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人民日报:改善黄河河口生态环境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耐碱植物覆盖“光秃堤”
 
2004年8月5日
 
    继今年4月种植的60多亩红花槐、白蜡树全部成活后,7月下旬,山东省林业科学院又在黄河河口南防洪堤上播种了70亩高羊茅草、狗牙根、高羊茅大众草等5种耐碱草本草种,昔日的“光秃”大堤开始披上绿装。
    黄河河口南防洪堤地处黄河入海口腹地,有17公里的防洪堤因筑堤土壤含盐量较高,土质碱化严重,植被难以存活,是黄河上出名的“光秃”大坝。山东省林科院于今年4月开始进行防洪堤生物植被保护试验,通过选择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耐盐碱、抗干旱植物,结合生根、微肥、营养缓释造林技术和土壤改良技术,形成多种优化的种植模式,解决黄河下游大坝盐碱含量高、干旱等难造林地段的生物护坡问题。项目计划实施3年。
    这项试验成功后,将促进堤防绿化,减少黄河河口地区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防大汛能力。
(王成 刘宪亮)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