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络智能水保监测新优势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在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内,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将更加科学化、网络化、智能化。
科学化体现在信息获取、处理过程的各个环节,一是反映水土流失特征的地表属性及动态变化的判定将建立在更加严格的理论基础之上,二是水土保持监测定量化程度的提高。
网络化是水土保持信息化、社会化的必由之路。各级水土保持监测部门将能根据不同的需要通过高速的传输网络系统及时迅速地得到所需要的数据,从而可以实时分析、观测其管理地域。灵活的数据处理分发能力对于许多具有实时性的系统,例如工程建设的水土流失监测、泥石流监测等是必不可少的。网络化工作可以依托现有的因特网,实现各级、各类水土保持机构和国内外社会团体、公众对水土保持监测资料不同程度的共享,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信息化程度。
智能化是水土保持信息化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其主要内容是水土保持信息管理在数据采集、信息提取、制图等方面提高智能程度,减少人工处理量。在国内,目前发展的重点是集成,即“3S”技术的有机结合。
名词解释:地球信息技术指对地观测、进行有关地球空间与属性信息管理与开发应用的技术系统。“3S”技术为其核心技术。“3S”(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GPS卫星定位系统)与专家系统ES、数字测量系统DPS并称“5S”技术。
水土保持监测部门可以按照统一的调查规范和精度要求,利用RS技术迅速获得大范围的土壤、植被、土地利用、水文等因子比较准确的信息。GPS技术可以为相对较小的地域提供精度更高的几何定位信息,GPS技术和RS技术的结合,可以为GIS系统提供精确的信息。GIS系统具备的空间查询和分析功能为及时掌握各种范围的水土流失状况、变化态势以及面积统计和水土保持项目生态效益调查等提供有力的支持。“3S”的结合,为现代水土保持监测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水土流失普查
在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工作中,通过TM数字影像和其他基础资料反映的土壤侵蚀信息,经过GIS编辑整理后,建立了全国土壤侵蚀数据库和图形库。可以在1∶10万的数字土壤侵蚀图上查询全国任一县(市)的土壤侵蚀现状,可查询每一地块的几何特征、侵蚀程度等。
水土流失数据更新
典型的水土流失数据更新是利用不同时期RS影像对比,发现变化靶标,再利用GPS技术为变化靶标精确定位,目前国内的土地利用监测精度可达1米。“3S”结合的调查技术可以减少县级调查50%以上的人力,缩短工时75%~80%,在大范围的地域效率更高。
水土流失动态分析
GIS系统可以提供各级行政、流域单元、各个层面的分类统计资料和有关属性因子之间的关系,GIS系统制图功能可以根据需要提供各种专题图、演示图和相应的文档报表。
水土流失预测预报
目前国内针对不同区域的水土流失特点开发出集成预测预报模型的GIS系统,或利用成熟的GIS系统开发预测预报模型已经有成功的范例。
动态
黄河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结合948项目的实施,对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状况进行了遥感普查,摸清了多沙区、多沙粗沙区分布和范围,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重点治理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在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系统开发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在土壤侵蚀规律研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战略性研究、水土保持综合措施研究和以野外生态站(点)为基地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监测与试验示范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国家黄河流域生态建设与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为黄土高原生态建设提供了试验示范样板。
陕西省:充分利用国债项目的机遇,投入500多万元用于监测网络建设,注意加强队伍体系建设和机构能力建设,推动监测工作的稳步发展。
北京市:发挥首都科技优势,引进智力资源,积极探索,利用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成果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计算机技术,对全市的小流域进行了划分,建立了北京市小流域数据库,为规划、治理和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并以地面径流观测小区数据为基础,连续四年对北京水土流失状况实施公报,提高了水土保持的社会影响力。
山西省:水土保持研究所长期坚持开展定位观测研究,积累了大量、丰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为小流域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效益评价和监测预报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甘肃省:定西市水土保持监测分站优化监测站点布局,科学监测,为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