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生态修复 依靠大自然力量治理水土流失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2004-9-15
黄土高原、长城内外农牧交错区的广大草原,在连续3年大旱的情况下,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破坏,林草植被得到了恢复,其长势是多少年来从未有过的。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一种全新的水土流失防治思路——生态修复。
水土流失一直是困扰我国的重要生态问题,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在9月12日至13日水利部与中国科学院共同在京举办的全国首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上记者了解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一条适合我国国情、费省效宏的水土流失防治途径,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宁夏盐池县实施生态修复3年后,全县植被覆盖率由25%提高到50%以上,草场亩均产草量由68公斤提高到150公斤。内蒙古、青海等一些地方实行季节性休牧、轮牧的效果也十分明显,锡林浩特市休牧区牧草平均高度比非休牧区增加4~9厘米,平均盖度提高10~30个百分点,亩均产量提高18~40公斤。江西省赣州市通过生态修复,全区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土壤侵蚀量每年下降100万~150万吨,中轻度水土保持面积基本降为轻度或无明显流失,许多河道的河床以每年2~5厘米的速度下降。
专家介绍,生态修复是指通过对一个区域或一个小流域的严格管护,排除人为因素对其干扰破坏,使区域内的整个生态系统得到休息,恢复生态结构和功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水利部门正视我国生态环境现状,为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基于部分地区成功实践的启示而做出的水土保持建设思路调整。专家同时表示,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治理水土流失,并不意味着要放弃人工治理。
作为我国自然科学和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历来十分重视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创新工作。中国科学院自建院以来,建立了重视水土保持研究的专门机构,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建立野外监测实验研究站,先后多次组织力量大规模开展水土流失考察和生态环境的遥感监测,开展多种类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机理的研究,为国家生态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地方生态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板。知识创新工程启动以来,中国科学院继续把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领域的工作作为科技创新的战略重点,在基地建设、人才培养、项目设置等方面进行了重点部署,取得了丰硕成果。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院士在全国首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上表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长期性、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系统工程,是重要的国家战略需求,也是基础性和战略性的科技创新领域,中科院在知识创新工程中将进一步部署和动员院属相关研究力量,积极支持、配合和参与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支持和参与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同时联合其它部门的研究力量,共同探索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途径,完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过程监测和效应评估,加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试验示范、模式的尺度转换以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