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还三江源草丰水美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青海省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地区由于过度放牧造成草原退化严重,生态恶化。目前,国家正在大力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通过减少草地的牲畜饲养量和减少三江源地区牧业人口数量的方式改善生态环境,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
近日记者在青海省的果洛、玉树等几个藏族自治州对十几个县进行了调查,牲畜超载是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高原草场呈现出急剧恶化的趋势,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造成了潜在的威胁。该地区包括藏羚羊在内的不少珍稀动物濒临灭绝。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玛多县过去素有千湖之县的美誉,可如今草场退化后,这里的高原湖泊已锐减掉了一半。在生态恶化的同时,由于草地载畜量迅速减少,三江源地区70%的农牧民处于贫困状态,生活十分困难。
2003年元月开始,国家开始斥巨资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该地区将减少牲畜总量的三分之一;通过退牧还草,扶持牧民定居等方式减少四分之一的牧业人口,让牧民过上安定的生活。据了解,对三江源保护的目标是通过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上扭转三江源地区生态持续恶化的趋势,使草地得以恢复,野生动植物以及湿地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
目前,在当地各县乡所在地,设置齐全的牧民新居已经部分落成,首批牧民搬进了新居。其余牧民将在今年10月份开始搬迁。
>>>详细内容
主持人敬一丹:
你好观众朋友,欢迎您收看《焦点访谈》。
这个镜头是在我们记者最近在青海拍摄到的,看完这个镜头以后,我们就想理想的牧场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呢?是绿草如茵?是牛羊成群?然而,今天牛羊成群也不一定都是好事,过度放牧给草原带来的危害是灾难性的。在青海省的三江源地区,目前国家和当地政府正在全力整治草场退化。
解说:
这首花儿曲调的青海民歌唱的是青藏高原上草丰水美家乡,牛羊成群的景象。在近年来,随着草场的退化,这种如诗的画面正在逐渐地远离人们的视线。如今从国家到青海省已经开始下大气力恢复这个地区的生态,牧民瓦洛向记者谈起了方面的情况。
记者:
您家多少牛羊啊?
瓦洛 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牧民:
羊的话250只以上,牛的话100头以上。
记者:
现在还有多少呢?
瓦洛:
羊没有了,牛有二三十头。
记者:
为什么会减少这么多呢?
瓦洛:
现在草退化严重,羊吃的草没有了,羊就减少了。
解说:
昔日草丰水美的高原牧场,究竟是什么原因遭到了这样的破坏呢?记者同地方政府一道从青海省的省会西宁出发在五天的时间里行程2300多公里,在青海省果洛、玉树、海南等藏族自治州的十几个县进行了一番调查。
容旭翔 青海省退牧还草的领导小组办公室工程师:
牲畜超载是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你看这草场退化到这样严重的程度,一般一个羊一天吃四公斤鲜草,一个牦牛吃十六公斤鲜草以上,退化这么严重的草场上怎么能承载那么大了牲畜饲养量。在现在三江源地区16个县中,有14个县仍是贫困县,而70%的农牧民仍处于贫困状态,这是三江源地区生态恶化造成的直接后果。
记者:
各位观众,我现在是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青海省三江源地区,这个地区之所以被称作三江源,是因为我国的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均发源于这里,这个地方地处青藏高原的腹地,生态环境异常的脆弱,尤其是草原植被一经破坏,就会引发严重的生态问题,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比喻,脆弱的三江源地区一感冒,沿江而下的广大流域地区就会跟着打喷嚏。
李若凡 三江源保护区管理局局长:
这个地区的熟化土层都很薄,一般的就是十到二十公分。那么这个草场一退化,这个草一消失的话,就很容易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长江黄河水患无穷。
解说:
从调查的情形看,在过度放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高原草场已经呈现出急剧恶化的趋势,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玛多县过去素有“千湖之县”的美誉,可如今草场退化后,高原湖泊已经锐减到了一半。
刘芝青 果洛藏族自治州退牧还草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玛多县就是曾经对牧民的收入来说,曾经是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时候有三年连冠,三年全国来说农民的人均收入就是第一的。到现在,就是沦为生态难民区、重灾区,现在我们的畜牧业也可以说是走到尽头了。
解说:
草场退化不仅是严重地影响了当地的畜牧业发展,还对青藏高原这个世界屋脊的动植物天堂构成了直接的威胁。
李若凡:
这一地区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动植物种类也比较多,像咱们这块儿,高等植物就有2300多种,另外就是野生动物有300种。像藏羚羊、雪豹、野牦牛、黑颈鹤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就有69种。
记者:
那么现在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李若凡:
像动植物、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遭到很严重的一些破坏,那么不少的动物濒临灭绝。
解说:
从记者几天的昼夜观察看,除了偶尔见到几只零星的野驴,其他的珍稀动物全都没了踪影,看到最多的就是对草场破坏极大的高原鼠兔。从2003年1月开始,国家开始斥巨资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目前一系列的环保措施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
记者:
改变三江源地区这个草场的生态环境靠什么?
容旭翔:
主要靠一个是减少草地的牲畜饲养量,由于目前草场退化以后,牲畜饲养量不减下来,生态环境是根本恢复不了的。
解说:
按照草场的产草量来核定允许放牧的牲畜数量,整个三江源地区要减掉的牲畜数字竟然占到了牲畜总数的三分之一。称多县清水河镇裁减的数字更是惊人。
记者:
乡里头这个牲畜量一共有多少?
江永文保 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清水河镇党委书记:
乡里头现在牲畜一共有9万多头的牲畜。
记者:
减畜,要减掉多少?
江永文保:
40%多的牲畜必须要减掉。
记者:
40%多?
江永文保:
40%。
记者:
这么大的量?
江永文保:
对。
解说:
牲畜是牧民的生活来源,一下子减到这么大的量,牧民们会怎么想呢?清水河镇的藏族牧民卓活这一次一共是减掉了近百只牛羊,可他对此并没有生出怨言。
卓活 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牧民:
人的话要靠牲畜生活,牲畜的话要靠草场生活,如果没有这个草场的话,牲畜也就没办法。
解说:
减畜作为恢复草场植被的一个方面,无疑是有了积极的作用,而减少整个三江源地区的牧业人口,使草场从根本上得到休养生息则是更加艰难的工作。
记者:
草场这个人口,要减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容旭翔:
减人口,我们是力争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草场上的人口减少四分之一。
解说:
目前,在当地的各个县乡所在地,一片片地牧民新居拔地而起,有整齐划一的院落室,也有临街建起的商铺型,这与牧民多少年来一直栖身的游牧帐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刘立明 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副县长
国家在这方面投资的是大套,大套是四万块钱,小套是三万。
记者:
什么时候人才能搬下来?
刘立明:
十月份开始搬迁。
木洛 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县长:
原来牧户,尤其我们这里是游牧生活,今天在这个地方,明天又在那个地方,甚至今年夏天两个月在这个地方,冬天又在那个地方,这么一种生活观念是没有的。房子盖了以后,配套设施也是比较具备的,这个水呀,电呀,学校呀,卫生院呀,这个有线电视啊,这些都是配套上去了。
解说:
首批搬迁的牧民目前已经在新居入了户,谈起前后反差很大的生活,他们各个有了深切的感受。
索多 果洛藏族自治州牧民:
过去在草场山上都是一家一户,现在娃娃上学,看个病的时候很方便的,在各个方面都是很方便得很。
解说:
从草场上把人撤下来,这还仅仅是第一步,而撤下来的人能不能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索多:
有一个小卖部,开了个小卖部维持家庭。
记者:
每个月收入能够达到多少钱?
索多:
三四百块钱。
解说:
从山上牧区搬下来的人住着安逸,日子过得红火,这还没有搬下来的牧民让动了心,一些原本打算再等等看的人也改变了注意。
记者:
那么从草场退出去有什么打算呢?
才楞 玉树藏族自治州牧民
趁年轻搬到城镇以后,买个拖拉机,创点收入,再就是子女,让他们在那个镇上上个学。
解说:
恢复草场植被,保护生态环境,这已经成了三江源保护区内广大牧民的自觉行为,做到这些,一方面得益于国家退牧还草的政策好,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当地广大的宣传和扎实的工作。
李若凡:
通过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上三江源区生态持续恶化的这个趋势,使它的草地得以恢复,野生动植物以及湿地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最终能达到山绿水青,草场丰美大致这么一个目标。
主持人:
看来把牲畜的数量减下来,把牧业人口降下来,这不仅仅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更是广大牧民自身生存的需要,同时也是维护三江源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记者在采访中感觉到目前开展的一系列生态建设措施,有望使三江源地区保持应有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