环境,而且能够提高坝地的土地生产力,并促进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发展。
室内实验证明了植物群对水沙有较大的干扰作用,能有效地降低床面的切应力,输沙率降低,结果与原型观测一致。初步建立了植物拦沙的理论架构,为进一步研究该项技术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