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珠江流域水利建设战犹酣(图)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按五十年一遇标准建设的南宁堤
 
    珠江水利建设展现三大特点
    珠江流域的水利建设“十五”期间在流域防洪、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主要来说,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流域堤岸加固,防洪措施到位。龙滩、百色枢纽防洪骨干水库相继开工建设,计划于2007年建成投入使用。其中,韩江棉花滩水库建成投产,并开展了大藤峡水利枢纽、柳江洋溪、韩江高坡、北江乐昌峡等防洪枢纽的前期工作。“十五”期间,珠江流域计划完成新建和加固3级以上堤防2810公里。至2003年底,已完成约527.06公里。据统计,至2003年底,已完成12座大型以及146座重点中型、重点小(1)型水库除险加固。在河口整治方面,截至2003年底,已基本完成“十五”计划任务,完成河道疏浚长度12.91公里,疏浚工程量998万立方米,修筑导流堤2.75公里,填筑石方12.97万立方米。
  其次,水资源合理开发合理利用。据2000~2003年统计,累计解决人饮困难约500万人。水源工程已基本建成的有云南柴石滩、王二河、玉舍、板洞水利枢纽,已开工的有百河沟、大隆、麻栗坝以及韩江水利枢纽。截止去年底,大型灌区建设改善灌溉面积110万亩,增加节水灌溉面积21万亩。
  再次,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完成四大工程。1998年以来,先后实施了国债水土保持项目、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珠江上游南北盘江石灰岩地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截至2003年底,累计完成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万平方公里,使治理区的水土流失得到了初步控制,明显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
五大经验照亮后来治水路
  虽然珠江流域的水利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问题。有关水利专家提出了警戒:由于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珠江水利建设的任务仍十分艰巨,流域防洪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地区干旱缺水未得到有效缓解;局部河段水污染加剧,供水安全受到威胁;流域水土流失未得到有效遏制等。这些问题仍有待解决。
  回顾1998年后,尤其是“十五”以来近几年流域水利发展、改革和管理工作,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有关部门总结出五大经验教训:第一,坚持以新时期治水思路为指导是做好流域水利发展与改革工作的关键;第二,抓好水利前期工作,严格基本建设程序,是流域水利建设取得成功的保证;第三,水利建设需要及早建立稳定的水利投入保障制度;第四,流域计划管理、建设管理有待加强;第五,加大前期工作投入,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
  在五大治水经验的基础上,水利部部长汪恕诚还要求流域机构转变治水思路,在新的时期和新的形势下做好几项工作:当好河流的代言人,把维护河流的健康生命和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流域机构的首要任务;用新的治水理念做好水资源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防洪规划、水土保持规划以及现代化体系管理规划等;认真组织开展“泛珠三角区域水利发展协作”工作,统筹安排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配置。
 
 
青山秀水处处见,水域治理见成效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